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老照片 - 淞沪会战

(2021-08-22 10:53:25) 下一个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淞沪会战于1937年8月13日打响,导火索是发生在8月9日的"虹桥机场事件"。

 

此时北平和天津已经沦陷,在北平沦陷后的第二天,即7月30日,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就向蒋介石提出:先消灭驻扎在上海的日军,以绝后患。

 

图为8月下旬,上海军工路上的日军敢死队。

 

1937年8月12日,张治中率国军精锐87师、88师及两个重炮团共2万多人到达上海。

 

此时,上海驻扎着日军6个大队的海军陆战队及其他武装共4000多人,位于虹口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位于杨浦军工路的公大纱厂为其主要军事据点。

 

图为上海军工路上受伤的日本兵。

 

张治中部队本想在日本援军到达上海之前消灭日本驻沪部队,稳定大后方后再北上抗日。

 

但是,驻沪日军凭借其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坚固的工事,使中国军队屡攻不下。

 

图为进攻上海闸北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员。

 

两军鏖战十日之后,8月23日,松井石根率领2个师团作为上海派遣军的先头部队登陆上海。

 

之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几乎都到达上海,国军70万将士在上海继续与日军拼杀。

 

图为上海闸北市区,进入市民家中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狙击手。

 

日军登陆后,开始进攻宝山、月浦、罗店、蕰藻浜中方阵地。

 

尤其是在罗店,双方展开拉锯战,双方为了争夺此地,各自死亡9000多人,罗店血流成河。

 

图为死守十字桥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太田部队士兵。

 

中国军队伤亡之惨烈,可以称得上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当时形容罗店拉锯战中国军是拿人海填火海。

 

中国的精锐部队被送进日本陆海空三军火力的熔炉之中去,一个师上去之后,两天就打光了

 

图为上海十字桥战场。

 

201旅旅长蔡炳炎,率两个营夺回罗店,蔡炳炎和两个团长阵亡,营长、连长牺牲过半,蔡是继黄梅兴后中国军队在淞沪战场牺牲的第二个将军。

 

图为淞沪巷战,日军设在街头的工事。工事后面拍照的是日军随军摄影师。

 

日军是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黄浦江和外海上的日军大炮炮舰,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轰炸机、以及陆军火炮,将上海炸成一片火海。

 

图为上海巷战情景。

 

起初,国民党空军在淞沪会战上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国军有约200架飞机和少量中小型舰艇,日本有约390架飞机,海军舰艇30余艘,其中航母3艘。

 

然而,中国军队没有进行过陆海空协调作战的训练。

 

图为上海巷战中的海军陆战队士兵。

 

整个淞沪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本飞机230多架,击落日本飞行人员327人。

 

然而由于中国飞机都为进口,很难进行补充,到中后期基本被日军空军压制住了。

 

图为掩护日军进攻刘家行阵地的战车。

 

9月6日,第三战区发布第二期作战计划:上海战区以持久抗战为目地,限制登陆之敌发展,力求各个击破之效。

 

中国军队做好了准备进行防御作战的准备。然而,日本军队却不断地在各地登陆。

 

图为在国军火力下穿过吴淞河,进攻刘家行阵地的19个日军藤田部队敢死队士兵。

 

曾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冯玉祥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到:"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炉一般,填进去就融化了。"

 

图为进行吴淞渡河作战的日本士兵。

 

 

淞沪会战进入10月底,中国军队虽然处于被动地位,但仍然控制着上海。

 

此时,日军在淞沪前线已有28万兵力。

 

此前日军一直将主力放在华北寻求和中国军队决战,如今日军决定将战略重点转向华中、华东。图为日军在闸北商务印书馆附近与国军激战。

 

每天日军的第一个事情,就是轰炸机拼命轰炸,接着海军舰炮、重型舰炮猛攻。

 

到10月26日,大场宣告失守。

 

图为日军在闸北商务印书馆附近与国军激战。

 

大场失守以后,中国军队放弃北站和江湾阵地,向苏州河南岸转移。

 

图为日军在闸北商务印书馆附近与国军激战。

 

此时,蒋介石已得知,国联要在11月初在日内瓦开会,届时将接受中国控诉。

 

蒋认为为了获取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有必要留下少量兵力,坚守苏州河以北地区,直至会议召开。

 

图为大场镇马桥宅战役中,向前突进的日军石井部队。

 

第88师副团长谢晋元奉命率领1个营据守闸北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此时成了苏州河以北中国军队唯一的据点。

 

谢晋元率领第1营400多名官兵,对外号称800人,在10月27日进驻四行仓库。

 

图为大场镇马桥宅战役中,深入中国军队战壕的日军。

 

四行仓库是根据地,也可能是坟墓。

 

谢晋元率部死守四行仓库4天4夜,毙敌数百人。

 

图为大场镇马桥宅战役中,日军挥刀砍杀中国士兵的瞬间。

 

上海女童子军杨慧敏与著名记者曹聚仁将一面中国国旗送到"八百壮士"阵地上。

 

此后,上海便有了"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的歌声。

 

图为在上海的日军对大场发起攻击,调集各种火飞机狂轰滥炸。大场方圆数里,一片焦土。

 

10月31日,谢晋元率领第一营幸存官兵撤退到法国租界。

 

图为向中国阵地进攻的日本军在渡河。

 

10月30日,蒋介石听取顾祝同、陈诚、白崇禧等人建议,下达了向被称为"东方兴登堡防线"的国防工事撤退的命令。

 

图为上海北站附近激战中的日本士兵。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在上海市内展开巡逻。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此时淞沪会战刚刚展开,在上海日租界内,日军士兵在街道上戒严。 在此后的数日之内,日军派出大量的飞机轰炸了上海的市区,在淞沪会战中日军投入了约500架飞机。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在前线阵地架起机枪,日军在淞沪会战中投入了约30万人(9个师团和1个旅)。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攻入杨树浦,从照片中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街道上的商铺遭受轰炸,建筑物遭到了大量的摧毁。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部队进攻闸北,他们利用木制长登梯翻阅一面高墙。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的装甲部队攻占至上海外郊,日军士兵坐在坦克上露出了恶魔的微笑,装甲盖上还悬挂着一面日军武运长久日章旗。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进攻至上海罗店镇的日军部队,在休整期间日军士兵就地休息,站着的是负责警戒的哨兵。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在吴淞虐杀被俘的中国士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