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
唐诗与宋词,中国古典文学殿堂最显赫的两扇门面,对襟环扣,中国人多缘此径登堂入室窥宝。马茂元的《唐诗选》,胡云翼的《宋词选》,解放后发行量最大,乡人献曝,“自以为”也是最好的选本。《宋词选》初版于上海古籍出版社,七九年再版,已经是11版了,至今这两部选本还一版再版。说来惭愧,等我进了上师大,才知道他们都执教于上海师院,才知道上海师院还有几位奠基石的人物。
胡云翼文革前就下世,留下橘黄封面的《宋词选》,好像也没有嫡传子弟,幸亏互联网,还能获知一二先生的传奇经历。
胡云翼先生
原来他与历史系的程应缪先生一样:血性书生奇男儿!抗战军兴,投笔从戎。抗战结束,回归书斋。程应缪先生西南联大毕业后,间关千里到洛阳,受聘为第一战区上校秘书,军旅倥偬,挥笔写下:“萧条山市堪沽酒,寥落军书好醉眠”,不脱陆游的“落拓”、辛弃疾的豪迈。胡云翼则转战于浙东绍兴,有文人的智慧,还有军人的胆识,率领妇女营夜袭日军在沪杭线上的重要驻点王店,左右盘旋干敌人的夹缝间,举办浙西青年训练班,创办《浙西时报》 《浙西导报》;1941年,绍兴沦陷,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雄任命胡云翼为绍兴县县长。
这种敌占区县政府很难干,基层的保甲长白天应付日伪县政府,晚上应付国民县政府,派粮派工很难。他拉起一支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武工队,开展游击战争。读了他的简历,才知道抗战期间国民党军也有武工队啊。抗日胜利后,胡云翼出任嘉兴县县长。内战爆发,他辞职以示不满,返回上海,做他的穷教师:混口粮,坐他的冷板凳:做学问,也许在险恶环境下从政从军的履历,终日一脸肃穆,有传奇,无逸闻,自然传之不远,付之阙如了。不过毛主席还不时想起他,文革期间,问道:“上海的胡云翼现在怎么样了”?毛记不住上海师院,但记住胡云翼,有大师才有大学。他与程先生是那个时代文人的精彩,以天下为己任,置得失于度外,令人肃然不语。属于辛弃疾一流的人物“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们当之无愧:不仅有知识、而且有担当!不似当下知识分子,只有知识。
我进大学的时候,马茂元先生还在,已患了严重的肺气肿,只能坐而论道,在家里给研究生上课。他住在师院的红砖小楼里,两层,前后院,但师院远僻漕河泾,不通煤气,课后都是他的研究生给他搬煤饼、叠煤饼,还要给他去配药,“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那时的研究生与导师,情同父子。
马茂元教授
桐城派的殿军马其昶,清史馆总纂,马茂元是他的长房长孙,6岁开蒙,马其昶亲自托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清史馆纂修的姚永朴挑选蒙师,几经挑选,姚永朴推荐了李诚。李诚只有一个要求:请马其昶收他为入室弟子。
说起李诚,寂没无闻,说起他的高足,吓你一跳,他先后收了4个学生,马茂源表兄舒芜,文革前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编辑室副主任、编审。文革后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文革前,封建遗老遗少,能做到国家级的刊物编审,就因为专长出众。又收了马家的姻亲吴孟复,后来安徽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李诚先生
最后一位学生,缘起文革期间,李诚是省文史馆馆员,在一大杂院里看管供省文史馆馆员查资料的两间图书室,常有大杂院里的孩子跑进来嬉闹,唯一孩子进来后,不吵不闹,在书柜前徜徉,文革开始后,一位父亲拉着一个十岁出头的小朋友,来到李诚的家,希望教点什么,李诚一看就是那个书柜前孩子,欣然收为弟子,规定每天晚上9点,学生翻开书,先生边烫脚、搓脚(一种养生方法),口授开始,前后如此者五年。期间先生很关注该学生所读的书,他反对开卷有益:“以他的观点,初学者宁可少读书,或者等书读,也不能读类似三家村中的书。这是因为沾了村夫俗子之气后,再脱胎换骨便难了,所谓璞玉可以雕琢”这位学生就是后来的总理李克强。
时年13岁的李克强(前排右)
与李诚之子李皋兰合影(后排左)
1997年,李诚去世20年,身为中央大员的李克强深情地写下《追忆李诚先生》),发表在《安徽日报》,其中写下以上这一段读书之道,高屋建瓴,高人之识!李克强当上总理后第一次的施政报告,就有“自酿”名言:“为官经商,自古两道”,文字干净,一语中的,一听就知道旧学底子深厚。
我的前辈校友马兆忠,文革前毕业于上海师院,马茂元高足,一次在去东一教室前的路上碰见马先生,问:“先生今天上什么课?”,马报出篇目,马兆忠不感兴趣,马茂元反问:“你喜欢听那一篇?”“《长恨歌》”,“格么就上《长恨歌》”,这是马兆忠的转述,安徽话就变成了上海话,“格么”就出来了。
马茂元上课没有教案,只有提纲,据说写在火柴盒上,于是收到批评,马私下里对弟子说:“实际上火柴盒上也没有提纲”,那一代先生,都是童子功,典籍烂熟于心,信口拈来,上课上着上着就有外插花,然后越走越远,一首诗可以讲一个学期,因为外插花太多,也是最活泼的,教材上没有的,就是名师的学问,如今考试的都忘了,外插花的却铭记在心。学问轨迹都在外插花的意识流里。
马兆忠也是奇人,过目不忘,唐诗据说可以背出一万首,十多年前拜访他,已经七十岁的人了,他说:随口背三千首没问题,温习一个月六千首,巅峰时期八千首,“一万首?瞎讲八讲”,他是马先生的活字典,有些资料查阅不到,派马兆忠去图书馆兜一圈,不一会儿就找到出处,这一点马茂元的研究生做不到。马先生将他视他为嫡传弟子,特许他本科的课程可以缺席,直接参与研究生的研究,同时接出版社的活儿,充当写手,为此介绍他去听同事姚篷子为研究生开设的写作课。
姚篷子:鲁迅的朋友、姚文元的父亲,解放前办过报纸、编过副刊、开过书店、与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往来密切,徐恩曾第三任美女妻子费侠喜欢姚文元,认作干儿子,费侠是共产党早期潜伏在中统高层的机要员,美貌多才,爱好文学,顾顺章叛变后,徐恩曾获知费侠的身份,大喜,以此要挟,将费侠娶过来。
姚蓬子夫妇
解放后,姚篷子转入师院后,据说终日双臂套着袖套,宽大的走廊,沿着墙角,低着头走,目不斜视,谨小慎微。他在上海师院的身份也很奇特,编制不在上海师院,只在师院兼课,每月以车马费代月薪高达160元,讲师最高一级的薪水,十三级高干的级别,当年熟练工人工资才60元左右。如同周作人待遇,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每月预领稿酬三百元。
为了打好学术底子,马茂元还介绍他去文字学家罗君惕的家受教。罗君惕的字、画、剑无一不精,一部《说文解字探源》写了四十年,直到临终才付梓。淡迫名利,不求闻达。每次到他家,先从床底下拿出一叠精美的蟋蟀盆,玩一会儿蟋蟀才开讲。
罗君惕教授和晚辈在一起
三十年代著名作家胡山源,家住市中心,在上海师院任教,凡有学生去看他,不谈学问,只问:会下围棋吗?不会!皱眉;会养花莳草吗?不会!皱眉;会遛鸟吗?还是不会,就泄了气,长叹:嗨!没有爱好,活着有什么意思?
胡山源教授和晚辈在一起
还有一位研究元曲的章荑荪,我们进大学他还健在,带研究生。他喜欢就着油条咪白酒,写论文,无一本参考书、一张卡片,书桌上:一叠稿纸,一只酒杯,半杯白酒,搁着半截油条,写一段、哼一段、喝一口、啃一截,文字未过半,稿纸已油渍斑驳,浸润处半透明,如卤菜裹纸。啃完最后一口油条,圈上句号,微醺中,完成论文,出处难免有错,他也不在乎。解放前他就是金陵女子大学的教授,刚解放,高校规定,解放前凡有教授聘书,直接评教授,他聘书找不到了,文革前甘心情愿做了十七年讲师。文革后,落实高级知识分子政策,凡可以证明解放前有过教授经历,就可以恢复教授职衔,他一跃而为正教授,没有副教授的履历,从六级直达三级,也是奇葩独秀。
余生也晚,还算有幸,读大学的时候,还能遇见这样有趣味的老先生,虽然易服换上中山装,但言谈举止,仍不脱旧文人的名士态度,双袂飘逸,魏晋人物,一部《世说新语》的未刊稿,我也耳闻目染,深受其害,至今不拘细节,偏爱陆放翁的零头布:“落拓江湖载酒行”。
古人有言:“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呼下,无所得矣。”我是浮躁人,读书读个皮儿,文章看个题儿,自然仅得乎皮毛,酒水糊涂半辈子,没有浸染先生们的半滴墨渍,但永远很开心,一生东翻翻西翻翻,学问没有,专业也没有,职称也没有,但段子很多,酒桌上听众不少,不时嗨起来,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