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
1950年,上海,身材健硕的运动员们庆祝解放一周年游行。周海婴/摄。
1951年,青海民和县磨沟村回族僱农冶金财在土改中分得水地二亩五分,这是他第一次在属于自已的土地上劳动。茹遂初/摄。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运动(1950-1952)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1952年,河北秦皇岛,山海关。
1953年,天津,同时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与“公安”臂章的一位军人。
1954年,北京,洋溢着喜悦气氛的公园一角。
1955年,北京,上体育课的女学生们。
照片来自阿涅斯·瓦尔达导演的《北京的星期天》,一部非常好看的50年代北京纪录片。
1956年,滇中旧事之一扫盲学习。尹源/摄。
1957年,北京街头的三轮车、电车、自行车和气质儒雅的老者。马克·吕布/摄。
1958年,北京女职工宿舍,朴素伴随着青春的活力。
1959年,北京天安门,国庆十周年大阅兵。
1960年,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是毛泽东在 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和全民防卫思想。
平时工作与战时准备结合起来,要求国防建设和部队教育训练必须从战争实际出发,必须以人民战争基本理论和要求为基础。
1961年,北京一所小学里的学生。
1962年,湖南,饥饿的灾民。
1959年至1961年期间,大跃进运动以及发展工业建设的政策导致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
1963年,福建,一个家族的合影。
照片记录的这个瞬间就像张爱玲在遗作《少帅》中所写的:“盛大的日子……荡荡流过,平滑中略有起伏,仿佛一条太阳晒暖的大河……”。
1964年,上海的街角。何奈·布里/摄。
这张照片由何奈·布里拍摄,他是玛格南图片社的资深摄影师。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入摄影界以来,奔波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所摄的照片已经成为时代的记录,为世人熟知。
例如,古巴革命领袖切·格瓦那,中东六·五战争,以及在六十年代初来中国拍摄的一些照片。
1965年2 月10日,北京,反美大示威。
1966年,山东曲阜,红卫兵在孔庙捣毁“大成门”。
1967年,“文革”中,手持毛主席语录,胸带毛主席像章的夫妻。
1968年,北京一所中学的毕业生。
这一年,1966 届、1967 届、1968 届(又被成为“老三届”)初、高中生同年毕业。
1969年,北京,缝制毛主席画像的工人们。
1970年,文革中期,一家工厂展开如火如荼的思想批判。
1971年, “文革”年代的青年时尚,工装工裤,胸带毛主席像章,人手一本毛主席语录。
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北京迎接仪式上的年轻女孩穿着士兵服装、佩戴着毛主席肖像。
1973年,在北京天安门前聚集的红卫兵。
1974年,“文革”时的工人画家在上海文化宫工作室画画。
1975 年,“文革”结束前夕,从天安门城楼下经过的行人。
1976 年,北京,星星画展第一回露天展,艺术家马德升在向观众阐述自己的艺术观点。
1977 年,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们正在排练肖邦的曲子。
外国古典音乐在文革時代作为西方资产阶级音乐而被禁止,文革后开始解禁。
1978年,北京,改革开放初期,在公园约会的青年情侣。刘香成/摄。
这张照片比较为人熟知,它是刘香成的摄影集《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一书的封面。
1979年,正在上课的女教师。
摄影师 EveArnold 是第一位加入玛格南图片社的女摄影师。
1961年,她移居伦敦,以摄影记者的身份游历了前苏联、阿富汗、埃及和中国。
她拍摄的女性系列颇有影响,其中包括了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女性角色。
1980年,上海,这位老人实际上正仔细阅读着一份双文报纸的英文部分。
这张照片来自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 Bruce Dale。他对 80 年代上海的消费革命专门拍了一个专题摄影。
"它充分反映了上海在那个消费时代所产生出来的某种萌芽。尽管时过境迁,但这些照片依然能让你感到 1980 年的上海,和我们现在这个消费时代之间微妙的关联。”
——麦克·爱德华 MIKE EDWARDS (国家地理资深作者)
1981 年,大连理工学院,滑旱冰的男青年。刘香成/摄。
1982年,西安,在街头卖糖葫芦的老人。
1983年,看电视。
八十年代,电视与冰箱、洗衣机并称为“三大件”。
1984年,北京故宫,在轿车里拍一张纪念照。久保田博二/摄。
1985年,云南,撒尼族吹笛手。久保田博二/摄。
1986 年,接受“气功大师”指导,正在“发功”的人们。
80年代,全国兴起了一阵“气功热”从当时的新闻画面看起来,已经掀起一股狂热色彩。
1987年,西安,两名人民警察。点击此处,看不为人知的精彩,你懂的!
1988年,西安,戴红袖箍的与推着自行车的女青年。赵利文/摄。
1989年,西安北门外,一位老人在街上展示他从旧货市场上买来的留声机。赵利文/摄。
1990年,台湾,一对疲惫的新婚夫妇和花童。张乾琦/摄。
1991年,温州一家人。这是法国摄影师Patrick Zachmann的摄影作品。
1992年,温州街头,一位穿西装的“绅士”。
从民国时期开始,温州人就开始去法国讨生活。现在的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有不少的温州人。
1993年,上海,骑摩托、戴墨镜的摩登青年拿着大哥大打电话。
1994年,温州,打手机的乡妹子。萧云集/摄。
1995年,上海,在里弄玩耍的三名少年。
1996年,乌鲁木齐,在照相馆里打扮的新娘。
1997年,北京,晨起后,在陶然亭公园里晨练的老人。
1998年,上海,《泰坦尼克号》海报。马克•吕布/摄。
1999年,坐在麦当劳叔叔旁边的孩子。
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快餐进入中国市场,与80后、70后的成长记忆相比,90后们的童年形成了不同代际间的结构性记忆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