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俏也不争春 - 美的化身罗兰姗(原创)

(2023-05-24 07:45:13) 下一个

二十世纪初的欧洲艺术界,大师蜂起。有那么一位女艺术家,身处现代主义风起云涌的台风眼中央,却胜似闲庭信步,独守着只属于一个人的艺术信条,她与毕加索、布拉克、马蒂斯等叱咤风云的先锋派们既保持着密切的私人关系,又我行我素,不随之起舞。也许是因为她不属于任何流派的缘故,艺术史上很少被提及,作品也多年来在故国被人遗忘。

但我们应当记住这位五十余年耕耘画坛的女艺术家和她那些独一无二的优美作品。她名字叫:玛丽·罗兰姗(Marie Laurencin)。

早在1966年,有一位经营旅馆的日本人来巴黎考察时第一次见到罗兰姗的画作,立刻一见钟情。这位有五个儿子的吉泽先生一直渴望有一个女儿。他恍然发觉罗兰姗画中的女孩正是他梦中的女儿,于是爱不释手地开始大量收购罗兰姗的作品。他惊讶发现,这些作品在市场上不但数量大,而且价格便宜。他一发而不可收,一共收藏了六百多件罗兰姗的作品,待它们像宝贝女儿一般收藏在自己家中。1983年,罗兰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吉泽公开了他的收藏,立刻大为轰动。根据他的小儿子吉泽公寿回忆,当时盛况空前,参观者大排长龙,拥挤程度犹如东京火车站。于是索性在东京开办了世界上唯一的罗兰姗美术馆,由吉泽公寿任馆长。2003年,罗兰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作品在日本皇宫的庭院里展出,天皇明仁夫妇、太子德仁及雅子妃都前往观赏。2013年,罗兰姗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在她的祖国玛摩丹美术馆举行盛大的回顾展,百余幅作品需要从日本借来。这位画家的同胞们惊讶地发现,这么好的艺术品居然大量流落海外,而在故乡却久被淡忘。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位女画家的故事。



少女时代的罗兰姗,与生俱来的美。

1883年罗兰姗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单亲家庭。父亲是位政府官员,勾引当女佣的母亲,然后始乱终弃。罗兰姗虽然知道父亲是谁,但终生未曾相认。她在回忆童年时曾说,她从不敢向母亲询问任何有关父亲的消息。这样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养成了罗兰姗一生独善其身、不依靠男人的个性。她一直从母姓,就连嫁为人妇的几年里也未曾改变姓氏。

母亲曾希望女儿将来当一名小学教师,这样生活会比较稳定。但罗兰姗受巴黎艺术氛围的熏陶,从小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母亲只好把送到外省的一所学校去学陶瓷彩绘。



《自画像》(Autoportrait),1904年。

但罗兰姗不甘于一辈子靠工匠手艺吃饭,几年之后返回巴黎,立志做一位画家。上面这幅是她刚刚返回巴黎时的自画像。当时她二十一岁,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幅罗兰姗最早的作品从色彩、运笔、构图、采光等各个方面都是在模仿学院派的传统技法。从肖像的眉宇间,我们可以觉察出这位初出茅庐的女孩对未来忐忑的期待和惶惑。

巴黎永远是群英聚集的地方,罗兰姗很快就找到了“组织”,与一帮“北漂”巴黎的青年男画家们混熟。他首先认识了现代派先驱之一的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布拉克于1907年介绍她认识了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毕加索又介绍她认识了诗人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1880–1918)。有一天毕加索对阿波利奈尔说:嘿,哥们儿,我给你找了个未婚妻。结果阿波利奈尔与罗兰姗真的一见钟情,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自画像》(Autoportrait),1905年。

一年之后的自画像比起前一幅已经有显著不同。且不论画风已有改变,眼神里多了一份自信,再无一年前的茫然,好像要告诉世界:我要出头了!



《阿维农的姑娘》(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毕加索作,1907年。

年仅二十六岁的毕加索以一幅《阿维农的姑娘》一举颠覆了整个西方绘画传统,就连和他在一起的革新派伙伴们也呆掉了下巴,从此毕加索举起了立体主义的大旗。当时有位评论家曾这样调侃:我站在立体画派的画作前面,生怕某一个方块会冷不丁地从作品上掉下来,砸中我的脑袋。

与这些弄潮儿近距离接触,罗兰姗如鱼得水,开拓了的她的美学视野。



《年轻女孩》(Les jeunes filles),1910-1911年。

自1907年结识毕加索之后,罗兰姗那个时期的画作很明显地受到立体派的影响。上面这幅《年轻女孩》的创作灵感明显来自《阿维农的姑娘》,而画中的四个女孩都是画家自己的模样。那些黑色线条都是从毕加索那里学来的,从此罗兰姗彻底摈弃了学院派技法。



这是一张西方摄影史上的一件重要作品,因为是出自毕加索之手。有一天毕加索把罗兰姗请到自己的家中,拿起照相机要罗兰姗摆个姿势,于是罗兰姗把一条腿抬起放在凳子上,随手拿起一只西班牙曼陀铃,就在毕加索一件未完成的名作前留下这张照片。这是毕加索最早的摄影作品。至于除了拍照之外,两个人在毕加索家里还做了什么,无从知晓。不过大家都知道一生有过七个老婆的毕加索是出了名的对女人见一个追一个的西班牙公牛。罗兰姗时常会给那些男画家们做模特。她曾自己说她给《阿维农的姑娘》当过模特。不过《阿维农的姑娘》是否需要模特值得怀疑,也许毕加索另有企图吧。

这张照片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罗兰姗穿着一身类似如今职业女性的套装。如此男性化的服装对于过去的法国女人是无法想象的。这是否说明,罗兰姗跟那些革新派艺术家在一起,不但绘画技巧上力求创新,整个精神面貌也变得新潮起来。



《戴安娜出猎》(Diane à la Chasse),1908年。

罗兰姗在毕加索等男画家中间,如同万绿丛中一点红。他们给她起了个外号,叫美丽的“牝鹿”(biche)。罗兰姗显然喜欢被这样称呼,以此为灵感,她创作了《戴安娜出猎》,画家把自己画成狩猎女神戴安娜,骑着鹿带着狗去打猎。



《牝鹿》(Les Biches),1923年。

巧合的是,十多年后罗兰姗被聘请为芭蕾舞剧《牝鹿》做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这是她制作的舞台背景图案。她自己也很喜欢这幅画,还曾把它悬挂在自己的卧室里。画中是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其中有女人、女孩、鹿、猫、狗和没有琴弦的吉他。



这张照片摄于1913年,罗兰姗与阿波利奈尔以及其他友人外出郊游。那是一个青春洋溢自信满满的年代。爱就疯狂爱,画就随意画。

诗人阿波利奈尔是罗兰姗一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对她的艺术生涯有极大的影响。自从毕加索1908年当红娘给他们搭桥牵线之后,男诗人与女画家天雷勾地火,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在他们交往的几年间,阿波利奈尔不断写情诗给罗兰姗。这些优美的情诗至今还在法国的语文课本里被选用,如同在中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样在法国家喻户晓。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米哈波桥》(Le Pont Mirabeau),诗句被刻在巴黎的米哈波桥的桥头。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Sous le pont Mirabeau coule la Seine
Et nos amours
Faut-il qu’il m’en souvienne
La joie venait toujours après la peine

密拉波桥下赛纳水长流
柔情蜜意
寸心还应忆否
多少欢乐事总在悲哀后

这是戴望舒的中文翻译。我见过七八种阿波利奈尔的中文译诗,感觉还是最早的戴望舒译本为最佳,毕竟是大诗人。



《幽思者》(La Songeuse),1911年。

这幅画极具毕加索的风格。餐桌上的杯子、扇子都大得不成比例,纤长的手指十分优美。背景里餐厅侍者的形象也很有趣。这件作品得到了毕加索的喜爱,成为他的终身收藏。



《自画像》(Autoportrait),1912。

罗兰姗大概是画自画像最多的画家,一生中画过数十幅自己。令人惊叹的是,即便是七十多岁时的自画像,画中的罗兰姗永远有着一成不变的少女容颜。罗兰姗深度近视,但为了美,她坚持一生不戴眼镜。她后期的那些色彩斑斓朦胧的作品,恐怕跟她的近视有关吧。



《访客》(Les Invités ),1908年。

由于它的历史价值,这幅画是罗兰姗的重要作品之一。敦实的阿波利奈尔稳坐中心,手拿一本小书以示诗人身份。站在他右手边的是罗兰姗。坐在下边的是毕加索和他当时的女友奥莉薇。毕加索金鱼一样的眼睛是他的特征,也是罗兰姗故意模仿他的画法。画中还有毕加索的爱犬Frika。毕加索一生养过很多宠物,除了很多猫狗之外,还养过乌龟、老鼠、猴子和山羊。Frika是他的最爱。据说毕加索年轻落魄时,穷得有一天没饭吃,Frika居然从外面给他叼来一串香肠!

当时毕加索正处于模仿塞尚的原始主义的阶段,罗兰姗也跟着模仿。颜色直白平涂,线条高度简化。但是罗兰姗还是忍不住在奥莉薇头上加了一束花。这种不带线条的花朵是立体画派中绝对没有的。奥莉薇喜欢各种式样的帽子,不知罗兰姗加在她头上的花束是否有调侃的意味。很奇怪奥莉薇在后来的自传里对罗兰姗没有什么佳评。

这幅画很快就被美国来的艺术鉴赏家斯坦恩(Gertrude Stein,1874–1946)买走,与她所收藏的塞尚、马蒂斯、毕加索等人的作品悬挂在一起。斯坦恩是现代主义发端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她以收藏家和老大姐的身份,把当时巴黎的众多文艺青年聚集在她的周围,在巴黎的寓所里天天高朋满座,包括毕加索等有志于艺术的和海明威等有志于文学的年轻人,给与他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文学史上有这样的说法:没有斯坦恩,就没有后来的海明威。

多年后斯坦恩在她的回忆录中描述她与那些文艺青年中的每一位交往的种种细节。在提到罗兰姗时,她写道:“ 哦,还有玛丽·罗兰姗。玛丽·罗兰姗永远是玛丽·罗兰姗。我们许久没有见到这样的人物了。”其实当时罗兰姗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大概斯坦恩看到罗兰姗是万绿丛中的那一点红,实在太稀有了。

《访客》是罗兰姗卖出的第一幅作品。受到大佬的赏识,使年轻的罗兰姗大受鼓舞。为了表示敬意,她随后又画了下面这幅,并把斯坦恩也画了进去。



《阿波利奈尔和他的朋友们》(Apollinaire et ses amis),1909年。

这幅画中比前一幅多了几位有名有姓的人物。短发的斯坦恩在最左侧。她是同性恋,打扮如男子。阿波利奈尔依旧稳坐最中央。当时毕加索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毛头小伙,只有在他旁边份。还是一双金鱼眼睛。坐在右下的是罗兰姗本人。这幅画比上一幅多了田园的背景和巴黎的帕西桥,用的是马蒂斯的野兽派风格。

大概是因为罗兰姗把他放在中间众星捧月的位置,阿波利奈尔很喜欢这幅画,马上归为己有。



这是阿波利奈尔卧室的照片,可以看到罗兰姗的画就在墙上。这就是他与罗兰姗曾夜夜良宵的地方。据说如今仍然保存原样,公寓大楼前的租客名单上还有阿波利奈尔的名字。

遗憾的是,不出几年,罗兰姗就与阿波利奈尔分道扬镳。诗人气质的阿波利奈尔到处与女人眉来眼去,使罗兰姗难以忍受。有人曾问她为什么不和阿波利奈尔结婚,她推说母亲不同意。她倒是一向对单亲母亲唯命是从。母亲有被男人玩弄的痛苦经历,女儿就是始乱终弃的产物。母女俩自然对男人格外警惕。

1913年母亲去世,罗兰姗失去了精神依靠。为了摆脱阿波利奈尔的阴影,罗兰姗于1914嫁给了一位德国贵族。但结婚不几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法国与德国是交战国,而罗兰姗嫁给了德国人便失去了法国国籍,法国自然就呆不下去了。罗兰姗只好自我放逐到西班牙。



《镜中裸女》(Nu au miroir),1916年。

在西班牙流亡期间,罗兰姗除了学习西班牙画家戈雅(Francisco Goya,1746–1828)的画作之外,不像以往勤于动笔。《镜中裸女》是这一时期的少数作品之一。这幅画表明罗兰姗正面临一个转型期,画中既有立体派的黑色线条,又增加了戈雅的写实成分。只也是罗兰姗少见裸体画。戈雅就是以一幅《裸体的马哈》(La maja desnuda)闻名于世。不知罗兰姗有无灵感。

在西班牙的几年,是罗兰姗最感伤的时期,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情人,失去了毕加索等朋友,失去了祖国,丈夫又天天买醉,罗兰姗极为孤独。她于1917年在巴塞罗那写的一首小诗十分真切感人。右侧是我的中文翻译。

Plus qu’ennuyée 比烦恼更甚的
Triste. 是忧伤

Plus que triste 比忧伤更甚的
Malheureuse. 是不快乐

Plus que malheureuse 比不快乐更甚的
Souffrante. 是受伤害

Plus que souffrante 比受伤害更甚的
Abandonnée. 是被遗弃

Plus qu’abandonnée 比被遗弃更甚的
Seule au monde. 是孤独

Plus que seule au monde 比孤独更甚的
Exilée. 是被放逐

Plus qu’exilée 比被放逐更甚的
Morte. 是死亡

Plus que morte 比死亡更甚的
Oubliée. 是被遗忘

自从与阿波利奈尔分手之后,罗兰姗通过信件以及共同的朋友与他仍然保持联系。1918年,从法国传来噩耗,阿波利奈尔去世。罗兰姗远走西班牙之后,阿波利奈尔就走上一战战场。在一次战役中被炮弹片击中头部。虽然逃过死难,但创伤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就在大战结束几天之后,阿波利奈尔死于西班牙流感,时年38岁。



一次大战结束之后,罗兰姗与酒鬼丈夫离婚。终于在1921年返回故国。心情愉快的罗兰姗又重新拿起画笔。

但她面临一个艺术生涯的转折点,是否还要亦步亦趋地跟随立体画派画那些阳刚的毫无美感的方块?罗兰姗想起了阿波利奈尔告诫她话:“大多数女性艺术家的最大错误恐怕就是她们想超越她们的男性同行,从而失去了她们的女性的品味和高雅。”

罗兰姗也完全有自知之明,她决心走自己的路,做完全的自己,不与那些弄潮儿争高低。她曾说:“如果我永远也当不了一个立体主义画家,那是因为我不会,我没那个能耐,尽管他们的创意令我着迷。(Si je ne suis devenue peintre cubiste c'est que je n'ai jamais pu. Je n'en étais pas capable, mais leurs recherches me passionnent.)”



《吻》(Le Baiser),1927年。

这是最受观众喜爱的作品之一,也是东京罗兰姗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两个天真的女孩亲切而可爱。

我们可以看到罗兰姗二十年代的作品已经完全抛弃了早期学习毕加索的黑色线条,使用稀释的颜料,让鲜艳柔软的色彩画布上轻轻散开,产生梦幻般意境,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女性美学风格。

1920年代被称作“疯狂年代( Les Années folles)”,随着战后的社会复苏,欧洲的知识分子对文化与艺术充满狂热。而正好迎合了巴黎社交圈的文化热,贵夫人纷纷请她为她们绘制肖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下面这一幅:



《香奈儿小姐肖像》(Portrait de Mademoiselle Chanel),1923年。

与罗兰姗同龄的服装设计师香奈儿(Coco Chanel, 1883-1971),是出身于孤儿院靠自己奋斗叱咤巴黎时尚界的女强人,她看到罗兰姗为她制作的肖像之后大失所望 - 画中的自己居然是这样慵懒柔弱不堪的样子。于是她以“画的不是本人”为由拒绝接收。而罗兰姗则坚持不再为她重画。另外一位贵夫人也要求修改自己的画像。罗兰姗对她说:要改也可以,我就改画成一头骆驼。那位夫人只好作罢。

罗兰姗给香奈儿等他人作像,倒不如说是在画她自己。她就是这样一个娇弱的女子,迷迷糊糊地应对人生无常,独自委缩在生活的角落里,做着唯美的梦,不愿醒来。



《戴帽子的女人》(Femme au chapeau),年代不详。

尽管有那样一场“退货”风波,香奈儿与罗兰姗仍然保持着私交,各自都对对方的作品有明显的影响。香奈儿设计的服饰、帽子、围巾等不断出现在罗兰姗的画作中,而罗兰姗斑斓梦幻的色彩也给了香奈儿服装设计的灵感。两个女人都是唯美主义者。美,是她们唯一的生活态度和武器。二战时期,德军占领法国。二人都不愿离开巴黎,选择默默忍受。而香奈儿更是与德国人委身周旋。战后香奈儿被指控通敌,与德国军官鬼混在一起。香奈儿在法庭上说:我与男人上床是不看他们的护照的。



更多人还是喜欢罗兰姗的肖像画。这位美丽的男爵夫人对罗兰姗为自己绘制的肖像十分喜爱,于是就与画像一起拍摄了这张照片。罗兰姗的人像不看重像与不像,而是要画出风情与神韵。



1928年为某夫人画像,又忍不住把自己画了进去。



《毛姆画像》(Portrait de Somerset Maugham),1936年。

罗兰姗一生画了无数个女人,但只画了寥寥几位她最亲近的男人,连她的前夫都不在其中。有传言说她与英国小说家毛姆(W.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有一腿。毛姆作品颇丰,其中包括半自传《人性的锁链》(Of Human Bondage)、写画家高更的《月亮与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等。



《蓝衣模特》(Le modèle au drapé bleu),年代不详。

雕塑家罗丹曾对罗兰姗有先见性评价。罗丹既不是画家又不属于现代派,而且在罗兰姗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画风之前就去世了,但他却独具慧眼。他说罗兰姗是“一位既不属于未来主义又不属于立体主义的女人,她懂得什么叫优雅。” 他用一个字来形容罗兰姗的作品:“serpentine”。这个字的意思是“像蛇一样”。罗丹是什么意思呢?是说罗兰姗作品中轻柔无骨的人物和动物飘飘欲仙的样子?还是说她的风格朦胧梦幻变幻莫测?



三十年代罗兰姗在给学生上课。





为舞剧设计的服装和帽子



二三十年代罗兰姗还绘制了不少插图画。这些插图画好像信手拈来,优美风趣,深受读者喜爱。



这是罗兰姗为童话《爱丽丝漫游记》绘制的插图。与其他插图本表现爱丽丝种种历险不同,罗兰姗的爱丽丝快乐的小公主,她身边的一切都只有美好。爱丽丝用黑黑的眸子看世界,与她的动物朋友对话。



在罗兰姗插图画的童话世界里,那些可爱的动物与人一样大小的身材。



1937年,巴黎已经能够听见希特勒的霍霍磨刀声。而罗兰姗的这些花枝招展的姑娘们仍然在无忧无虑地翩翩起舞,有些“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味道。

她们忽然令我想到另外一群 -《红楼梦》大观园里的那些衣食无愁却各怀心事的女孩们。虽然罗兰姗画的是洋女人,与大观园里的那些几乎属于不同的物种,比较起来有些牵强。但审美的眼光古今中外都是基本相同的吧。



如果一定要对号入座,我选这张作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史湘云?



秦可卿?



妙玉?



元春?



探春?



惜春?

罗兰姗一生亲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因为是敌国眷属而被赶出故国,第二次故国又被那个敌国占领。在她的老友毕加索创作出震惊世界的《格尔尼卡》(Guernica)控诉战争的同时,罗兰姗的画布上却没有一丝战争的硝烟。她一生都在编织着一个五彩缤纷的梦,用美来无声地回应残酷的现实世界。这令人联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莫奈将家人远送他乡,在1914年至1918年整个四年大战期间独自一人在画室里绘制自己的《睡莲》,常常能听到屋外隆隆的枪炮声。你打你的仗,我画我的画。结果仗打完了,画作也完成了。历史证明,《睡莲》的问世比起一战的结束重要一万倍。美,才是最终的胜者。

二战期间罗兰姗在巴黎的大公寓被德军占用,自己只好搬进一间小房子,但也倔强地坚决不离开故土,一直等到战争结束。



《三个女孩》(Trois jeunes femmes),1953年。

战后罗兰姗的画作不见任何战争创伤,反而更加迤俪夺目。在她画布上的那些女孩和她本人一样永不衰老,青春常在。



这张1953年照片距离罗兰姗去世只有三年。但画家看上去仍然神采奕奕,优雅美丽。



《露丝》(Rose),1956年。

这张罗兰姗去世前的作品依然童心未泯。

罗兰姗于1956年6月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73岁。根据她生前遗嘱,在棺木中她一袭白裙,手执一只红色玫瑰,胸前放着阿波利奈尔写给她的情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