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印度“阿琼”坦克想到新中国的建设根基

(2009-04-04 12:18:25) 下一个
从自主军工的羞耻看中印军事差距(组图)


七十年代开始设计,八十年代才初步生产几辆, 九十年代才交给军方实验性能, 二十一世纪,研发了三十年的”阿穷“差点流产报废了,三十五亿美元差点打水漂。这绝对是印度人无能的表现。。。。。。如果我说印度的阿琼坦克是印度军事工业的羞耻,相信没人有意见。
    
阿琼坦克被称为“世界坦克研制周期之最”最主要的原因我想还是因为印度自主军工体系太过薄弱。
    
看资料显示,阿琼坦克虽名为自研(原型车自制部件的比例为73%)但到实际生产中,进口部件比例高达60%,关键部件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观瞄系统、双向稳定器等等都是进口,甚至连机枪都是进口的俄国货。这说明了印度国内的机械制造水平根本不完全具备生产先进坦克零部件的能力。

在印度国会防务委员会2007--2008年度第16期报告中提到,阿琼坦克存在很严重的质量问题。称阿琼坦克最少还有十几种毛病没有得到克服,其中包括火控系统十分糟糕,火炮射击精度较低,车内温度过高不适宜驾驶等,连最基本的负重轮、履带都不合格。测试中阿琼坦克作长距离机动,开动没两小时,履带链条就断了,换上新的后,再开没多久又断了。在一次阿琼坦克的展示会上,这些表面风光的坦克在媒体和观众散去的时候,又被运回到工厂,因为车身内部还有许多题需要处理。

而且即使阿琼坦克质量没有问题,其近60吨(超设计重量15吨)的车重也给全国各处的运输线路设施带来很大隐忧。印度目前短缺大约3500辆主战坦克,阿琼坦克列装却一再招受印度陆军军官的强烈反对。
    
相比中国,从毛泽东时代开始,便强调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50年代从苏联引进了四十多项军工企业,保证了主战装备每个零件都能国内自产,同时还建立了科技机构实行自研。虽然六十年代以后,国外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八十年代末又有禁运,使得中国的常规装备发展出现了滞后,却也逼出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促成了自主研发的成果,如歼一10这类新战机问世,神舟飞船,洲际导弹,核潜艇,万吨驱逐舰等。
    
回过头来在看印度,印度自独立后,其国际环境一直较好,冷战时期,由于中立,西方和苏联都竞相向其推销较先进的武器。现在的俄罗斯卖给印度的武器技术水准也要高于中国。
    
就是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印度的军工体系却始终落后,落后到连条坦克履带都无法制造合格的地步——“阿琼”坦克千里大试车,结果开动没两小时,履带链条就断了,换上新的后接着开,没多久又断了!然后就是发动机四处漏油、车内空调全部失灵。。。。(中国七十年代就解决的问题)
    
落后到连步兵轻武器都不能实现完全的国产化,其陆军装备的进口步枪有好几种,子弹有7.7毫米、北约7.62毫米、俄制7.62毫米和5.56毫米等多种标准,极难管理,其中多数都要靠外购。(中国的轻武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了,如今还行销全世界)
    
落后到大型火炮一直靠进口,上次印度军队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尔发生了小规模冲突,但却要紧急向西方购买炮弹,说明其陆军军工保障能力何等的低下啊。
    
我们就更不要提什么烈火三试射失败,LCA战机快流产了,潜艇计划了。(很感慨于印度的太空计划,怎么让我想起大跃进来着?)
    
还是那句话,就是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印度的军工体系却始终落后,:“这是为什么呢?”
    
1:原因是印度是民主国家,其军费开销受到监控力度太大,对性能不稳定的武器的零件,还是出资购买现成可靠,价格优惠的外国武器。(军工体系过于庞大,例如,建造核潜艇需要特种钢,特种钢需要特种锅炉冶炼,制造特种锅炉需要精密机床。其涉及部门太多)
    
2:印度的民办军火商一直得不到军方的有利支持,造成印度大多数的装备靠进口,
    
3:西方军工利益集团为了长远利益,留了一手。
  
4: 阿琼的失败跟政治上给予太大期望,一味攀比世界一流水准,忽视了自身的工业实力的滞后,典型的眼高手低。
  
以上为本人揣测,欢迎补充。
    
总之,我们从印度的世界坦克研制周期之最的阿琼坦克上看到了中印军工产业水平的差距。一个国家要是没有完整和自主的工业体系,绝不可能实现军事的现代化。
    
印度穷兵黩武方式每年投入几十亿美元购买各国武器,不仅零配件都要受制于人,还严重影响了自身经济发展,
    
我相信,如此下去,中印两国在军工水准,自主性上的差距还会继续拉大。一旦开战,我不得不很有自信的认为中印军队并不在一个档次上。



高射机枪由装填手在车外操作,操作高射机枪与装炮弹不能同时进行


阿琼坦克炮塔和车体设计不适于顺利、安全地操作,例如驾驶员开窗驾驶时,炮塔转动会碰到头部;火炮处于正前方向时,驾驶员无法出入驾驶舱


中巴合作研制的"哈立德"主战坦克,至2008年初已有214辆正式列装巴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