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民国时期是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新旧交迭,各种来自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冲击着整个社会。而越是动荡的年代越能生出天才的作品,科技、军事、文艺等各个领域都是如此,设计也不例外。
不夸张地说,民国时期的招牌设计就是大写的讲究。让我们回到那个黄金年代,感受一下20世纪的“前卫和高级”。
民国时期的上海是在世界上数得上名号的大都市,有“远东明珠”、“十里洋场”、“东方巴黎”之称,是亚洲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世界的各大银行,保险公司等等都落户了上海。
上海文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包容与交融”:不是全然西方,也不是全然东方,亦西亦东、又新又古,在反复熔铸、不断浸润下形成一种全新东西。这样的交汇下的街头招牌设计看上去很奇妙。
不难看出,这些招牌的版式和
字体设计水准相当高,
甚至甩现在的大部分招牌几条街。
细节都处理得非常用心,
既有属于上海的精致也有西洋的大气,
整个视觉体验都很舒适。
就连卖水的路边小摊都如此讲究
1940年,国民党政府定重庆为永久陪都。此后,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以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英雄之城”、“不屈之城”。
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一座城市像重庆那样,在短短几年成为全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精英与资源于此。重庆这一地名不仅联系着战争岁月的记忆,更因战争的性质,被赋予神圣的意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重庆的招牌设计也值得一看。
▲当时的重庆CBD
1930年代,当时全球经济大萧条及银本位货币制度受到冲击,都对香港经济构成一定影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使香港成为中国大陆的一个重要对外的窗口,大量物资经香港运进中国。在香港不少华人学习到西洋知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那时香港的招牌设计自然也是中西交融,同时也能渐渐感到港风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