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达.芬奇《蒙娜丽莎》《丽达与鹅》 - 博客 | 文学城

潇湘游子轩

如果你也喜欢诗词、对联、谜语、音乐、美术,请来潇湘游子轩做客。
个人资料
正文

达.芬奇《蒙娜丽莎》《丽达与鹅》

(2005-05-01 10:29:21) 下一个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生于佛罗伦萨芬奇镇附近的安基亚诺村,1519年殁于法国安波斯城克鲁堡,是欧洲文艺复兴最杰出的代表。他不仅是著名的艺术家,而且是伟大的科学家。他是一位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人,恩格斯对他的评价很高,赞扬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与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达.芬奇从小勤奋好学,天赋聪明。从孩提时代开始,他就喜爱画画,人们称他为小画家。他的父亲赛尔.比埃罗.达.芬奇是佛罗伦萨的公证人。达.芬奇是私生子,5岁时,生母被其父遗弃,他从小就跟祖父在乡下生活。由于他天资过人,14岁时拜艺术家委罗基奥为师,到画室学画。他认真学习和钻研各方面的知识,为后来在艺术及科学方面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是达.芬奇几年(1503--1506)为之苦心经营的留世杰作。

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商人F.del焦孔多之妻,当时年约24岁。

 

达.芬奇创作此画时,在艺术上可谓孜孜以求,他把自己对人像典型的审美理想全部倾注于此,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那奇特的烟雾状笔法。而且,他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他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纪的妩媚微笑,则使观者如坠云雾,直叹妙不可言;这种致于完美的生动人像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的体现。

《丽达与鹅》1506年。 达芬奇很少用神话作题材,《丽达与鹅》是唯一的一幅,少女丽达居住在孤岛上,宙斯仰慕她的美貌,化作天鹅与她幽会,丽达怀孕产下一蛋,两个男孩破壳而出。这一神话被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画家所用,但是达芬奇此画与其他画家的不同之处在于拟人化的鹅与少女丽达脸上“蒙娜.丽莎”式的微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