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苏德拼尽最精锐家底、3个月的血腥战斗:斯大林格勒战役打断了德国整个东线的脊梁骨 (ZT)

(2017-08-28 07:24:29) 下一个

1942年,斯大林格勒会战中激战的士兵

 

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说:“我们在斯大林格勒损失二十五万官兵,那就等于打断了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
 

为石油而战

 
 
 


 苏德战争打到了第二个年头。按照希特勒的计划,对苏战争必须在1942年结束,他对他的同僚说,这是东方战场“决定性的一年”。此时,美国人已经加入战团,如果德国不迅速战胜苏联,那么美国潜在的军火生产能力同苏联潜在的人力联合起来,对德国而言将是灾难性的。基于这一战略估计,希特勒决定集中所有力量在1942年对付苏联,尔后腾出手来对抗西方。

东线,希特勒将德国对南线兵力进行了重组,撤消了原南方集团军群番号,新组建了A、B两个集团军群。这一次,他的目标是全苏最大的产油区——高加索油田,顺便占领斯大林格勒。

在发动攻势之前,希特勒曾对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将军说:“如果我拿不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那么我就必须结束这场战争。”这话不是耸人听闻,德国确实面临非常危险的局面。

1942年冬天,一幅神奇景象出现在高加索战场上,一排排骡车、马车载着油料从遥远的后方走近,为德国的机械化部队补给。何以出现这种情况?原来,德国装甲兵一律使用汽油,而苏联的坦克使用柴油,战斗中缴获的苏军燃料,德国人无法使用。德国人只好自己为部队运油。但运油的卡车常常因为燃料不足而半路抛锚,最后万般无奈的德国人用起了畜力运油

德国是个贫油国,战前就开足马力大规模生产人造汽油的行动。战争爆发时,德国化学联合企业——法本公司已有了314座合成燃料厂,但是人造石油仍然不能满足德军的需要。1942年,德国的石油储备已经见底,如果不能夺取新的油田,德国这台战争机器就要熄火。尽快占领巴库和高加索油田成为1942年攻势的动因。讽刺的是,正是由于汽油的匮乏,德国人在高加索的战斗中受挫。

纳粹来势汹汹

 
 
 

1941年底和1942年初的胜利,使斯大林错误地判断了战场形势,他命令苏军投入反攻,结果和德国人撞了个满怀。1942年5月,德军在哈尔科夫地区挫败了苏军的进攻,歼灭了苏军三个集团军,抓了24万俘虏。好不容易积攒起一点机动兵力的斯大林,因为冒进赔了老本,元气大伤。6月,德军乘胜攻占了苏联克里米亚地区。接着,挥师直指斯大林格勒和外高加索。

德国A、B两个战役集团浩浩荡荡向东推进,他们前面没有敌人,后面没有预备队。

A集团军群由李斯特元帅指挥,下辖克莱斯特上将的第1装甲集团军和鲁夫上将的第17集团军,由空军第4航空队进行空中支援,其任务是攻占高加索地区;B集团军群由包克元帅指挥,下辖霍特上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魏克斯上将的第2集团军和保卢斯上将的第6集团军,由空军顿河地区航空队进行空中支援,其任务是攻占斯大林格勒,掩护A集团军群的北翼。在A、B两个集团军群的后方,又有第二线兵力。在这一方向,德国人集结了60个德国师以及43个师的附庸国部队,共有12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7000门大炮和迫击炮,1640架作战飞机。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对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斯大林是再熟悉不过了。1918年苏联内战时期,斯大林率领红军打退了白匪军的进攻。战后它成为苏联南方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共有一百多家企业,如“红十月”厂、拖拉机厂、“街垒”厂等。它还是通向粮食、煤炭、石油主要产区顿河下游和库班流域的门户。如果德军占领它,将一举切断苏联中部同南方的联系,夺取粮食和石油资源。苏联会失去这些战争资源,而德国此时也迫切需要这些资源。斯大林斩钉截铁地说:“斯大林格勒无论如何要守住,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军前进。”

两次不合时宜的分兵

 
 
 

德军的进攻非常成功,苏联军队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很难进行有效的抵抗,苏军后撤二三百公里,把顿河及顿巴斯盆地最富饶的地区拱手送给了德军人。这时希特勒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分兵。

由于第六集团军在战役初期就取得令人满意的战果使希特勒再次改变了计划。他认为攻占斯大林格勒无需那么多兵力,遂命令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方向南下,转隶A集团军群,到了7月30日,希特勒又作了相反的决定。他宣布:“因为高加索的命运是将要在斯大林格勒决定,所以由于这个会战的重要性,遂有从A集团军群抽调兵力以增强B集团军群之必要。”于是,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又归还给B集团军群。

这次朝令夕改,耽误了德军的部署,给斯大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高加索方向,利斯特A集团军群高速前进。8月9日,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占领了迈柯普油田。此时德军距格罗兹尼四周的苏联最大产油中心只有50英里,距里海也只有100英里。

1942年8月22日,克莱斯特的士兵在海拔5646米的厄尔鲁斯山峰上升起了第三帝国的万字旗,并把照片寄给了希特勒。收到照片后的希特勒对凯特尔元帅说 :“太可笑了,李斯特染上了英国人的体育精神”

8月31日,希特勒要求A集团军群司令李斯特元帅倾其所有的力量向格罗兹尼作最后进攻,尽快拿下油田。但德军进展缓慢,原因是缺乏燃油。

残酷的巷战开始了

 
 
 

8月19日,保卢斯和霍特重新发起了进攻。保卢斯第6集团军向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准备将第62集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主力分割开来。在敌军逼迫下,苏军从斯大林格勒外围撤了下来,8月26日,城防委员会向全市发出号召:十万火急,大家修筑街垒去! 

9月2日,保卢斯第6集团军右翼与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左翼会师,斯大林格勒守军被彻底合围。形势异常严峻,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并决定立即调拨第24、第66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开赴斯大林格勒。9月5日拂晓,朱可夫将3个新锐集团军投入反击,接连遭到失败。

9月12日,苏军被迫撤至市区围廓,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德军突破斯大林格勒城防,从南面突进到伏尔加河,把守卫城市的第62集团军同战场上的其他部队分隔开来。同日,希特勒从东普鲁士飞抵乌克兰的文尼察,召见了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上将和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命令他们于9月13日对斯大林格勒发起新的进攻,并决定从高加索方向抽调9个师来加强第6集团军的兵力。从这一天起,激烈的巷战开始了,双方士兵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苏联第62集团军顽强抵抗,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内都发生了激烈的枪战。从伏尔加河东赶来增援的苏军新兵一批批被送来送死,据统计赶赴城中的苏军士兵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军官的平均存活时间也只有约三天。

意志的胜利

 
 
 

对于斯大林和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事关成败的关键一战。对斯大林来说,是决不能让这座城市落入德军之手。他亲自下令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该城。对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的精神价值已超过了其战略价值,非要攻陷它不可。新任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小心地向他指出第6集团军北翼漫长的顿河战线面临着危险,建议将第6集团军撤到顿河河曲。希特勒严厉地回答说:“德国士兵到了哪里,就要守到哪里!”

苏军指挥部将战略重点从莫斯科转移到了伏尔加河地区,并且调动了全国所有的空中力量支持斯大林格勒。在9月底和10月初,苏军向斯大林格勒城区调去了6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旅;德军则调去了20万补充部队,包括90个炮兵营和40个受过攻城训练的工兵营,这几乎是德国最精锐的家底。

双方部队的指挥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德军的指挥官保卢斯得了眼部肌肉痉挛的疾病,而朱可夫也在不见日光的地下室司令部忍受着湿疹的病痛,以至于不得不将自己双手完全包扎起来。

经过3个月血腥的战斗至11月初,德军终于缓慢地推进到了伏尔加河岸,并且占领了整座城市的80%地区,将留守的苏联军队分割成两个狭长的口袋状。尽管如此,城内战斗依然非常激烈。其中,红色十月工厂、 拖拉机厂和街垒工厂的战斗为全世界所知晓。当苏联士兵与德军进行枪战的同时,工厂内的工人就在侧旁修复损坏的坦克和其他武器,有的时候甚至就直接在战场上修理武器。坦克由工厂的工人志愿兵驾驶。这些坦克往往直接从兵工厂的生产线上开到了战斗前线,甚至来不及涂上油漆和安装射击瞄准镜。

1942年,苏军士兵在街道作战,巷战从1942年8月打到次年2月,前后6个月,斯大林格勒被打成了一片废墟

从军事上分析,保卢斯采用的战术完全符合作战准则,楔形攻势、两翼包抄、纵深穿插,每次进攻只选一个方向重点突破,天上地下立体作战,德军已占领了这座城市大部分了。仗打到这种程度,抵抗已失去意义,一般来说守军不是全线崩溃就是缴械投降了。偏偏苏联人抵抗会变得越来越猛烈,如醉如狂一般。炮轰、射击、枪刺、刀劈,甚至拳打脚踢、牙咬手抓,直到苏军士兵的生命消失,阵地才被深沉恐怖的寂静笼罩。斯大林格勒的巷战似乎不是一场实力的对决而是一场意志的比拼。

斯大林的反攻

 
 
 

当德国人把一支支精锐部队送到斯大林格勒绞肉机里时,苏军最高统帅部已经开始谋划他们的反攻了。从9月底开始负责斯大林格勒地区总体战略的朱可夫开始向斯大林格勒秘密大规模集结兵力。苏联的军工潜力和美国人的军火支援此时发挥了作用。

至11月中旬,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城外的南北两侧的苏军共有10个集团军,反攻日期定为: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为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为11月20日。

负责防卫德军第六集团军侧翼安全的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一天之内就被击溃。五天后,第六集团军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战役示意图

当德军最高统帅部接到苏军发起反攻的消息后,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力劝希特勒下令保卢斯撤出斯大林格勒。然而,空军司令戈林元帅却向希特勒保证说,他可以保证空军有能力通过“空中桥梁”为第6集团军空中补给。事实证明德国空军根本没有提供如此大规模部队供给的运输能力,其每天300吨的运输上限也无法满足每天700吨的需求。但希特勒仍然支持戈林的计划,希特勒遂下令保卢斯坚守阵地,并命令这个集团军今后改称“斯大林堡垒”集团军。

11月21日,希特勒下令将曼施坦因元帅的第11集团军扩建为顿河集团军群,由曼施坦因元帅任司令,并把保卢斯第6集团军、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罗马利亚第3、第4集团军交与他指挥。希特勒在命令中指示:“顿河集团军群当前的任务,就是使敌军的攻势停顿,并夺回原已失去的阵地。”曼施坦因认为,德军唯一成功的机会在于第6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向西南突围,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则从斯大林格勒以南的科捷尔尼科沃向东北进攻,东西对进解救出第六集团军。但希特勒拒绝了,11月30日,他在一次公开演说中表示决不会从斯大林格勒撤退,并且再次强调被围困的部队决不能投降,而曼施坦因必须杀开一条血路,打到斯大林格勒。

曼施坦因的“冬季风暴”没能救得了保卢斯,反倒发现自己也有被数倍于己的苏军包围的危险。于是,他决定不顾希特勒的将令,下令保卢斯立即向南突围与第4装甲集团军会合。然而保卢斯在没有接到希特勒的直接命令之前,没有突围的意图,他以燃料不足为由拒绝了曼施坦因的命令,放弃了这最后一次机会。12月27日,苏军发动强大反击将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击退回了原来的阵地,曼施坦因的“冬季风暴”宣告失败。 

沉寂的战场

 
 
 

在零下45摄氏度的寒冬中,保卢斯和他的第六集团处境越来越艰难。1943年1月22日,苏军占领了古门拉克机场,第6集团军的空运补给、运输和伤员撤退行动彻底中断了。虽然食物和弹药都极度匮乏,德军仍然顽强抵抗,因为他们相信苏联人会处死投降的军人。在斯大林格勒城中再次爆发了激烈的巷战。相反,苏联人也对包围圈中的德军战斗力感到惊讶,这里的每一名德国士兵都是有经验的老兵。这支精锐部队如果能撤出来,即便是徒手撤回来,德国人今后的日子也会好过些。希特勒看着地图向曼施坦因解释道:“一来即使包围圈中的德军分成几个较小的单位,也还可以抵抗相当长的时间;二来,俄国人根本不会遵守对第6集团军投降后所许下的诺言。”言下之意,他们已经是炮灰。

1月30日,希特勒授予保卢斯德国陆军元帅节杖,以鼓励其继续抵抗下去。他对约德尔说:“在德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元帅被生俘的。”希特勒也希望保卢斯能够战斗到底或自杀殉国。

保卢斯(前)早年在军营中只是上校军衔,由于勤奋,很快脱颖而出,成为陆军参谋长哈尔德的首席助手。大战中他亲自拟订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莎”计划,受到希特勒青睐。1942 年 1 月,他被提拔为德军精锐之师第 6 集团军司令官

1月31日,保卢斯向总部发出最后一份电报:“第6集团军忠于自己的誓言并认识到自己所负的极为重大的使命,为了元首和祖国,已坚守自己的岗位,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次日,当苏军攻入德军设在百货商场内的司令部时,保卢斯选择了投降。第二天,即1943年2月2日,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城北的第11军残部宣布投降。至此,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

斯大林格勒战役历时199天。双方均付出巨大代价:德国最大的一个集团军——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第四装甲集团军部分被歼,有21个德国师的番号从序列表中消去,另有大量直属部队被消灭;苏军的损失仍然要超过德军,合计伤亡1129619人。不同的是,德军是被整建制消灭,战斗力不复存在,新的部队不经一段时间的训练形不成战斗力;而苏军残存的部队补充新兵,以老带新,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并且,德军人员和物资难以补充,苏军补充的速度和数量则远超德国。正如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所说的:“我们在斯大林格勒损失25万官兵,那就等于打断了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战役使德军完全丧失了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也改变了欧洲大陆的力量对比,苏联人主宰欧洲的日子为时不远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