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树才 | 我为什么教孩子们“写诗”

(2019-06-15 18:39:10) 下一个

这两年,我突然变得忙碌起来,因为添了一件事情(不是小事情,是大事情):教孩子们写诗(不是古体诗,不,是“新诗”,即现代的自由体诗)。

我的“教法”,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写,而不只是欣赏。

我自己的经验告诉我:学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自己动笔,写。这就好比学游泳,你要孩子学会游泳,如果整天让孩子站在游泳池边欣赏,那是永远学不会的。游泳得自己下水,写诗的道理也一样。写诗,就是在语言的水里游泳,你得一句一句往前游,写好了一首诗,就算暂时游到岸边了。

当然,这个比喻不恰切。我想说这个道理:写诗是实践,是行动。如果你不去写,那么,就算你脑子里有再多的诗意,也没法让人读到。

 

不过,这些孩子毕竟只有五到十岁那么大呀!你们可能会问:他们真懂诗吗?他们真写得出诗吗?你们还真问到点子上了。我之所以敢“教”这么小的孩子们,正是因为我内心有这个信心(我们这些大人呀常常低估孩子们的语言能耐):他们本来就懂,他们本来就会写诗。写诗的能耐,本来就在孩子们的天性里。

为什么?因为他们拥有童心。

而我相信,童心即诗。

孩子们就是因为更完整地拥有童心,所以比我们这些成年人离“诗意”更近。幸赖亲人们的爱和呵护,孩子们对世界的态度是信任的,他们衣食无忧,每天只爱“玩儿”,每天就活在对世界事物的想象当中。孩子们最会想象,他们总是想到什么,就说出什么。

孩子们最直接,最真率,最纯真(当然他们还不知道“直接”“真率”和“纯真”这些词是什么意思)。我们的大教育家、圣人孔子,当年编完《诗经》,就感叹过一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孩子们的“思”,就是感觉,孩子们的“无邪”,就是童心。孩子们日常地活在“思无邪”中,就是活在诗意中。

 我得欣喜地承认,从孩子们的习作中,我学到了很多。看上去,是他们在向我学诗,实际上,是他们的童心在开启我。他们的灵慧,让我惊喜不已!他们的句子,让我眼前一亮!他们的想象,令我拍案叫绝!他们的调皮,把我逗得直乐!

我是通过“爱”来激发孩子们的诗歌兴趣的。第一节课就叫“爱是什么”,因为我以前写过一首诗,就叫《爱是什么》。这首诗与其说是我写的,不如说是一个四岁左右的女孩子教给我的。这是一桩真实发生的事情。

有一天,我坐公交车闲逛。我坐在车上时,喜欢观察。也巧,那次我是站着,对面坐着一对母女,她们坐在靠中间门边的两个座位上,一问一答地说着话。小女孩很聪慧,妈妈的问题都难不住她。妈妈问什么,她随口就能给出回答。旁边的乘客听了直乐。说着说着,妈妈不知怎么,突然给孩子出了一个难题:“孩子,你知道爱是什么吗?”

我当时一听傻了。这个大问题,孩子可怎么回答呀!大庭广众之下,公交车轰隆隆往前开着。没想到,那四岁左右的宝贝闺女一点也不怵,只见她认真地想了想,然后仿佛突然想通了似的,仰起头来,看着妈妈,很认真地回答:“爱是妈妈!”妈妈听了特别感动。她把孩子紧紧揽进怀里。

我没有料到,孩子会这么回答,而且回答得这么坚定。

我也彻底明白了:孩子们随口就能说出诗!而我呢,就收获了这么一首诗。

爱是什么

多少人在这个问题面前

困难得说不出话来

我只偶然听见过

一次确凿的回答

那是一个孩子仰着脸

在公交车里告诉妈妈的--

“爱是妈妈!”

 

这孩子也就三四岁大

周围的人都听见了

我当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我记得那一天

整整一天

我都没怎么说话

我不想说话

 

 第一节课,我就讲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孩子们写出了很好的习作,比如下面这一首:

爱是什么  

爱好像是轻轻的

飞在空中

像种子一样

一旦落到一个人的心里

它就会长成一朵爱的小花

 小诗人叫刘默容,才七岁,她的妈妈还专门附来了一段记述(我读后,真是很感动):“今早起来,我们俩依偎在一起,听了树才老师的第一节诗歌课《爱是什么》,当老师说到他听到孩子说“爱是妈妈”时,她把小脑袋在我怀里蹭来蹭去。课后要我把树才老师的这首诗连续给她朗诵了三遍,我想,她一定也被深深感动了。然后,一分钟就完成了课后练习。”

 孩子们能写诗,而且写得很好,这好像没什么道理可讲。道理总是分析出来的,实际上,故事本身就包含着道理。

早在1991年,那时我还在非洲的塞内加尔做外交官,有一天我回忆起童年的无忧,就写过一首诗:

童年 

太阳,我跟着你

到处疯走。

我们都是儿童,

看到什么,就照亮什么。 

 

太阳,我们行的路

在身后发光。

我就是这么想的:诗人们都是儿童。也就是说,一个写诗的人,得有一颗童心!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因为他们就活在清澈的童心中。当他们用一双晶亮的充满好奇的眼睛打量身边的一切人和物时,许多鲜活的感觉(活生生的感觉就是诗啊,只是还没有被写出),从他们的心中飞掠而过。想象,联想,这些都是诗句产生的方式。尽管孩子们掌握的词汇还有限,但他们的感觉力和想象力,比大人们更灵敏,更大胆!

只要稍微提示一下,孩子就能很好地化用一个句式,并用自己找到的形象,来充实、扩展、蔓延它。我曾同一个五年级学生“玩过”同题诗,我给她一个题目,或者她给我一个题目,半个小时“自由发挥”后,我发现她写得比我好!

写诗,是学习使用汉字、开启内心想象力的最佳方式。确实,一首诗意义深远,但写它的时候,就是在使用一个个汉字。通过学写诗,我就是想让孩子们像玩珠子一样来玩汉字。事实上,孩子们正是“玩儿着”,就把一首首诗说(写)出来了。

孩子们玩儿时,细心,专注。他们如果对一种游戏产生了兴趣,就可以没完没了地玩下去。他们常常有新发现。他们常常能看见事物之间难以察觉的神秘联系。写诗,无非就是让他们把这些“新发现”写出来。

我们总觉得孩子们调皮,不懂事,不听话。实际上,孩子们也许不懂事,但他们绝对懂诗,他们也许有时不听大人的话,但绝对听自己内心的话。内心的话是什么?就是诗。写出来就是诗。孩子们还爱思考,所以老爱问“为什么”。他们有着直觉的认知力。反倒是我们这些大人,常常被知识和社会搞复杂了,心里怎么想,嘴上不敢直接说。孩子想什么说什么,怎么想怎么说。这就是诗最需要的“真”和“诚”:纯真的真,诚实的诚。

我甚至认为,在写诗这件事情上,大人们要向孩子们学习。

 我们都知道,诗是通过语言符号(比如汉字)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心情心情,心里才能生出情感来,而情感各色各样,千变万化,喜怒哀乐……诗却能把它们捕捉到,形象地表达出来。孩子们的心是最灵敏的,所以能捕捉到最细微的形象。

“我们长大成人后,是不是离童心(就是纯真,纯粹之真)太远了?”在这夏日的晴天里,我凝望着天空中的蔚蓝和阳光,不禁这么问自己。

诗是生命中最善(心意)、最美(想象)、最真(直觉)的那些瞬间,它们闪闪发光。诗是生命自身闪耀着的光。

光的源头呢?就是那颗童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