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9)
作者 | 殊春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乾元二年,杜甫避安史之乱,移居成都。次年在浣花溪畔建草堂,后人称“杜甫草堂”。
他在这里看到了安史之乱的平定,看到了他效忠的唐王朝慢慢恢复元气。尽管一生历经磨难,他至死都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抱着希望。
一百三十余年后,同样在乱世住进草堂的那个诗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
——韦庄《燕来》
韦庄重修杜甫草堂的时候已经六十六岁,比杜甫建草堂时还年长18岁。
他有意挑了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新居,又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浣花集》,以表达自己对杜甫的崇敬之情。
他一定知道杜甫终生都是大唐的忠臣,而他那时已决定效忠于后来成为前蜀开国皇帝的王建了。
在草堂里读着杜甫那些对朝廷满怀忠爱之情的诗作,不知他是什么心情。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韦庄《菩萨蛮》
韦庄出身杜陵韦氏,家族世代簪缨,民间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传言。到韦庄这代虽已家道中落,但祖先们煊赫的声望还是让他拥有了良好的教育条件,以及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
韦庄幼时“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作为家中长子,整个家族振兴的希望都压在他肩上。而儒家思想的熏陶和祖先辉煌的历史,也许还让他把唐朝复兴的希望也压在了自己身上。
但那时的唐朝,已经不是几个有识之士可以拯救的了。
各怀异心的藩镇,为所欲为的宦官,不可开交的党争,再加上颠沛流离的百姓,共同构成了韦庄即将走上的政治舞台。这个伟大的王朝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到它的末年,距离崩溃只差最后一点火星。
年轻的韦庄还看不清这一点,他只想循规蹈矩地顺着那条读书人的独木桥走下去,入仕为官,济世安民。
要想实现这些理想,他需要先考中进士。
这一考,就是大半辈子。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韦庄《浣溪沙》
早在开元盛世,已有举子说过:“仆窃谓今之得举者,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到了朝政腐败的晚唐,科场请托之风尤为严重。而没有高官显宦为之撑腰的韦庄,只能一次次名落孙山。
到了广明元年,他要面对的就不是落第的失望,而是战乱的威胁了。
那年秋天他照旧去长安赶考,也照旧落第。还没来得及踏上回家的道路,黄巢麾下的起义军就攻占了长安。
韦庄一定听说过广西、山东等地农民起义的消息,但这是他第一次见识到真正的干戈与烽火。他无法了解造成这些普通农民揭竿而起的深层原因,只能看到奔逃的百姓,失序的城市,以及混乱中不可避免的烧杀抢掠。被围困在长安的几个月,彻底动摇了他对朝廷的信心。
好不容易逃出生天以后,他写了《秦妇吟》。
这首诗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韦庄也因此得到一个外号“秦妇吟秀才”。
他渐渐有了名气,镇海军节度使周宝招他入幕。没过几年,部下叛乱,周宝出奔常州,韦庄也只好离开。
从润州到婺州,再到徐州、扬州、赣州、衢州,他的足迹遍布各地,寻找一个没有被战火摧残过的地方。
但世上是没有桃花源的,那不过是同样身处乱世的陶渊明笔下的一个空梦。即使有,韦庄也未必愿意去,在与世隔绝的仙境里度过余生;他的灵魂仍然属于扰攘红尘,属于业已摇摇欲坠的大唐。
乾宁元年,五十九岁的韦庄及第了。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韦庄《喜迁莺》
他老了,雁塔题名的兴奋已经给不了他多少幻想。朝廷授予他一个校书郎的小官,命他订正皇家的藏书。但是风雨飘摇的唐末,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乾宁三年,因西川节度使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晖连年交战,朝廷派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使,前去讲和,韦庄作为判官随行。王建并不理会已经有名无实的朝廷诏书,倒看中了韦庄,有意把他留在身边。
韦庄不肯。
其实早在盛唐时期,藩镇的幕僚就比长安的低级官员待遇更高。韦庄曾在周宝幕中数年,不会不知道这点。这个摇摇欲坠,已失去一切威望的朝廷,到底吸引他什么呢?
可能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
他依旧默默地留在破败的长安,领着一份微薄的俸禄,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藩镇叛乱的消息。整个世界都快要遗忘他的时候,他忽然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章。
唐昭宗光化三年十二月,左补阙韦庄奏:“词人才子,时有遗贤,不沾一命于圣明,没作千年之恨骨。据臣所知,则有李贺、皇甫松、李群玉、陆龟蒙、赵光远、温庭筠、刘德仁、陆逵、傅锡、平曾、贾岛、刘稚圭、罗邺、方干,俱无显遇,皆有奇才,丽句清词,遍在词人之口,衔冤抱恨,竟为冥路之尘。伏望追赐进士及第,各赠补阙、拾遗。见存唯罗隐一人,亦乞特赐科名,录升三署。”敕奖庄而令中书门下详酌处分。
——《容斋三笔》卷第七
韦庄自己在科举的独木桥上跋涉了大半辈子,直到老年才进士及第。还有很多像他一样有才华有抱负的人,终身都没能等到一纸金榜。他渴望慰藉一下那些失落的灵魂,就像慰藉曾经的自己——尽管无论是对他还是对他们,这迟来的慰藉早已没有意义。
这是他为大唐做的最后一件事。
就在他上表那一年,宦官刘季述等发动宫廷政变,囚禁昭宗,大肆杀戮。早怀异心的梁王朱全忠派兵入京,诛杀刘季述等人,拥护昭宗复位,乘机控制了中央政权。
在长安目睹了全程的韦庄彻底绝望了。
他一生都想效忠大唐,但他的大唐在哪里呢?他只能看见无数凶手和野心家,在一个逐渐瘫痪的巨人身上拼命吸血。他曾在诗书里热爱过的那个强盛而繁华的国家,那个他的祖先曾为之奋斗过奉献过的国家,早已窒息在无边无际的血海中了。
他得逃跑。他不想也跟着窒息。
天复元年,韦庄应王建之邀,为西蜀奏记。
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难忘。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
——韦庄《愁》
他在浣花溪边找到了已经败落的杜甫草堂,重新修缮之后住了进去。作为王建信任的幕僚,他的生活远比当年的杜甫优裕。但是在另一个意义上,那位一生落魄的诗圣拥有韦庄可望而不可即的幸运。
杜甫始终没有放弃过希望,而韦庄的希望,和他们同样热爱着的大唐一样,早已被彻底摧毁。
入蜀六年之后,韦庄听到了唐哀宗被迫禅位给朱全忠的消息。随后王建称帝,韦庄也加官进爵,“建之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庄所定。”
武成三年,韦庄在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任上去世,年七十五。
他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他所服务的,已经不是他所热爱的那个王朝。
韦庄对自己的结局满意吗?
我们只能希望如此。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
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
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
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
——韦庄《上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