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美国海滨度假记(1)

(2010-08-30 16:47:04) 下一个


美国海滨度假记(1)
 

 

20108月底,趁着孩子们开学前夕难得的空余时光,妻子为我们在南卡海滨找了一个旅馆,决定在那里让孩子玩玩海水,感觉一下大海的气息。

到了海滨的第二天早上七点,孩子们还在熟睡,我独自起床,想到海边跑跑、走走。穿上跑鞋,很快就后悔了。

南卡Myrtle海滨那细腻的沙子,不让裸露的双脚,肆无忌惮地和它们好好地亲密接触,确实是一件憾事。

走过宾馆连接海滨的小木桥,看着桥下有点杂乱的沙土,我在琢磨:难道这就是防洪的缓冲带不成,不然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将这寸土寸金的沙土,打造成漂亮的海滨花园?

沿着海滨,我向左慢跑。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挂在我的右前方。看来,这南卡的海滩,为了多侵占点海洋的地盘,有“意识”地向东延伸了不少。不然的话,太阳“应该”在我的正右方才有“道理”可言。

早上的空气很清新,基本上闻不出海水那特有的咸腥味。海边的杂物也极少,几乎看不到海带等海域植物的痕迹。海水也基本上是干干净净,没有什么杂物,除了沙子。一阵阵的海风推来的海浪,带来的是碧绿的清澈,带走的是被沙石“污染”的灰色。但很快,海水又将那众多细小的沙石就地处理,留下。小鱼高高兴兴地玩着冲浪,在浪退之后,又以飞快的速度游回大海。

南卡的沙滩,沙细,海滩平摊干净,海风清新。

太阳刚刚挂在天际的远方,沙滩上就有熙熙融融的人群。几个小伙子和一位老人在那里挥动着钓鱼竿。我站在那位三十左右的小伙子旁边,很快,他就钓到了一条一尺长的“蓝鱼”,那种比鲫鱼要苗条,皮肤更细腻白暂,还有一条条蓝色条纹的海鱼。那条海鱼将鱼钩吃得太深,没有办法,老头子只好将鱼线剪断,将腹中还留有鱼钩的蓝鱼放回到大海里去。

在南卡海滨钓鱼,是需要执照的。大约十几美元,就能够给你享受半个月的钓鱼乐趣。听钓鱼的人讲,几年之前,这种海边钓鱼是不需要任何执照的。可能是金融危机让南卡经济出现的困难,才使各种可能的收费理由和办法跟着出台了。南卡的零售税高达9%,餐馆的食品税则有11%之多。很可能呀,要不了几年,美国许多州的各种税款,也可以和加拿大的15%比美了。那时候,沉重的税收负担本身,就会将美国的商业给活活的拖死、闷死。

 

记得第一次见到大海,还是在北戴河。那年早春,和朋友一起,乘坐一辆开往北戴河的“专列”,不知天南地北地闯到了海边。至今我没有想起来,在杭州生活了那么久,为什么就没有去浙江的海边看看?或许,是去过,但是,留给自己的记忆确实是太轻微,很快就被岁月的海水给冲得无影无踪了。

到美国之后,拜访海滨的机会就增加了许多。夏威夷的碧绿,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那一年,我还在一家大公司打工,有一年,公司发慈悲,让我们可以在夏威夷一个大岛上呆上一个星期。那一次,由于太太刚从商学院毕业,正在找工作,我只好孤身寡人单飞了。

记不得当时是怎么样飞到夏威夷的,只记得,飞到那里之后,就“猴急”似的,“饥不择食”,钻进了一架飞机,为的是尽快飞到自己所住旅店的海岛。可能是英文不好,自己没有听明白,也可能是对方太热情,只要你问,对方就含笑说“是”,也不管是不是听明白了。结果,飞机在夏威夷的珍珠港上空转了一圈,让我第一次有机会从空中看到那心仪多年的美丽军港的空中胜景。

能够看到珍珠港,让我很快也意识到,自己是坐错了飞机。一阵兴奋之后就是一阵小小的恐慌:天都快黑了,我看来是走丢了。

“不用担心”,是客服小姐的温馨安慰。果然,很快,她就为我找到了一架飞回去的飞机,让我又有机会看看晚霞映射下的珍珠港。

珍珠港真美,不论在什么时候和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一个大山坳里面的一片水面,就像是人工做成的,和我在家乡木兰山看到的水库一样的优美。只是,这珍珠港更大,更有气派。从空中看到的那一个个小点,就是美国力量象征的军舰了。可惜的是,那一次,我没有看到航母,自然就更没有看到航母舰队群了。

世间万物,有失有得。我饱了眼福,自然就错过了飞往目的地的班机。特别是那飞往海岛的航班,每天的次数更是有限。正在我忙着合计,得找个什么样的地方度过一个美丽的夏威夷之夜的时候,我还是很幸运地被客服小姐安排在当天最后一架飞往目的地海岛的飞机上。这时候,天已经黑了,坐在飞机上,我已经看不到下面的任何景色。

夏威夷的海水真纯,这是我记忆中一直留存的印象。相比南卡的海滨,夏威夷那海边大而黑,坚硬和棱角分明的岩石,看来是被自然界的高温陶冶过的。可惜的是,那种地方,你只能看不能玩。

不像在南卡的海滨,你可以赤脚,享受细如泥土的沙石。烈日当空的正午,你赤脚走在灼热无比的沙石上,获得的也是一份难得的感觉。其后,你头顶烈日,脚踏潮湿而坚硬的沙土,那一份清凉,也是不可多得的享受。为了这份享受,我一度一口气在海滨走了六英里。

在南卡,虽然海边是商业地产和居民地产的交错,但所有的海滨部分,似乎都是公共的。而且,每走五分钟,就能够见到两次通向海滨的公共通道。即使是在这寸土寸金的海滨,民众利益依然是第一位的,这可能就是美国特色吧。

 

晚上九点多,我再一次走向海滨,想近距离感觉一下夜晚的海浪,闻闻月黑风高的海风。海边人不多,有一位来自康州的男子,和他妻子,外加一个十岁的女儿在那里钓鱼。正是退潮的时候,他将插在沙地上的固定杆向海水方向移动了好几次,海水依然是越来越远。

“你这是想钓什么?”我有点好奇。早上,人们说是在钓蓝鱼,基本上是如愿以偿。

“鲨鱼。”

我点点头,以为是什么我没有听说过的鱼种。鱼的种类实在是太多,超市上卖出的鱼类,我都无法叫齐名称,更何况这来自海里面的鱼类。

一会儿,他真的钓到了一条一尺长的鲨鱼。那鱼身光滑细腻,鱼本身看上去也属于守本分的一类,完全看不出成年鲨鱼的那种凶悍。

我当时好想用自己的相机,为那条鲨鱼留下靓影。可惜,由于担心会危及到它的性命,我们还是决定将它及时放回大海。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小的鲨鱼。或者更准确地说,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我看到了那么小的鲨鱼,而且还可以用手摸一摸。事实上,在加勒比的“大西洋”度假胜地的海洋博物馆,我应该也看到过小鲨鱼。在其它的很多地方,也应该看到过。

那位老兄答应,让我回旅馆取相机之后,再为我钓一条更大的。

他和其他几位不一样。早上的垂钓者,是用鱿鱼做诱饵,而这位则是用现逮的小鱼。靠一大一小两位女性逮小鱼(他的太太和女儿),效率看来也不是很高。在取来相机之后,我就主动参与了他们一家子的钓鱼乐:我用他们的小渔网,很快就随着海浪的来去,逮着不少的小鱼,有的,还有三英寸长。他那十岁的女儿,则非常开心的帮我将那些弹跳力异常好的小雨,安顿在一个小水桶里。据说,那些新鲜的小鱼,就是鲨鱼的最爱。

可惜,直到午夜时分,我们也还是没有更多的收获。

南卡的海水平静,可是就是见不着一艘游弋的船只。

“如果是在新泽西,这样的海面,早就被船只填满了。”渔翁说。

“这么好的海水和沙土,为什么就没有海带生长呢?”他也没有答案。

同时,也可能正是因为没有海带,所有,空气中才没有明显的海腥味。这又给南卡海滩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你住的附近有那么多海滩,为什么跑这么远看南卡的海滨?”

“为了不一样的感觉。”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的生活逻辑。

 

美国海滨度假记

南卡海滨钓到的“蓝鱼”



美国海滨度假记

南卡海滨(Myrtle Beach)

 

(图片和文字版权属于汪翔所有,个人保留所有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