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
早在八九十年代,远在《百家讲坛》之前,易中天就是名重一时的学者、名作家了。他后来能走出学院,在民间也声誉鹊起如日中天,但凡知道他的人,应该都不会感到突兀,反倒会觉得是水到渠成吧。
他还在武汉大学执教时,就是那里的“四大名嘴”之一,是最受欢迎的中文系教师,是校长刘道玉特别看重的青年才俊,是校园的一道风景。名作家野夫1986年插班进武大,初来乍到,“每事问”,高年级的师兄就授以锦囊:“易中天的课,不管他讲什么,都该是必听的”,他兴匆匆跑去,发现武大最大的阶梯教室,300多个座位早无虚席,空地也布满了小凳,窗口上还挤满着红男绿女。 那课程,不是什么讲三国,而是 “《文心雕龙》美学研究”。他一直就有这种打通雅俗的大本领,舌灿莲花的好口才,当然还有博闻强记、性情硬爽、使人如坐春风欲罢不能的人格魅力。
他那时就是个很专业的学者,也很懂得赶潮流,眼光向来就比学院中的多数同行要敏锐,他的那支笔倘“下移”写起随笔来,至少在华中地区足以横扫千军,无人可挡其势。
本来,他的研习方向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却懂得趁着在“美学热”的余烟,紧锣密鼓地出版了《〈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和原专业 “离题八千里”的学术著作,以峙声名;同时,也在“不务正业”中写出了《读城记》、《大话方言》、《书生意气》等“学者散文”来,行销一时,早就是畅销书;《武汉三镇》、《盘点李泽厚》、《劝君免谈陈寅恪》等篇更是不胫而走,堪称名文。 至今我还都认为,《读城记》允称经典,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学者散文“之一,是唯一可以与余秋雨《文化苦旅》并列而无愧色的作品集。
可以说,他的才情和学识,青年时代起,就是独具一格的,风华也是足以掩映一时的,他这样身怀利器之人,爆得大名也是早晚之事——前几年我还经常侧闻他武大老同事昌切、郭齐勇、邓晓芒等私下对他的推诚敬佩之意,樊星教授当初本和易中天商量好写出有关武汉的系列连载文章的,不想《武汉三镇》一文甫出,就被武汉市政府认为“抹黑”紧急叫停,樊先生至今引为至大的人生遗憾呢!
易中天是个“有故事”之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的心路至为坎坷,他讲三国,能够如此见微知著,未尝不是他用尽生命的辛苦憔悴所换来的观照。那里,埋藏着太多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他不过就是如其所是让评述的人事对象呈现出来罢了。
看他讲课,就可知道他是一个深通中国式人情世故的人。但是,他半生却也因不明世故所受累,人生充满了反讽和复调。因为他后来的名利双收,很多人行“诛心大法”,想当然认为他是一个雅擅投机之道、深谙迎众取利之窍的人,就我个人观感而言,不仅觉得不免臆测过重、成见太深,甚至意见恰恰相反。
正是因为有底线、有操守、正义感太强、书生意气过重、性格执拗不愿迎合,才使得他的前半生“累累若丧家之狗”,走的是鲁迅所说的“苍皇失措的愁一路”——不然,以他的才华横溢,以他对人情世故和群众心理的钻研体会之深,何至于日子一直过得比普通教授还要糟糕,50岁临退休了还要不得已举家“南逃”厦门,直到花甲之年才老树开花声名渐起?
人们大都只看到一个人台前的风光,不愿探究幕后的辛酸与隐痛。易中天是武大人,身上流的是武大的传统血脉,他的心愿是准备奉献武大直到老死的。但他在武大的教师时光,虽在学生中声高望重,但实是不得志的“克难岁月”,是压抑屈愿的,是日子穷苦处处受排挤的:刘道玉校长开明主政时,他甚受赏识,一度担任系副主任,后来老校长被迫下马,他也就洁身而退,以不合作的顽固姿态成为“永远的副教授”。
虽然著书数册,讲课最受欢迎,却由于众所周知的诸般人事,对不学无术的领导“公然看不上”,住所则始终是30平老楼蜗居,连给宝贝女儿置张床位的余地都没有,只好托付给在另一所大学教书的老父母寄养; 清贫书生难免捉襟见肘,以至于一块钱的“黄鹤楼”都抽不起了,不得已戒烟;就是在这样的难堪生涯中,在老学生的回忆里,他还时时不忘自励与教导弟子们,“人在困境中,不必盲目急于选择,来日方长,不然势必背负道义的十字架,最后使自己进退失据”。
至今,那些八九十年代入学武大的”老学生“,几乎都非常感念易中天的“道德文章”,他在这些早已成为中国社会重梁顶柱的群体中,有着其余老师难有的号召力——这种号召力主要不是源自名声,而是对他一以贯之的人格操守的信任感。还是上述的作家野夫,那么愤世嫉俗而又眼空四海的这么一个人,始终都把他的”易中天老师“视为精神上的向导:
先生是重情重义之人,所以走到哪里都有朋友。95年他回汉,要我陪他去看看老校长刘道玉,这时的刘老已经去职多年,许多旧部甚至避之唯恐不及。只为若干年前的一段知遇之恩,他却不敢或忘。想想尘世中的种种缘分,总还是有些仿佛古风的东西,值得我们在心底温存和珍惜。也正是那回,我们出校时邂逅了中文系的一位领导,那位爷半真半假地说:你走了,我们还是很惋惜的,还是调回来吧。先生笑着答曰:那我确实有病。
易中天最后离开武大,是“不懂做人”后的迫不得已。楚材不能为楚用,风流必抑委顿,大抵是本地自古以来而然的可悲之局。好在四海尚大,天下自不乏人犹能于风尘中起拔人才,福建厦大听闻,很快就发来了调函,易中天得以在南国开出人生的“第二春”。
在《百家讲坛》诸位主讲人中,其实也要数易中天知识最为宏通,气质上最具文人意气和批判知识分子的精神格调,在官方外的知识圈核心与自由主义文化阵营中,也是最能赢得尊敬吧。
一方面,易中天是在生在国家时事纷扰的年代,并且是在文化热潮最烈、知识分子独立精神至为高张的1980年代中成长起来一代知识分子,研究学问也好,内心所期也好,天然地都带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结。所以他不是抱持学者本位的书斋式读书人。
无论是早年的穷困不显,还是后来的名扬宇内,他的自我定位,始终都不是文化商人、畅销书作家、电视上的名流,甚至也不是不问世事写出足以传世的专业学者,他更在意的,是学院外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准确地说,是有着传道与批判色彩兼具现代知识分子角色,是一种更接近思想家的立场——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议论,充满了现实力量;但是与此同时,他的学问、著作与思想,也不免有荒疏之感,无法做到精深充沛,要靠《易中天中华史》传世,真的是勉为其难。
因为有着这样的自我期许,他青年时代起就博览群收,特别乐于与特别关心现实与国事的邓晓芒、杨小凯等人过从甚密;他本可以安心地在学界深耕细作,博取名誉和地位,但他从来都是“不务正业”,喜欢“指点江山”,如今的《书生意气》一书中还留下很多痕迹;当年国家风云突变,他是如此热心,现今的那个“李达花园”,当初通往武钢的路上,也曾留下他的层层踩踏的脚印。时至今日,很多关涉家国道路选择的争论,他也是常常执言不讳的,虽然屡屡”声不出门外”。
另一方面,易中天对于权力势力、对于商业主义,始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欲迎还拒、半推半就的距离,以他的世故与智慧,游走危险的钢丝绳上,至今还优裕自如,保持着一种别人难以实现的分寸感。这种分寸感的潜台词就是:我清贫一生,冷眼看穿太多虚辞假意,经济独立才能保障人格尊严,该我得的我要拿,不应我要的一介不取,合作但不卖良知,名遂仍不忘批判,最终高难度地做到与俗俯仰心存底线,不过分迎合但也不让你讨厌的境地。他不是依违两端,而是情理平衡。小打小闹不妨说点台面话,大是大非还是种在心中。
易中天实在是聪明绝顶之人,他是为当下的清流知识分子们诠释并建立了一个世俗的版本。
在这份非常私人化又浅薄的月旦评中,作为一名读者、一个曾经蹭过他课的门外受教者,我毫不掩饰地表示出对易中天的喜欢之意,和欲盖弥彰的偏袒之情。
他的才华、他的情怀、他的风度、他的口才,还有他的困守、温情以及骄傲的锋芒都让我凛然生敬;他的底线、他的有所为不为的操守、他的后来身泰名遂全身而退的人生智慧,也是我佩服的。
但是,平实地讲,我也从来都不认为,他是那种一流的知识分子、足有著述传世的学者。他还远不是我心中的文化人楷模,我只是对他抱有同情和理解,并因这些同情和理解极大地减轻了我本应对他有的苛责:国家时代的颠簸、学院体制的扭曲,使得偌大的神州并无法让一张书桌风雨无袭地得以安放,他的一生,被迫同时可能也是自愿,无端浪掷了太多的心力与时光,耗费在了与无形的潜规则、与野蛮的权力、与难堪的贫困、与无孔不入的商业主义周旋甚至是搏斗上,是两败俱伤。他有那么好的资质,本应由更好的建树,却空余一生襟抱,未尽其才。
叹人间从此惜年少,问天意何时纵斯文。野夫有些话,也许还是值得玩味的:26年前,那个乍暖还寒的初春,那列轰隆隆压过长江大桥徐徐开往厦门的火车,载走了一个中年知识分子怎样的爱恋、不平、幻想抑或雄心?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Posted
Sending
没有血缘,过年聚会可以见到的亲戚, 介于此, 认真拜读了这篇文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