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今日芒种。
这个古老的节气名字,轻盈地唤起了我们关于土地的记忆。
而对于河南这座“小麦之乡”而言,芒种就像土地吹响的一声口哨。
它把麦子染黄,把乡野唤醒,把河南这片土地带进丰收的仲夏日。
轻风吹来,金色的麦穗随风飘动,麦浪涌动着奔赴远方。
而麦田的那边是一座城。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戏剧聚落群。
21个剧场、56个格子、近千名演员在这座城中演绎着关于“黄河、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
在其中穿行,如在时空碎片里,移步换景,你会在任何一个地方瞥见河南悠悠岁月的一角。
从中你会发现,原来从古至今,河南这片土地与小麦有着血肉相连的万般联系。
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政治文化中心长达三千年。
漫长的文明进程给河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胜枚举。
因此,在河南省的黄土之下,深埋的是我们历代的王朝和文明。
而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天子驾六遗址坑”这场剧中,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展现出来。
周天子醒来后,发现周朝早已覆灭,已无人知晓他是谁;
他为此绝望崩溃,高呼:不要消失啊,不要消失啊。
英雄一世的王被封存在厚厚的历史尘埃中,没人知道他是谁。
他的忧愤和苦闷,在时间深处低回,却无人可以回应。
但他从讲解员的一句话中猛然发现,原来周朝没有灭亡,它还刻在中国人的话语中,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
他热泪盈眶,对讲解员跪拜。
在现场看完,我的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
我想中国人的幸福感就是,在经历100代人之后,我们依然可以和我们的先祖对话。
我们的身上有孔子的儒,老子的道,有《诗经》,有《周礼》。
五千年历史活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而这文明延续的背后,是河南这片土地,年复一年,用足够的粮食喂养着炎黄子孙。
在河南,麦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能够果腹的粮食,它已经成了河南文化的图腾。
如果说麦子滋养了中华文明,那这文明也曾遇到过危机。
1942年,河南先遇旱灾再加蝗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三大主剧,有两场就是围绕着1942年这场饥荒展开。
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李家村剧场”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为了节省粮食,让儿孙们的生命延续,决定牺牲自己。
当老人踏上荒原赴死,呐喊“老天爷,请给我一场雪,快冻死我吧”的时候, 整个剧场里真的“下了一场雪”。
那个饥饿的年代,距今已经过去了80年。但在现场,在那一场雪中,你真的能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但回看漫长岁月,河南历史的大雪又何止这一场。
顾祖禹说:“当取天下之日,河南有所必争。”
河南的漫长历史,远看是辉煌,近看意味着摧残。
但至暗时刻,总有希望萌芽。那场大雪埋葬了生命,也孕育了新生。
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李家村剧场”的最后一幕,麦田丰收。
赤裸上身的少年捧着麦粒站在光里,韧性、热烈。那抹金黄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中国再没有一个省份像河南这样,有如此辉煌的历史,又有如此惨痛的苦难。
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河南这片土地的故事,它是中国的影子。
来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站在百亩麦田中。
我们会有一个清晰的感觉:我们伫立在一个伟大的土地上。
在这片土地上,辉煌与苦难,新生和毁灭来回上演。
但一辈辈的河南人就像麦田里的麦子一样,在时代的风雪里将弯曲的脊背,痛苦地直立,默默积蓄生命的力量。
因为他们体内有关于这片土地共同的记忆。
他们知道,只要麦子还在,属于中原大地的盛夏终会降临。
我之前看过一个故事:
写《1942》的河南作家刘震云说,他的外祖母在当地方圆几十里都是个明星。
因他外祖母割麦子比谁都快,一米七八的大汉也比不过她。
而她的秘诀很简单:就是她扎下腰来,就从来不直起腰休息。
因为她知道直了1次腰,就会想直第10次、第200次,她无非是在别人直腰的时候,多割一些麦子。
刘震云说,我们这个民族最不缺聪明人,擅长投机和走捷径的人很多,但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很少。
而建业集团的董事长胡葆森,这30年来,一直守着河南。
从建业电影小镇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胡葆森对于河南这片土地的深情,让他们在宣传中原文化这条道路上踏踏实实走了很多年。
但我们都知道,文旅产业这条路并不好走。
昨天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业一周年。回顾这一年,因为疫情天灾,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几乎每个季度都会闭园一次。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不得不一次次屈服低头,被迫停摆。
但我想,低头也是扛起泰山的一种姿势。
回看历史,中国文明几千年生生不息,未曾断绝,就是因为每个年代都有人,做着难而正确的事情。
当苦难席卷而来,他们把文明的种子轻轻种下,在时代的风雪中静静地等待。
他们明知道自己无法享受树木的阴凉,却依然选择去种树。
因为他们相信:百年之后,尽管人间已无我,但江河涛涛向东,麦田生生不息。
他们的后辈会享受他们的福泽。
To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