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说到鲁迅,我们的印象里他姓周名树人,以前是打算做医生悬壶济世的。后面转行做作家悬壶济世了。 他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或者这样:
鲁迅在上学时迟到了,于是他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朗读并背诵全文”。
这样是不是都想起来了?
然而,你真的了解鲁迅吗?
走在时尚尖端的小哥
在赴日本留学的时间里,鲁迅是第一个剪去辫子的人。人对于辫子的情结还是相当深的,鲁迅也算是走在时尚浪尖儿上的人了。
鲁迅毕业照
如果你说剪辫子不算是潮流,那就来看看鲁迅的时装搭配。深空大V领搭配粗针织花毛衣外套
高腰休闲西装裤搭配简约扣皮带。穿着毫无违和感。
注重外表的鲁迅,时不时就要调整与修剪。想起太宰治写的《惜别》中:“周先生一换上旅馆的棉和服,简直就像商家的少爷一样俊雅”
作为一名时尚先生不仅要对自己的着装高要求,还要对身边人的衣品带着批判的眼光。对萧红的衣品,也评价的头头是道:
由此看来,鲁迅如果不做医生不成为作家,还可以成为时尚点评人啊
一个沉迷写作的设计师
陈丹青曾这样评价鲁迅:“鲁迅是一位最懂绘画、最有洞察力、最有说服力的议论家,是一位真正前卫的实践者,同时,是精于选择的赏鉴家。
如果鲁迅没有成为一位文学家,那么他将可能成为一位设计师。毕竟,他的设计作品就像他的眉毛一样,冷淡而深情。
鲁迅的设计作品,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无法超越。
「北大校徽设计」
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他在给先生的信中写道:“余想请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一枚校徽,也不必多复杂,只需将先生一向倡导的美育理念融会贯通即可。”接受蔡元培委托后,鲁迅便着手设计北大校徽。
“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
鲁迅用“北大”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希望北大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这个北曾被刘半农戏称作“哭脸校徽”一直被使用到1949年,后又因历史原因不得不弃用。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重新启用。
到了现代,有更多的网友开始研究起了北大校徽,并从中发现了无穷的乐趣。比如说下面这种结合方式:
英文→头发→光芒
北大→五官
1898→脖子
逼死设计师的文学家
在那个没有PS的年代鲁迅用双手就把字体玩儿出了新花样。
鲁迅也擅长对传统纹样的运用,尤其是汉代的石刻图案。
他的很多书封面设计都选择了“素封面”,略有极简主义雏形。
《呐喊》和《引玉集》都是鲁迅书籍封面设计的经典之作。
鲁迅还设计了这些!
除了设计校徽LOGO,鲁迅还在 1912 年和许寿裳、钱稻孙一起合作设计中华民国国徽。
鲁迅绘《朝花夕拾》插图
《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广告
鲁迅先生自己设计的衣服
反观现在市面上的书籍封面设计,不仅没有给读者留下很高的辨识度和印象,封面设计与作者思想也没有达到融合。越发感觉鲁迅的审美很前卫一个被写作“耽误”的设计大师,也算是设计界的一大损失了。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