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想完全撇开抽象的描述,直接表达概念的直接内容。还有以后谈到的所有学科知识,都是针对学生课外补习而言的。所以我假设大部分有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生已经在课堂有所掌握。
学生课外补习,主要有假期补习和学期课后补习。国外的华人孩子,在四则运算方面,要比国内的学生差些。但根据我的经验,这方面的不足很容易弥补。比如6年级的学生,经过1个月左右的强化,基本可以达到国内学生的四则运算水平。我没有使用任何特定的练习资料。根据四则运算的特点,我整理出四则运算的练习阶梯,比如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加法,20以内的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2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等等。即使是6年级的学生,也要从10以内的练习开始,一直到100以上的四则运算,分数运算,和小数运算。口算是提高四则运算的关键。我的孩子经过1个月左右的训练,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则运算还有其他要训练的内容,比如运算顺序,口算策略,数的整除性,符号的含义等等。除了培养直接的运算熟练以外,还要培养孩子的某种“sense of operation”。比如根据运算属性(结合律,交换率,分配律等),很快的打乱一个长的计算式,根据数的凑十,百的特性,重新组合运算顺序。也就说,运算不是上来就算,而是能够习惯于快速的拆开一个运算式,根据运算法则,再快速的重新进行运算组合。这就需要对一个数的组成很熟悉,对一个运算式的组合很熟悉。这种知识不仅仅是运算的基本知识,而是建立在运算规律和数字组成上的基本知识。
假期补习,适合于集中地强化整体的数学知识。学期课后补习,则有不同的目的。课后补习,一方面是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比如如果孩子学了20以内的减法,那么你可能在孩子理解了减法的概念后,快速的学习利用加法来加快减法的计算。或者当计算除法的时候,习惯于用乘法来得到答案。
假期补习,需要大块的整体知识的串联。学期补习,则是集中对一个概念,展开深入的理解,和横向的联想。很多父母都问,什么样的辅导教材最好。我的感觉是,最好的教材就是父母本身。父母不仅可以传授知识机械的一面,还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讨“the sense of knowledge”。这种对知识的体验,是建立思想空间的关键。很多父母总想找一两本好书,然后就觉得完成任务了。我想也许有的孩子是天才,自学成材。但是大部分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导。虽然我从小学喜欢数学,但是真正的理解数学还是在30以后。如果当时有人从各个侧面和我探讨数学,那么我会有更好的成绩。
我理解父母们,我们都这么忙,哪有时间辅导孩子呀。我观察过身边的父母们,他们很多时间都花在了电视,吵架,去教堂,上网killing time。他们为什么不再喜欢孩子们学习的那些科目了呢?我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父母们不再认为那些知识有什么价值了。他们不再认为思想空间,是一个生命个体存在的真实空间。认为那只是一种理论或者学问。而我的个人体验则是,从这些最基本的知识系统中,我又发现了从未看到过的思想视野。思想空间不是理论,而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空间,如果你把生命安放于那层空间的话,那么它就不是理论,而是我们实际的生活。当然我同意,这样的生活只是适合部分人的,人各有不同的适应世界的方式。但是有相似方式的人,应该形成一种联合,这样就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可能话题说远了,回到四则运算上来。四则运算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思维模式,可能与运动神经相关,我猜想爱运动的孩子和安静的孩子都会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最好的教材就是父母根据各方面的资料,整理出的适合于自己孩子的教材。第二,你不用时时刻刻的督促,只需定期的检查。第三,和孩子共同讨论,共同思考。你会发现,你又体会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如果各位父母有关于四则运算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此展开讨论。
(如果您住在加拿大多伦多地区,并且有志于孩子的教育和自身的充实,请与我联系,unitedwelearn@yahoo.com. 博客地址: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3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