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来源/路人甲杂谈
哪有真正的上海人?往前推,大家都是贫苦的农民...... |
上海是全中国人的上海。上海人和全国其他地区的人一样,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华夏儿女。上海人不待见外地人,只是个别现象,他们不能代表全体上海人。 |
本文三部分: 一、上海、上海人的前世今生 二、如何才能算上海人? 三、假如没有外地人 |
一、上海的前世今生
今天的上海主城区在一百六十年前还是荒地,隶属于当时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
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次年,上海正式开埠。
当时把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在上海县城外面划为洋人居留地,首先形成英租界。1848年以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
1849年以上海县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带为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
这一时期,苏州河以北老闸和新闸一带因大量贫苦农民的流入,逐渐兴起,如今上海的核心城区开始形成。
宣统元年(1909)时的上海地图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认识到上海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于1928年把上海升格为院辖市(行政院直辖)。由此,上海正式从江苏省独立出来,这是上海成为直辖市的开始。而此时上海县仍属江苏省。
1933年出版的上海市地图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管辖内有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基本保持了原来解放前的行政管辖规模。
解放初期上海市还是被江苏省包裹着
但到了1958年,由于种种原因,上海市区的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实行计划经济,上海由于郊区很小,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市区。
为此,当时的上海市委向中央打报告,请求中央把临近江苏的部分地区划给上海。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把江苏省的松江专区下面的九个县:上海、嘉定、宝山、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和南通的崇明县总共十个县划归上海。
上海的行政区划一下子扩大了十倍,基本奠定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上海的行政管辖一下子扩大了十倍
经过1958年的扩大以后,上海的规模基本奠定,此后就有一些内部的调整。
二、如何才能算上海人?
以前只偶然听说过上海人不待见外地人,尤其是不待见苏北人。但也只是听说,从未真实经历过。
这波上海突发的疫情,由于网络的发达,上海人不待见外地人的话题又热了起来。
具体例子就不细细列举了。这里,我只想问一下,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上海人呢?
有以下几种说法:
1、有上海户口的就算上海人。
2、能说一口流利上海话的就算上海人。
3、在上海工作了二十年就算上海人。
4、身份证310打头就算上海人。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又不全面。
在下认为,上海是一座包容性的开放型城市,或者说是一座移民城市,因为往前推百年,大家都不是上海人。
从鸦片战争后,1860年开始,苏州河以北老闸和新闸一带因大量贫苦农民的流入,他们是第一批移民上海的外地人,他们也称得上是大上海第一批真正的上海人。
看到没?第一批真正的上海人,都是贫苦农民。
个别以上海人自居而看不起外地人的上海人,你们的祖先和其他人的祖先一样,大家都是贫苦农民。
因为中国几千年来就是农业国家,几乎所有人都是农民,不存在谁高贵、谁低贱。
因此,如何定义上海人,其实很简单。
在上海工作、生活,把上海当成家的人,都应该算得上是上海人。上海是全体中国人的上海,也是全体工作生活在上海的人之上海。谁也没有理由歧视别人。
三、假如没有外地人?
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显示:202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2489.43万,这其中有上海户口的人是1457.44万。也就是说1031.99万人是没有上海户口的外地人。也就是说,如今的上海,有41.5%的人是外地人。
正是这些所谓的外地人,支撑起了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半壁江山。甚至还不止。
因为真正在上海待得住的外地人,基本都是年富力强的上班族,上海的生活成本很高,外地人不会跑到上海去养老。
如果按照老龄化社会20%老年人口计算的话,上海户籍人口1457.44万人当中,除去291万的老年人,其余1166.44万人再除去247万未成年人、学生,有上海户口的人只有不到1119万人是上班族。
也就是说,在支撑整个上海正常运转的上班族中,本地户口的上海人和外地人,几乎各占一半。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真的像某些个别人所说,外地人全部离开上海回到自己的家乡,那么,上海将有一半的工作岗位没人上班。那将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场景。
外地人并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只会扫马路、跑外卖,不是只会送牛奶、搬家具。他们也可能是某上市公司的高管,也可能是某公司的业务骨干,他们也可能是某大学里的专职教授。
因为上海实际上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现代化都市、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从来都不是看他有没有户口本,而是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
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从来都是一个人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而不是像某些人拿着厚厚的一沓纸币就能证明你是个有能力、有才学的人,没准你那钱只是你的拆迁款而已,没什么好值得炫耀的。
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不是靠口头炫富地说自己有六套房就能得到别人承认的,那只能让人觉得你格局太小。
写在结尾的话:
上海是全体中国人的上海,不是哪一个人的上海。上海人和全国其他地区的人一样,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华夏儿女。极个别上海人不待见外地人,他只能代表他自己,他们没资格代表全体上海人。
外乡人一入住上海就自称上海人,是啥心理呢?炫耀还是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