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1942年1月19日,上海国际饭店。一位衣着鲜丽、风姿绰约、年轻美貌的时尚女子,在前台要了一个房间:10楼708房。她在房单上签了两个字:干净。
饭店服务生一看这位来客登记的名字叫干净,就感觉到挺奇怪的,还敲门探视过这位女子人的行动,这位女子告诉服务员,你不要按铃,不要打扰我。
后来服务生总是不放心,晚饭回来之后他又敲门,但这位女子的房门已经锁住了,敲门也无人应答,侧耳一听,里面也没有任何动静,这服务生就找人撬开了房门,赫然发现,女子已经昏迷在床上,这床头还有生鸦片、烈酒、安眠药这类物品。
服毒之前,女子留有一封遗书给合众电影公司的陆洁。遗书写得非常晦涩:
“陆先生:我因为……不能不来个总休息,我存在您处的两万元,作为我的医药葬费,我想可能够了。英茵1月19日。”
这个女子就是英茵,民国时期的电影名星,时尚名媛。
英茵原名英洁卿,小名凤贞,1916年3月28日出生于北京。
英茵出身名门,英氏先祖赫舍里,属于满族正红旗,1644年清世祖福临率清军入关,英氏先祖是其中的一员骁将。
英茵的父亲英敛之,母亲爱新觉罗·淑仲,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她是皇族后裔。英茵还有个叔叔叫英纯良,曾任国民政府北平行政长官。
英敛之1867年11月23日出生于北京的旗人家庭。汉姓为郁,又名郁英华,幼年家贫,未接受正规教育,自幼习武从军。
1898年后,受康梁变法影响,英敛之开始评论国事。戊戌变法失败后,潜往海外。
1902年7月17日,《大公报》在天津发刊,英敛之兼任总理和编撰工作,提倡变法维新,抨击时弊,不避权贵,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办报宗旨。
1916年,英敛之将《大公报》转手售予王郅隆,迁居北京香山静宜园,创办香山慈幼院和辅仁社(1925年),1926年1月10日病逝。
戊戌变法失败后,英敛之流亡海外,一年后又悄悄回国。后来,慈禧太后为讨好洋人,大赦了一批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其中就有英敛之。不过名单中没写姓氏,只写了他的名“英华”。据说当时慈禧太后特意说了句:“把那个满人英华也赦免了吧。”从此,全家族都随英敛之从郁改姓英。
此前英敛之认识了一位学问出众的教书先生,做了这位教书先生的书童。这位先生正在一户爱新觉罗的后裔家里教书,英敛之也随同到人家,和主人家的女儿爱新觉罗·淑仲一起学习。时间久了,两人渐有好感,后来结为夫妻。婚后生下儿子英千里,女儿英茵。
英千里,名骥良,生于1900年11月11日。13岁即被父亲托雷鸣远带往欧洲去留学。1924年,英千里自英国伦敦大学毕业后回到祖国,协助父亲筹办辅仁大学。1927年起,任辅仁大学教授兼秘书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平教育局长及社会教育司司长。
英千里投身教育事业,一生致力于哲学、逻辑学的研究。他精通英、法、西班牙、拉丁四种文字,尤其是英语,被公认为是和钱钟书一样英语最好的中国人。
1948年底,英千里突然接到通知,匆匆赶到东单临时机场,随即与胡适等一同乘机飞往台湾。据他的儿子,后来的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说:当时和谈已经开始,全家都认为几个月之内他会回来的。英千里本人也是这样想的,他临走时只带了一个公事包。谁能料到,英千里从此离妻别子、音信隔绝,独自在台20年。
1969年10月8日,英千里因肺癌在台北耕莘医院故去,享年69岁。
1979年英若诚应邀访美期间,才从其父的学生白先勇等人那里获知父亲已去世的噩耗。时间已过去整整10年。
英茵比哥哥英千里小得多,她1916年3月28日出生于北京。
1935年,英茵毕业于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她参加北平业余抗日剧团活动。
1936年,20岁的英茵到了上海,先在黎锦晖主办的联华歌舞团及明月歌舞社演歌舞剧,后又参加话剧和电影的演出,成为旧上海艺术舞台上的一颗新星。同年,英茵进入明星电影公司,自此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英茵进入明星影片公司后,相继在影片《生死同心》、《清明时节》、《压岁钱》、《十字街头》、《社会之花》中饰演重要角色,并主演了影片《梦里乾坤》。
1937年底,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英茵继续活跃在重庆的银幕和舞台之上,在这段时间里,英茵认识了一位改变自己日后生活的人,这个人叫平祖仁。
平祖仁,湖南人,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平祖仁潜伏上海,秘密从事抗日活动。
1940年4月,在平祖仁的家里,他与太太、汽车司机等,一起被上海宪兵队本部特高科逮捕。开始押在四川路桥北日本宪兵队本部,后来把平祖仁夫妇和汽车司机,一起解到了76号。
1942年1月8日,76号特务将平祖仁杀害。
英茵刚到重庆时,曾加入中央电影企业公司做演员。因为战时电影拍摄困难重重,英茵转而活跃在重庆的舞台上,她主演了话剧《民族之光》,《总动员》,《一年间》等,她的精湛演技和美颜姿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9年底开始,英茵突然从重庆的公众视野中消失,她再次出现在上海街头。
重庆报界登出来种种的猜测,一个有人说她忍受不住重庆的清苦生活,有人又说她去投降汪伪政权,还有人说她是赌气,因为《塞上风云》这个片子,本来主角是她,结果后来被黎莉莉代替了。她是赌气出走。
香港当时的报纸以情奔为题,大做文章,吸引读者眼球。
平祖仁和英茵结识时,并没有向英茵隐瞒自己的特工身份,他把英茵带到自己的情报队伍里。1939年以后,平祖仁任上海对日情报站的站长,英茵也就从重庆回到上海。
这次回到上海,英茵主演过七部电影,包括《茶花女》,《世界儿女》,《赛金花》,《武则天》等等,在当时都是名噪一时。
英茵除了拍片就是演话剧,她在曹禺的名作《北京人》中,将思懿一角表演得淋漓尽致。 1941年4月,英茵给同事们的感觉不一样了。每次去到片场或剧场,她总给人以来去匆匆的感觉,迅速来,来了很快工作,一工作完就马上离开。
她经常忘台词,魂不守舍,心在戏外,之所以这种状态的原因,她无法说出来,那就是她的男友平祖仁被捕了。
平祖仁被日本宪兵队逮捕,英茵虽然还继续演戏拍电影,但不断被带走审问,虽然没有被日本人抓住把柄,平祖仁被捕,还是严重影响了她的心神。
平祖仁被枪杀后,当时他的家属、朋友、同事都没有前去领尸,在这种情况下,英茵不顾日本宪兵和汉奸的猜疑,前去刑场领尸,把他送到殡仪馆,又在殡仪馆花重金请化妆师,把他额头上的这个枪洞补好,然后把他安葬到万国公墓。
在万国公墓下葬平祖仁的时候,英茵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就是在平祖仁的旁边给自己留了一个位置。
导演屠光启,一次在英茵家吃饭,忽然说起平祖仁的事,英茵仅仅说,她在重庆的时候就认识平祖仁,关系不错,所以才去收尸。
也是在这次吃饭的时候,被英茵视为弟弟的屠光启还开玩笑,就说姐啊,万一有一天你有不测我肯定会尽一些力量,替你办后事,英茵当时似乎也是有心事,就非常郑重地和屠光启勾指约定,就说到时候你一定替我办这个事。
英茵是在战火中收获了爱情,她和平祖仁一见如故,不过当时平祖仁已经结过婚,并且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两个人一直以男女朋友的身份相处,那么如果英茵的故事仅仅是这些,那也只是一个年轻的女演员为男友殉情的故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直到前几年电影《风声》上映,英家的后代演员,也就是英若诚的儿子英达,接受《东南快报》的采访,他说《风声》很大程度上是对他的姑奶奶,也就是英茵的致敬。
此时,英茵作为演员和特工的双重身份,才慢慢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本来英茵并不想死,她想活下来为平祖仁报仇,并且在平祖仁死后,她还想重返舞台,但是她想不到,她已经被七十六号的李士群盯上,这个人早就垂涎于她美色。
服毒之前,英茵的那封晦涩遗书和一串省略号,是因为英茵的谍报人员的身份已为日伪发现,至少有7件重大谍报案涉及英茵,其中5件是她乔装舞女或妓女诱骗日伪人员到预定秘密地点,而由谍报人员予以格杀的。
著名作家郑振铎当时蛰居上海,他曾经与平祖仁是暨南大学的同事,是平祖仁事件的见证人,抗战胜利后,郑振铎在《蛰居日记》一书中,写了一篇《记平祖仁与英茵》。文中说,“这是一出真实的悲剧,可以写成伟大的戏曲和叙事诗的。”
抗战刚刚胜利。一位中年妇人来邵家,她头发灰白散乱,面容愁苦哀伤。说她的祖仁是为抗日被日本人杀死的。她和孩子生活很苦很苦。她的祖仁是烈士啊,现在抗战胜利了,却没有人管!……原来,她生活困难,求告无门,国民政府不认平祖仁是烈士。她来找邵洵美,是要邵洵美帮她,证明她丈夫是为抗日牺牲的。她要伸张正义,要政府确认平祖仁是烈士,是想让邵洵美作证……
邵绡红又回忆她父亲的老友、美国女作家项美丽1944年出版的书《中国之于我》。在这部半自传体小说里,项美丽回忆了1938年发生的事:
邵洵美的弟弟介绍了许多抗日同志给邵洵美。邵洵美说服项美丽借出她楼上的一间后房,让两男一女带着发报机隐蔽在那里。后来因为引起了英租界警察和日本人的警觉,令项美丽的“房客”受惊,他们对在她家隐蔽的安全性失去了信心,个把月之后便收拾好发报机搬到别处去了。
多年后,邵绡红写《我的爸爸邵洵美》,当她问到住在项美丽家的地下工作者时,她的哥哥说:“就是平祖仁他们。”
蔡登山在《也将柔情酬知己》一文中说,英茵自杀前,去看望了平祖仁的太太和孩子,留下一笔不小的款子。平太太是跟平祖仁同时被日伪秘密抓捕到极司非尔路76号的,她当时身怀六甲,结果在狱中生产。平祖仁被杀后,平太太和司机也被放了出来。
可以想象,平太太看到英茵来,接过她递上的那么一大笔钱,心里是什么滋味。而英茵,则是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为所爱的人作了最后的付出。
英茵死后,日伪报纸曾以“殉情”为题大肆宣传,以掩盖其罪恶的嘴脸,所以很多人就相信了。
1951年重印《蛰居散记》时,因“种种原因”,郑振铎删除了《记平祖仁与英茵》等几篇文章,不再收入其中。于是“一个可以写成伟大戏曲或叙事诗的悲剧”,被尘封在历史烟云里。
这种遗忘,在英茵侄子英若诚自传《水流云在》中也有表现。写到英茵时,作者说:“她于1938年正当年时自杀,与阮玲玉相似。女性解放,在那个年代是刚开始的事。当时社会与公众舆论的压力很厉害。像阮玲玉、英茵这些年轻漂亮的女演员不幸与坏男人结婚,唯一的出路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英若诚的这段历史回忆,不但时间上有误,对英茵与平祖仁的评论,有违历史的真实、公允,仿佛英茵当年的自杀是结识了“坏男人”,而这个“坏男人”当然是指平祖仁。
英茵当年的好友屠光启说:“一个伟大的演员为国牺牲了,但是,她死了差不多三十多年了,到了现在,谁还会记得她?没有人对她有一点表示,连提也没提到过她,大家已经把她忘得干干净净,很多人为英茵不值,但我不这么想,我只觉得至少她已经尽到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了。”
距屠光启写文章时,又是几十年过去了,今天还有几个人记得英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