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
我们的船在其它城市都最多停留一天,而在圣彼得堡停泊两日,足见此地的重要。连那些上船就是为了吃饭的老耄们也倾船出动。的确,如果不是随船而来,大家很少有机会到这里来。而一路走来,这里正是最值得炫耀的。
(洋葱头模样的东正教堂。)
(走进洋葱头。)
(这座教堂是皇家棺塚。最近的新成员是十月革命后在西伯利亚被绞死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人。)
(洋葱头下的涅瓦河支流,右边有小贩集市。我们在这里买了一顶前苏联水兵的军帽,上面别满了苏联纪念章。好像花了二十美元吧。)
俄国大诗人普西金曾说过圣彼得堡是“向欧洲敞开的门户”。普西金虽然出生于莫斯科,但他无疑更喜欢这座俄国最欧化的城市。当年列宁和他的布尔什维克战友们却不喜欢这里的欧洲和沙皇文化,于是决定重打鼓另开张,迁都莫斯科。而如今这个曾一度被称为列宁格勒的地方,仍旧弥漫着皇室气息,彼得大帝和凯萨琳皇后的雕像依然在街头屹立,而列宁的形象仅存留在冬宫前广场上倒卖纪念章的小贩手中了。
(普西金城的普西金雕像)
我们第一天的节目是上午参观夏宫,下午去冬宫。旅游大巴在圣彼得堡城里七拐八拐,涅瓦河不时以不同的身姿出现在我们眼前。街道上显得很陈旧,没有什么新建筑,有不少斯大林时代建造的四、五层高的居民楼,一家一个小阳台,使人想起几十年前北京盖了很多毫无特色的简易居民楼,大概就是这么学来的。
(圣彼得堡街景:彼得大帝和俄国交警。)
(圣彼得堡街景:凯萨琳皇后一身戎装的雕像。发现了一个规律:无论是雕塑还是肖像,沙皇皇家成员无论男女大都是武装到牙齿的模样。就连穿开裆裤年纪的皇子皇孙们也人人象是陆军或海军的什么官儿。在皇宫里还展出这些小军服和小佩刀。大概这样才能显出皇家的凛凛威风吧。)
这里好像没有高速路,总是塞车。窗外有一个身着漂亮西服套装的年轻女子,以我们的大巴同样的速度在坑坑洼洼的便道上走着。我们一塞车,她就跟上来,一会儿我们又追上她。车窗外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只好并无邪念地观赏她的高跟鞋很优雅且熟练地绕过便道上的水坑或狗屎。她究竟到哪里去呢?我们不禁好奇起来。大约二十分钟后只见她轻腰一扭走进了一家丰田汽车专卖店。我捅捅坐在身边的儿子问:“你说她是来卖车的还是买车的?”儿子不加思索地回答:“卖车的!”我猜也是。
(街道拥挤不堪。)
如今俄罗斯也在追赶商业国际化的大潮,街上丰田、三星、麦当劳的招牌比比皆是。不一会儿大巴来到郊外,导游指着一大片建筑工地说:“那是中国公司在帮我们建造城市活动中心。”历史真是三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如今轮到中国人帮当年的“老大哥”盖房子了。
(中国公司的建筑工地。那个怪模怪样的建筑据说是会议中心。对,咱要盖就给他们盖个没见过的。)
夏宫在圣彼得堡郊外的普西金城,二战时曾被德军占领。当时苏联人拼命抵抗近三年,硬是没有让德军打进城来。从此德军开始溃败,临走前将夏宫付之一炬。我们所见都是后来根据原型复建的,而且修复的工程迄今仍在进行中。里面富丽堂皇,墙柱都是黄金打造,反正俄国有的是金矿。导游不要我们到处乱摸,开玩笑说:出门时会检查各位的指甲缝里是否有黄色的物质,如此将以盗窃国家黄金罪论处。
(夏宫外景。中国的颐和园也叫Summer Place,中西方就是如此不同,各具风韵。)
(夏宫金碧辉煌。)
(进门人人要套上鞋套。)
俄国导游都是清一色的年轻女孩,虽然英文有口音,但都相当流利,还不时说些恰当好处的玩笑。估计都是英语系的大学毕业生。回想当年我在中国的英语系毕业实习时也做过导游,未经过任何职业训练就拉去混事儿。好在当时在中国没有小费一说,免去我面对游客不肯掏腰包的尴尬。
(路上碰上一对办喜事的。伴朗穿一身军服,这是不是有点皇家传统?右边那位却穿短裤,一双踏拉板儿,显然不是新娘她爹。)
中午集体就餐。对于吃惯了游船上大鱼大肉的这帮人来说,饭菜实在不敢恭维。每人一点点鸡肉、一点点米饭,再加上一小碗色拉。没有生菜,一律以大白菜切丝伺候。原以为是这家餐厅偷工减料,结果第二天在别处还是吃同样的东西。每次倒是有奏乐助兴,大概都算在饭钱里面了。
(吃饭前拍了几张照片,回来发现没有自己坐的地方了。想找导游评理,但她早已不知去向。大概也在什么地方等着上菜呢。俄国餐馆极贵,除了陪团的机会,估计导游小姐们也不轻易下馆子的。)
(食客们一字排开,后面有笙歌助兴。)
过去对圣彼得堡的印象只局限在几十年前从苏联电影里看到的冬宫和阿芙乐尔巡洋舰,尤其对影片《列宁在十月》里红军与白军绕着冬宫的高大墙柱枪战的情景印象深刻。我们在去冬宫的路上在涅瓦河上见到了布尔什维克革命的象征阿芙乐尔巡洋舰。据说如今船上的扒手的名气比当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还要响亮。
(阿芙乐尔巡洋舰没有想像中的那样雄伟。)
(阿芙乐尔巡洋舰旁的小贩买卖兴隆。)
冬宫由于在城里,所以未经历夏宫所遭受的德军摧残,所有原物都保存良好。据导游说,这里的确曾在二月革命后被临时政府作为办公地点,但从未发生过枪战。整个十月革命仅在街上发生零星冲突,死了二十来个人。临时政府的一群废物点心不经一枪一弹就缴械投降。几十年来的迷思就此破灭,十月革命原来不费吹灰之力。
(在涅瓦河上乘气垫船拍冬宫外景。)
(在涅瓦河对岸遥看冬宫和它门前的招牌景色:涅瓦河喷泉。)
冬宫和夏宫一样外观并不高大雄伟,两层楼房,但里面却绚丽至极。据说当年布尔什维克士兵们第一次进入冬宫被里面的奢华所震惊,我们今天也何尝不是如此。
(冬宫里面人潮鼎沸。)
(建筑巧夺天工。)
(看见冬宫里的这些雕塑就想起影片《列宁在十月》里一个红军领头的要一个士兵留下来守护太阳神。)
凯萨琳皇后特别喜爱荷兰画家伦勃朗,我们在冬宫的伦勃朗展厅里见到不少原作,过去总在画册上见到,今天亲眼目睹。另外一个特设的外国展厅是中国清代文物,这是唯一在我们所参观的宫殿中都有见到的外国展厅。可见凯萨琳皇后的偏爱。
(满眼都是伦勃朗。)
(连屋顶都是画作,颇有欧洲风格。)
(冬宫里的皇家军官肖像墙。每有军功就可有资格上这个Hall of Fame。)
在冬宫外面的广场上,我们花五十美元从一个哑巴小贩手里买了两大本苏联邮票和一些苏联硬币。还买了一把小匕首,回来一看是个中国造。
(冬宫前的广场。)
很后悔没有在这里买俄国套娃,后来在商店里看到的要贵很多。除了套娃之外,另外一种俄国特产是琥珀饰品,礼品店的橱窗里满眼一片枣红色。可怎样分清买的是琥珀还是塑料呢?导游连忙撇清:“别问我,这是需要专家鉴定的大学问。各位自求多福吧。”
(集市。)
(大头娃娃象棋专卖摊。)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彼得霍夫皇宫。冬宫和夏宫都是沙皇收藏宝物的地方。彼得霍夫才是他们住的地方。所以外景大为壮观。)
(彼得霍夫门前的水渠直通芬兰湾。当年外国政要来访就乘船直达皇宫。)
(据导游介绍,彼得霍夫皇宫的喷泉靠的是自然力,一百多年来都是这样喷涌。)
(彼得霍夫皇宫里的餐厅。但没见到厕所是什么样的。既然有不停的喷泉,就应该有最早的抽水马桶吧。不知当年沙皇或皇后出恭是怎样一个程序。这倒是个值得好奇的事。)
(这一厅与其他金壁辉煌的地方大有不同。据说某一天凯萨琳皇后说:“Gold made me sick!”于是专门为她修建这间没有一丁点黄金的房间。)
(窗外好景色。)
(和女儿来一张。)
(参观完彼得霍夫皇宫乘气垫船返回城里给我们一大惊喜。我们乘坐的气垫船(与对面开来那艘一样)以汽车速度擦着芬兰湾的水面驰骋是与众不同的体验。)
遊轮的下一站:赫尔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