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4月25日,德国著名摄影师迈克尔·沃夫在香港去世,享年65岁。
这位曾三次获得荷赛奖的摄影师可能你并不了解,但他的作品我们或多或少有印象。
这位把真实视为全部的摄影师20年如一日地记录着中国人的样子。
迈克尔·沃夫的镜头对中国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这组《中国肖像》还原了生活在1997-1998年期间中国普通人的衣着,皮夹克、大西装、喇叭裤……中国在平凡的日子里,自己解读时髦,自己诠释时尚。
那个年代的女孩喜欢把衣服扎进裤子里,还喜欢穿着袜子穿凉鞋。
那个年代的好闺蜜,总是喜欢穿颜色相近或相同的衣服。她们着迷于宝蓝、艳粉、大红等吸睛的颜色。她们认为一起走在大街上靓丽并抓人眼球。
每个年代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流行和大胆。
每个曾经爱美过的60、70、80后,都会从中找到那个年代自己「心怀时尚」的影子。
对比于现代低调的莫兰迪色系,那个年代的人对于衣着有着一种大胆和单纯感,配色是否顺眼和舒适她们并不在意,最重要的是表达某一天他们与以往不同的心情。
迈克尔·沃夫还有一组令强迫症看了身心舒畅的作品,是关于香港的那些建筑。
「身居要位」并经济发达的香港拥有着很多城市无法比拟的珠光宝气。
但高昂的房价,大量劳动力的涌入,也意味着在这里居住寸土寸金。
迈克尔·沃夫拍下了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第一眼望上去彷佛是电脑色块的有序排列,然而这正是最真实的香港。
高密度的住宅让很多人感受到生活的巨大压力和人的渺小。
城市的密度也是每个人心中压力的密度。
很多人认识深圳大芬村油画,也是通过迈克尔·沃夫。
深圳大芬村以油画闻名世界。在这里,上万名画工夜以继日地复制世界名画/当这些复制品销往欧洲时,价格翻了几十倍。
2006年,沃夫来到了大芬画家村,只用了三两天的时间拍摄完成了一组《中国拷贝艺术者》。
在大芬村他拍摄了一些被复制的名画和完成他们的“作者”。
稍稍有些陈旧的楼道里,这些人手里举着的是色彩鲜艳的“世界经典”。
这些人都身怀绝技,但因为市场需要和种种自身原因,来到了大芬村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工匠。
经典的黑白作品充满了高级感和旁边怀抱孩子的妇女的“烟火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今大芬村已经从单纯的复制转向原创,很多以前复制名画的工匠都成为了偏向表达个人创作的艺术家,还有几个人开了画展。已经离世的迈克尔沃夫在天堂也会欣慰吧?
迈克尔沃夫用带有“平静感”的镜头无声诉说着那个发展中的中国。
把街边废弃的坚硬物品捆绑上柔软的棉布,中国人用凳子表现出了苦中作乐和忙里偷闲的智慧。
玩具厂里上班的女工、粉色的衣服、严肃的面容、萌萌的玩具。
农村里的新婚夫妇和亲戚、那个年代独有的红色专用大衣,还有比自己身形微微大些的西装。那个年代的人,讲求一个实用和长远。
一群残疾人先天的残缺,并没有阻碍他们好好生活的决心,也不会成为他们面对镜头害羞的理由。他们与我们没有不同。
进城务工的人员,身强力壮且黝黑的皮肤,大包小包扛起。但是丝绒外套和内里的衬衣
凸显了他的干净和体面。
与其说他是个摄影大师,不如说他把社会和人类观察到了极致,长期的行走和思考,日复一日地拍下那些年的中国。
斯人已逝,感谢他愿做色彩的解语者,用自己的视角解读着中国,留给我们如此珍贵、带着年代感的画面,真实鲜活,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