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承载着光阴的沧桑。光影变幻中的光阴,如梦如幻,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画面仿佛从照片中站了起来,向人娓娓讲述前尘旧事。
这几天读完了台海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西洋镜老照片系列,加上以前读过的几本书,都是关于1860到1936年间的中国老照片。人生岁月如歌,光影似水流年,难得有心人制作了这套书。
从书有:
另外两本书是: 书名: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约翰·汤姆逊记录的晚清帝国,作者:[英]约翰·汤姆逊;书名:风雨如磐:西德尼·D·甘博的中国影像1917-1932
丛书中第四、五是文字远多于照片,因此前三本更是弥足珍贵。西德尼·D·甘博的照片是其女在1984年重新发现,集合在《1917-1932年西德尼•D. 甘博拍摄的中圈和她的人民》摄影集中。
配图: 北京钟楼,100年前后的变化
这其中最让人惊艳的是格拉夫·楚·卡斯特的航空照片。格拉夫是德国飞行员,1933年来到中国,供职于欧亚航空公司。他的照片多摄于海拔1000—2500米的高空,后来他回国将这些照片结集出版,名为《中国飞行》。
他希望:“对于那些对中国有些了解的西方人,我拍摄的这些航拍照片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来鸟瞰中国。而对于那些对中国一无所知的西方人,这些信息丰富的航拍照片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中国。”
配图:北京城西面的巨大城墙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城市防御工事之一。
最具有专业水准的是恩斯特·柏石曼的照片。他是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人。作为德国政府东方殖民地建筑事务官员,他于1906—1909年考察中国12个行省,拍摄了大量图片。
他在《美丽的中国建筑与景观》这本书的开头就说:今天是向前流动的,明天隐于人们的视线之外……
令人感动的是现在这本书是有心人士根据他当时的建筑角度,重新拍摄。百年历史古今对比,很多建筑因为各种历史和人为原因早已不存。摄影师徐原先生和他的同仁们则循着大师的足迹,复现百年前的历史真实,可敬可叹。
配图: 北京大清门,通往紫禁城的第一道大门
最难得一见的是菲利斯·比托的作品。1860年10月13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英法联军中的英籍意大利人菲利斯,随军进入了北京,用镜头记录下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点点滴滴,包括许多战场残酷无情的景象。
菲利斯·比托是最早的战地摄影师之一,先后拍摄过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印度叛乱(1857年)等。从他当年拍摄的照片中,六联张的“北京全景”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北京全景照,也是比托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配图:紫禁城
约翰·汤姆森的作品是最早记录中国的全景式影像记录,他的四册巨著《中国与中国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是150年前的晚清帝国的再现。约翰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1862年4月开始,他耗时十年,完成远东的行摄之旅,被西方摄影界尊为“纪实摄影”的鼻祖之一。
汤姆逊不仅仅是一名摄影大师,还是一位独立思考的观察者,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解析颇为严谨,现在读来仍觉新鲜、生动。书中的照片也算是包罗万象,涉及1870年代左右的各个方面,值得一读
配图:北京鼓楼
西德尼 · 戴维 · 甘博的作品是在1984年由其子女重新发现,整理出版。甘博出生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他是宝洁公司创始人詹姆斯·甘布尔(James Gamble)之孙,是一位研究中国的学者和社会学家。
1908年他曾与父母一同到中国旅行,这次访华之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像是被一只东方的昆虫叮咬了一口”。正是出于这种魂牵梦绕,使甘博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又三度寻访中国。这期间甘博拍摄了大量照片,记录了中国各地社会风俗、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中国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档案。
配图: 北京鼓楼
时间过去一百多年,不管早期的西方摄影师观察中国的视角与动机,他们留下的每一个照片都是珍贵的影像资料。
不知道是不是有西方人通过这些书了解到中国,至少我很开心,因为开卷可见百年前的历史,因为许多东西都已消失殆尽,不存于世。
真是:人间沧海事,看罢惜旧容。
(图片取自电子书,部分现代图片取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