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9)
当新冠似乎逐渐远离人们日常生活之际,甲流又开始肆虐起来。甲型流感,是常见流感病毒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300-500万人因季节性流感住院,29-65万人死于流感。
仿佛整个气球都在被喷洒消毒剂。来源/pixabay免费正版素材库
医学上,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的抗原性,一般将其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流感大流行的罪魁祸首往往是甲型流感病毒,它在自然界中的宿主众多,更易发生突变或重配,造成其在人群中快速传播。乙型流感病毒一般只在小范围传播,是造成冬季流感的病原之一,丙型相对来说很少引起大流行。那么,这些流感病毒是何时出现的?人类又是何时发现这些流感病毒的呢?
流感的起源
流感并不是一种“现代”疾病,相对于其他疾病而言,它显得古老而神秘。关于流感病毒何时首次感染人类,一些科学家曾有过假设——当人类开始定居,并且开始驯养猪、鸡等动物时,流感可能便已经存在了。永久定居场所和农业的发展,为引发流感流行提供了理想的外部条件。当与家养动物或野生动物接触时,致命病原体可能会传播并引发疾病暴发。当一种传染病成为人畜共患病时,它可以从动物传染给人类,进而在人类之间传播。
尽管流感很可能已经存在多年,但早期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录。一直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具体描述了一场具有流感样症状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也就是人们熟知的“雅典大瘟疫”。这种疾病从希腊北部传播到南部岛屿和其他地方,患病的人会发烧、咳嗽,接着会出现肺炎和其他一些症状。不过,由于流感的症状与白喉、肺炎、伤寒、登革热以及斑疹伤寒等其他一些流行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当时的技术水平并不足以将这些流行性疾病鉴别开来,因此,尽管现代医生认为这可能是流感的第一个可供参考的记录,但仍具有很大的争议性。
后来,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暴发了几次可能是流感的流行病。公元827年,“咳嗽”迅速而广泛地传播。876年,意大利和后来的整个欧洲都遭到袭击,连查理曼的军队也遭受重创。976年,一场发烧和咳嗽的暴发席卷了整个法国和德国。一种可能是流感的疾病于927年在法国出现,到了996年和997年在英国出现了类似的症状……然而,这些记录太模糊了,学者们并无法确定它们是流感导致的疫病流行。毕竟只有在病毒学时代,“流感”才能被明确识别。在没有确定病毒的情况下,学者们只能根据有限的历史记载对流行的疫病做出猜测和判断。
公元1000年以后,关于疾病的记录有所改善。1881年,学者奥古斯特·赫希(August Hirsch)曾统计过从1173年到1885年发生的80次流行病,他认为其中15次是流感大流行。1921年,学者沃伦·沃恩(Warren Vaughan)曾列出了从1173年到1890年的50种流行病,他认为大多数疾病都是流感。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流感(influenza)一词首次明确出现是在1357年,该词源于意大利语,当时,一场类似于流感的疾病袭击了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们称其为“influenza di freddo”,翻译过来就是“寒冷的影响”,据推测,该词指的是疾病的可能病因。不过,中世纪的许多占星家则认为,这种疾病的周期性回归可能受“天体的影响”。到1504年时,这个术语也开始出现在英文中。
关于首次流感的大流行,学者们众说纷纭。奥古斯特·赫希认为第一次可以被确定为流感的大流行是在1173年,而沃伦·沃恩则认为是在1387年,还有其他学者认为发生1293年和1323年。然而,一些医学史家认为,1510年以前的流行病都不是流感。不过,学者们大多同意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详尽描述发生在1580年。1580年,可能是流感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它在夏天从亚洲开始,并传播到非洲、欧洲,最终越过海洋到达美洲。在六个星期内,几乎整个欧洲都受到感染,据说只有二十分之一的人幸免于这种疾病。虽然总死亡人数未知,但它在罗马造成约8000人死亡。
18世纪以后的流感暴发
18世纪,关于疾病的记录更加完整和详尽。1986,学者大卫·帕特森(David Patterson)曾详细描述了18-19世纪前后发生的25次相当严重的大流感。他认为其中9次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流感大流行。在这9次流行病中,又有学者判断并且说明了其中8种可能的大流感:
1729年,在欧洲流行,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
1732年,英国、美国、沙俄接连暴发流感;
1781年-1782年,几乎所有欧洲国家无一幸免,紧接着是中国、印度、北美地区;
1800年,整个欧洲、中国和巴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830年-1833年,三年的时间里,这种疾病在全世界普遍蔓延;
1847年-1848年,流感在欧洲、北美、西印度群岛和巴西广泛传播;
1857年-1858年,流感在北美、南美和欧洲广泛传播;
1880年-1890年,亚洲流感大流行;
1890年1月12日版的巴黎杂志描述了一个不幸的流感患者
关于这场流感的来源地有多种说法,当时的人们多认为这场流感起源于西班牙,所以将其命名为“西班牙流感”或“西班牙女郎”,经过后世学者研究发现真相并非如此。当时由于西班牙是一战时期的中立国,不像其他交战国那样严格封锁消息,因此西班牙流感暴发的消息第一时间得到国内媒体的特别关注。而其他交战中的国家不希望本国的民众和敌方知道军人生病的消息,严格加强了新闻检查制度,本国流感的情况进而处于被封锁状态。可以说,1918大流感的肆虐程度和战争密切相关。交战国对流感消息的封锁,也给流感蔓延提供了时间。与此同时,流感随着士兵的流动沿着陆路和海上航道而快速传播,加之军营的封闭状态和糟糕的卫生状况,也增加了流感变异的风险,流感的致命性也由此大增。
1918年6月28日《泰晤士报》广告,宣传预防“西班牙流感”
关于流感的真正起源地,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说法。
沙俄起源说,则认为沙俄阿什哈巴德首先暴发流感,随后传入美国,自1918年9月始传入欧洲和世界各地;
美国起源说,认为病毒最先起源于美国的堪萨斯州。这一说法得到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克罗斯比的支持;
澳大利亚起源说。政治学家安德鲁认为,澳大利亚的档案材料表明,最早的流感于1917年春季暴发于澳大利亚。
法国起源说,认为1918年流感首先暴发于法国的一个军营。医学专家们通过档案发现,1915-1916年间在法国西北部的军营中曾出现过一种严重的、神秘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来源分析,时至今日,世界卫生组织仍认为其来源地不详,学术界因此倾向于使用更为中性的“1918-1919年大流感”来指称这次流感。
人类对流感的认知和应对
人们对流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人们尝试从各个方面解释像流感这种具有极强破坏性的“异常现象”,“天体运动影响”“上帝惩罚”……各种原因层出不穷。到了18世纪,流感开始作为一种正式的诊断疾病名称来使用,不过,因为流感多伴有发热的症状,很长时间内人们将流感归为发热性疾病。
19世纪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家们开始将微生物和人类疾病联系起来。人们从微观世界里认识了炭疽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等病原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的发现较好解释了一些疾病的原因,进而打破了鬼神致病的谬论,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
1892年,德国内科医生理查德·菲佛 (Richard feiffer)从流感患者的痰液中分离出一种未知细菌,他认为这种细菌是引起流感的主要原因,并将其命名为菲佛氏杆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理查德·菲佛的观点在当时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到1918年流感暴发之际,当时的科学家最初都将这种流感归咎于费佛尔杆菌。1918年9月,时任美国卫生局局长的鲁珀特·布卢发出了一份名为“传染病原体——费氏杆菌”的流感防治指南,当大流感夺去越来越多人的生命,人类也意识到,只有疫苗才能阻止流感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基于这种费氏杆菌的细菌,美国的医学团队开始制造疫苗。
然而,疫苗不能抑制死亡率的上升,疫情并没有得到缓解。到了20年代,一些科学家开始怀疑细菌不是流感病的真正原因。经过实验,科学家发现流感嗜血杆菌可引起多种类型的感染,包括肺炎和脑膜炎,但不会引起流感。关于流感原因的解密再次遇到阻碍。
流感流行期间的急救医院
一直到1933年,伦敦国家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从感染者的鼻腔分泌物中分离出甲型流感病毒,人类真正解开了有关流感的真实面纱。原来引起流感的不是细菌,而是病毒。其实早在1889年流感时,已经有医生开始使用“病毒”这个词来解释流感的直接原因。然而,因为当时医学界对于导致这场疫情的缘由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最终医生们也没能确定这场流感的源头。
甲型流感病毒的发现,促进了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灭活疫苗的创新。到了1940年,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这两种病毒有着明显的蛋白质差异。同时,人们也逐渐发现,流感病毒成分的变化会导致现有疫苗失效。1947年,英国科学家发现当年接种的流感疫苗对接种者的保护效力下降,因而怀疑1947年流行的流感病毒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由此揭开了对流感病毒变异的深入研究。为了识别新的流感病毒并控制疾病的传播,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流感中心开始成立。
到20世纪50年代,一种对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都有效的二价疫苗正式研发出来,不过,病毒的变异速度一直远超疫苗发展的速度,此前科学家于1949年成功分离出丙型流感病毒。除了不同类型的流感病毒外,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流感病毒,也会不断发生变异,当出现质变,产生新的亚型时,疫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不起作用。
以甲型流感为例,甲型流感对人类致病性高,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中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甲型H1N1、H5N1、H7N1、H7N2、H7N3、H7N7、H7N9、H9N2和H10N8。其中,甲型H1N1曾先后引起过1918年大流感和2009年流感大流行。20世纪90年代末,科学家对1918年大流行时保存的组织样本和永冻保存的尸体进行研究,最终确定病原体是H1N1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1957-1958年的亚洲流感其病毒亚型为H2N2病毒株,该毒株由禽H2N2亚型毒株和当时流行的人H1N1亚型毒株经基因重组而成。由于人类对这种新的病毒株没有任何免疫力,因此该病毒在全世界迅速流行开来,最终造成全球200万人死亡。1968年,香港报告流感疫情暴发,感染的病毒为新型的H3N2亚型毒株,最终在全球造成大约100万人死亡。到了2009年,被认为起源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再次引起了整个国际社会的警惕和关注。
长久以来,人类都在与流感病毒持续竞赛。流感病毒给人类设置各种不可预测的难题,它有着不可思议的变异能力,几乎不可能根除,而人类也不得不以自己无穷的智慧去应对流感病毒提出的挑战。刚刚经历过新冠疫情的我们,更加理解历史上的流感暴发带给人类的伤痛和危机,正因如此,我们也更加明白每一次医学进步的艰难和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