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老照片 - 女摄影师拍北京城37年

(2019-08-22 11:10:39) 下一个

北京,是文明的古都,千百年来韵味独存;北京,又是梦想的城市,顺应时代一次次蜕变。如果你能把时间拉长,就能看清这座城市的变与不变;而一组简单的照片,就能给你这样的魔力:

2002年的朝阳门南小街,曲折狭窄拥挤。

2019年时已经变成大道直行、畅通无阻。

2003年的北京玉河周边的清冷破旧。

2018年已经重现古城新韵。

2001年的皇城根,违建四起。

2003年改造之后的皇城根遗址公园,绿意盎然。

2003年的北京火车站周边,杂乱不堪。

2018年的北京站北广场,干净便利。

这一组对比照片,是女摄影师吴强的作品。从1982年开始走上摄影之路,诺大的北京四九城就是她的摄影根据地,这一拍就是37年。

年轻时吴强的工作照

2019年吴强带着自己的老照片重访旧地

吴强说:“我是地地道道的胡同人,我在胡同生活、成长和工作,对胡同有着无比的熟悉与亲切。在我30多年的摄影生涯中,骑车在胡同中穿行拍照是我的最爱。”

记录百姓的柴米油盐,从煤的回忆到菜的转变。

19岁那年,吴强被分配到双叶毛衣衬衫厂当了一名工人,工厂在王府井大街菜厂胡同里,一干就是十三年。

她记录了自己最熟悉的王府井大街的改变

上世纪80年代初吴强开始学习摄影,后来调入东城区新闻中心任摄影记者,从此与街道、胡同、居委会更有了解不开的缘分。

吴强拍摄的多年来居委会的变化。

那时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走街串巷,拍摄百姓身边人和平常事儿。几十年来,她的镜头见证百姓生活变化。

从一孩时代,到二胎政策实施。

从街头公用电话,到手机人手一部。

从胡同就地打球,到专业的球场球馆。

从手动上秤称重,到方便快捷的电子秤。

她镜头里有故事多多的老人,也有激情满满的年轻人。

她镜头里的人慢慢长大,也渐渐老去。

从北京地标建筑的景观变化,拍到普通老百姓的吃穿日用;从胡同街巷的环境改造,拍到大家伙儿的代步、通讯工具;从小孩子的玩具和游戏,拍到大人们的化妆拍照方式……

她镜头中的北京日新月异,这一路拍到今天,吴强家中的胶片已经满箱满柜,电脑里的电子照片更是数以万计。

退休之后,她开始系统地整理家中保存的胶片,回头再看这些照片,让人又惊又喜。她用放大镜仔细识别胶片上的拍摄内容,再根据需要用数码相机进行翻拍、处理成电子档的图片。

三十多年来,吴阿姨的一头青丝变成了花发,但脚步却一直没有停歇。而她的老伴儿一直都是坚实的后盾。

多年以来,她的作品刊登在了国内外上百家报纸、期刊、书籍上,家里的剪报贴满了几十个本子。

中国有句老话: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37年的行摄生涯,吴强阿姨为北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当京呈记者问到她的愿望,吴阿姨说:“祖国已经70岁,而我刚拍了她一半的年龄,远远不够。未来我还是要用一颗平常心,一腔摄影梦,用胶片留住古城旧影,用数码再现北京新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