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文集

笃信:心灵的碰撞,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追求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分 享

(2008-11-04 04:00:42) 下一个
 
                     
                  
儿子来电话时,妈妈正在生病。
喂,什么事呀?她头晕得厉害,说话懒洋洋的。
那边传来儿子平静如常的声音,妈,我昨天做了一件事,我想您会支持我的。听他这样说,妈妈心里似有几分明白,问道,什么事呀,是好事吧?他依然平静,答道,也算是好事吧。妈妈的心禁不住激荡起来,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到底做了一件什么样的好事?他不紧不慢地说,你知道我们班有一位河南来贫困同学吧,这次他欠了1700元学费,我们学校很没名堂,凡是欠学费的人一律不准答辩。答辩这关没有过,必然就拿不到毕业证。所以,我就从自己存折上取了1700元借给他。
原来他做了这样一件大好事。妈妈一下子从床上弹了起来,高声说,好呀,你做得好呀。儿子毫不犹豫地说,我就知道你会支持我的。然后又支吾道,这事我没有给老爸讲。妈妈知道他的潜台词是说老爸平时有点那个……,叫她不要告诉他。
   妈妈颇有感触地说,有的时候我们想帮助人,却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就说捐款吧,有时还真的担心不能到位。你这样做是真正落到了实处呀。
他接着感慨道,我看那个同学都快崩溃了,如果没有一个人帮他,这事肯定对他这一生都会有影响。
是呀,危难之中助人,这钱算是用在刀刃上了。妈妈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也是,我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很值得!儿子好似自言自语,不经意地给了自己高度评价。要知道他在平时是一个极为低调的人,像一位忠实而胆怯的观众,总是喜欢坐在下面看别人表演而从不轻易挪位。
对了,妈,这个钱他也许能还,也许还不了,如果真正要还,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我看他们家的确很穷,这次他报了名准备去西部贫困区支教呢。
 不要提还的事情了,如果他能一辈子记住这件事,他将来有了钱也会像你这样去帮助别人,那就达到目的了。我说完又向儿子讲起一位年青人千里寻恩人,而恩人千方百计躲避回报的故事。
嗯……,儿子默默地应着。
儿子平时很节俭,从不随便乱花钱,这1700元钱是他从积攒多年的压岁钱里取出来,不容易呀。
贝贝!妈妈叫着儿子的小名,说,让妈妈一起来和你做这件好事吧。
不用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讲给你听听,我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很值得!
妈妈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但我还是想一起……
妈妈还未说完,他就打断她的话说,不用了,真的不用。
儿子已经长成了一棵骄傲而挺拔的松树。妈妈觉得自己却变成树阴下的一株带着露珠使劲点头的小草或一朵咯咯笑得花瓣直落的小花。
激动之际妈妈的眼睛开始涨潮,她记起不久前春节发生的那件事情,于是低声说,妈妈曾经对你有误解,对不起呀。
记得那次他们一道去他姨家做客,大家在一起东南西北聊天,聊到“三峡好人”这部电影时又自然扯到为穷人捐款的事情。儿子不以为然地说,我给他?谁给我呢?妈妈觉得这话听起来很自私很玩世不恭很刺耳,于是忍不住横了他一眼,说,你需要谁帮助?你不需要谁帮助!他说,你不懂我的意思,我是说,这个社会问题不是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他姨帮腔道,说他就是这个意思。
妈妈没有再说话,却还是心存疑问。儿子是不是以这个大理由为自己的小抠门找借口呢?妈妈最担心他会变成一个冷漠无情的人,甚至对他们80后的新人,那一代难以伺候的独生子女都有这个成见。
今天看来,妈妈是误解和低估儿子和他的同龄人了。其实他们是在认真思索社会问题的同时,又在为改变社会现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许,他们这些郁郁葱葱的松树们的内心世界比我们更深邃更坚定更内敛更实在。
儿子听见妈妈道歉,什么也没说,只是憨憨地嘿嘿一笑。
妈妈的心像喝了桂花酒那样迷醉,又一次举起手中无形的酒杯,说,来让我们干一杯!你这事做得太好了,好事情,值得庆贺!
这也是受你影响嘛……,儿子就这样把成绩轻而易举地归功于母亲,让她受宠若惊。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像一只关在三流动物园的笼子里被游客冷落已久的孔雀,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展现美丽的时机。惊喜,激动,得意,为表演不到位汗颜 ,受之有愧……诸种情绪绞成一支又香又脆的多味麻花,足以她咀嚼受用多时。
哈,跟我客气呀?她用玩笑打破自己尴尬复杂的心境。
本身就是受你影响嘛。儿子心情太好,所以毫不吝啬对母亲的表扬。也许这就叫做好东西大家分享,他固执地认为今天这个甜美的蛋糕是母亲和他一同做出来的。
放下电话,她的心还在迷醉中偷着乐。儿子送来的甜美的蛋糕真是及时,一扫母亲病中的阴霾。那天她打了好几个电话告诉亲朋好友,让大家一起分享好东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