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导语:
2013年9月28日零点,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被工作人员用吊车徐徐吊了下来,一副新画像被吊起,再次固定在城楼正中央。这幅毛泽东画像高6米, 宽4.6米,加上像框,总重量达1.5吨,是亚洲乃至东半球最大的手工绘制的肖像。其见证了新中国风雨六十四年,俨然具有鲜明的象征意味。
然而,与一般人的认知所不同的是,毛泽东像并非一直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作为中国六百年来的政治中心,天安门城楼曾挂出了多位历史人物照片,从另一个视角,映射出近现代中国政坛的风云变幻。
从袁世凯到孙中山
天安门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因仿建于南京的承天门,故亦命名承天门,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天安门见证了中华大地的历史变迁。
自民国伊始至新中国成立后,除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毛泽东画像,还曾悬挂了多位历史人物照片。据记载,民国初年袁世凯妄图恢复帝制,曾把自己的画像挂在天安门,但他倒行逆施,众叛亲离,内外交困,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同年6月6日病死。北伐完成后,“国父”孙中山的画像亦出现于天安门城楼上。
抗战胜利后,曾挂出蒋介石像
八年抗战在1945年得以完结后,中国战区的蒋介石的个人威望无可争议地到达历史顶峰,包括蒋的巨幅领袖照也登上了象征最高权力的天安门城楼。
当日本帝国主义从中国撤离,天安门城楼拿掉了日据时代遗留的“建设东亚新秩序”标语。但除此之外,此刻蒋介石画像的目光所及,依旧是一副保留祖制的帝国衰相:正对面中华门承袭自明代的大明门、清代的大清门,随政权更迭而更名;中华门两侧,明清大臣办公所在的千步回廊组成T字形宫廷广场健在;天安门往南,从崇文门到宣武门的南顺城一线,堆积着自明代以来的垃圾,抗战期间疏于管理,这些陈年旧物堆得比城墙还高,仿佛王朝的魅影。
直到1948年各处修缮工程才陆续开工,天安门上的蒋介石像也更换了新版本,其间的蒋介石像见证了北平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示威游行通过天安门前的大街——此时它已更名为中山街。
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大会,多位领袖画像同时挂出
1949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北平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不仅因为这一天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更因为这一天是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大会召开的日子,20余万北平市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是北平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天安门城楼最上层中间悬挂毛泽东画像,城墙中央挂着贴有“庆祝北平解放大会”几个金字的红色横幅,中间有工农兵学商塑像,工人、农民高举斧头、镰刀,一颗红星挂在雕像上方,城墙两侧同时悬挂着朱德、林彪、聂荣臻、叶剑英等人的画像和宣传画,画像由北平艺专的师生们绘制,主笔董希文。这是毛泽东画像第一次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也是在天安门历史上悬挂画像最多且仅有的一次。
纪念抗战爆发12周年,毛泽东与朱德像出现在城楼
1949年7月7日是抗战12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天安门又一次得以重新布置,而此次悬挂的就是天安门城楼上的第二版毛泽东画像,同时悬挂的还有朱德画像。两位伟人的画像之间,一颗巨大的红星光彩闪烁,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同时出现两位领袖画像。
这一天,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大会的20万群众情绪异常高涨,滂沱大雨中“毛主席万岁“、“中国人民万岁”的口号交相响起,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预示着新中国已呼之欲出。
斯大林:唯一一次的外国领导人画像
鲜为人知的是,天安门城楼上还曾挂过斯大林的像,但仅仅悬挂了一天时间。
1953年3月9日,北京市政府在天安门广场为斯大林举行100万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中国主要领导人均出席,天安门城楼上也破天荒、仅此一次地为外国领导人挂了画像。照片清楚显示出,天安门城楼正中挂着斯大林半身像,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横条幅“斯大林同志永垂不朽”,肖像两侧各有5面旗帜。
新中国64年,一共挂过六版毛泽东像
从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至今年64周年庆,天安门城楼上共悬挂过6幅毛泽东像。第一幅是开国大典时悬挂的毛泽东主席身穿灰呢子制服,头戴灰呢子八角帽的巨幅画像。第二幅是195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时悬挂的毛泽东主席身穿草绿色呢子制服、面部偏向左侧的巨幅画像。这幅画像只在“五一”劳动节挂了一天,第二天就撤了。
第三幅是从1950年国庆节一直到1952年劳动节悬挂的毛泽东主席身穿灰色毛料制服、面部微向右侧的巨幅画像。第四幅是由1953年国庆节前夕至1962年国庆节期间悬挂的毛泽东主席身着草绿色制服正面标准像巨幅画像。第五幅是从1963年国庆节至1967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悬挂的毛泽东主席油画像。第六幅则是从1967年10月1日国庆前夕悬挂至今的毛泽东主席油画标准像。
开国大典时的画像故事
1949年10月1日,一幅高6米、宽4.6米的毛泽东画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画像中毛泽东头戴八角帽,面部稍侧,微带笑容。由于画像巨大,为了经得住风吹,最后是用拼接起来的铁皮作了“画布”,所以画像重达1.5吨。
据记载,画像所参考的照片是摄影师郑景康在延安拍摄的毛泽东与朱瑞合影照片的剪切版,但对比照片和画像,人们会发现:画像中主席的领口是系好的,照片中则是敞开的。原来,在画像完成后,时任北平市市长的聂荣臻第一个观看了画像效果,他建议画像上主席的风纪扣要扣好,这样更严肃,随后画像作者周令钊便进行了调整。
除此之外,这幅毛泽东像还在开国大典前进行了紧急修改。在开国大典拍摄的天安门正面照中,稍有留意的人就会发现毛泽东像下面的衣服处有一粗条灰边,颜色与上面衣服不太一样,好像更深一点。周令钊回忆,按照设计,当时曾在画像下面写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开国大典的前一天深夜,他突然接到通知要把五个字去掉,当时画像已经挂好,他是在梯子上将有字的地方涂成了中山装,最后还添上了一个扣子。据考证,上面的五个字实为“人民的胜利”。
广场上的画像变迁
上世纪五十年代,每逢“五一”、“十一”节日时,城楼正中悬挂毛泽东像,广场东侧竖立马克思、恩格斯像,西侧竖立列宁、斯大林像。“十一”国庆节与“五一”劳动节不同的是在纪念碑北侧增设孙中山画像,与城楼正中毛泽东画像相对,挂像时间为节日前后一周。
文革时期,天安门南、北两面及端门南北两面均挂有毛泽东像。1975年后,天安门北面和端门南北面毛泽东像被撤除。
1980年,中央决定天安门广场只保留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像,今后在必要的时候才悬挂马、恩、列、斯等导师的画像。l989年4月,中央对节日礼仪活动进行改革。此后,“五一”与“十一”天安广场只竖立孙中山先生画像,不再竖立马、恩、列、斯等导师画像。中央作出此番决定,理由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节日期间都是悬挂本国民族英雄画像。
有人开始拆下毛泽东画像
1980年,毛泽东逝世后的第4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第二个年头。这年7月30日上午,在天安门广场上很少见到的一辆大吊车和一辆加长大卡车开到了人民大会堂前。开始,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很快当地人和外地观光客便围了过去,看个究竟。他们看见吊车的吊斗把带着工具的人送到人民大会堂前面的巨幅毛泽东画像前,那个工人开始用工具慢慢拆下毛泽东画像。
人们总是认为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政治的神经末梢,是最为敏感之处。这一由天安门广场率先的行为立即引起了国人及世界舆论的关注,种种公开的和私下的评论开始了。西方有的报刊说“毛泽东时代从此结束”,港台报刊则预言“大陆批毛,势在必行”,国内的老百姓也越发关注中央的态度。
公开场所挂得太多,这样做很不庄重
针对全世界的关注,中共中央在这年8月11日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全国各地“少宣传个人”。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毛泽东的画像、语录和诗词,过去在公开场所挂得太多,这样做很不庄重,也有损于毛泽东同志的形象,今后要减少到必要程度。
天安门上的毛泽东像永保留,以资纪念
1980年8月21、23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当对方问道“天安门上的毛泽东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时,邓小平回答的十分干脆——“永远要保留下去。”
邓小平说:“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周令钊:戴着八角帽的毛泽东画像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像,最早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悬挂上去,是由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周令钊所创作,为天安门城楼上最早悬挂的毛泽东画像之母本。
作为第一幅毛泽东像的作者,周令钊当时每天早晨上城楼搭好的脚架,连续二十来天,后周恩来认为毛泽东的“风纪扣”应扣起来,周令钊一改再改画像。在周令钊的笔下,原来的毛泽东是戴着八角帽的半侧面像。
张振仕:毛泽东画像脱下戎装
中央美院教授张振仕是继周令钊后毛泽东像的创作者。1950年,为庆祝建国一周年,中央决定重新制作天安门城楼上的大红灯笼,悬挂国徽。而毛泽东的画像也不能再用战争年代的形象,因此,毛泽东画像脱下了戎装,以新的形象展现在人民面前,为了画好毛泽东像,中央有关部门从全国美术院校召集了30多人进京画马、恩、列、斯、毛、刘、周等领袖像。
最后,张振仕的作品通过了中宣部,文化部、出版总署的审查,成为中央圈定的绘制毛泽东像的”专业”画家。张振仕所画的毛泽东像,也是脱帽半侧面像。主要是对毛泽东眉宇和眼神的表现,反映出毛泽东性格中敏锐和机智。此后,张振仕绘制的毛泽东画像从1950年一直沿用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
王国栋:油画风格,强调民族特色
1964年以后的毛泽东画像是由美术公司的王国栋画的。他绘制的画像以毛泽东半侧面、双眼平视的照片为摹本。他注重对毛泽东眉宇和眼神的表现,力求在描绘主席慈祥和善的同时,表现出他性格中敏锐、机智和洞察一切的层面。
王国栋在绘制巨像时,既能准确地掌握人物的轮廊,又能以中国老百姓可接受的方式着色。他画的毛泽东主席像虽然是油画像,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是1949年以来画家们从事毛泽东主席像创作的一个关节点。逐年逐年,画家们慢慢改进,不断积累经验;有关部门对毛泽东主席照片几经挑选,并做修版等技术处理。到了 60 年代中期,王国栋在多位画家工作的基础上,终于通过中西结合的方法使毛泽东主席巨像愈益显示出领袖的风度和神采,能普遍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葛小光:画出中国精神和时代的感情
1992 年初,王国栋退休。他早在1971 年就开始培养接班人,接班人是18岁的葛小光。自1977年接手以来,葛小光每年都会独力画出一幅新的毛泽东画像,于9月30日晚挂上城楼“换画”。他说,其实每幅毛泽东画像,都有些微不同,绝非千篇一律。
58岁的葛小光,仍会站到工作台上,亲笔绘画毛泽东,尽管手下有一支艺术家团队,专绘由毛泽东至胡锦涛的历任领导。他说,绘画毛泽东,关键是要带出他作为领袖的魅力。“你必须准确做好这工作。这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也代表了中国的精神面貌和一个时代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