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人间

凭我走遍万水千山,和你同兴同欢,畅游人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古都西安:回望乾陵

(2009-09-13 21:19:16) 下一个
8-15-2009

从汉代的阳陵出来, 行车大约一小时我们就来到大名鼎鼎的位于咸阳西北方梁山上的乾陵。 又是一座“依山为陵”的帝王之陵!

1。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 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

乾陵虽说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 可武则天的名字却比皇帝李治响亮得多。就如那高高矗立的无字碑,无字却比其它任何碑石都要醒目壮观。

2。步入陵园, 立刻就被那那气势宏大、肃穆庄严的气氛所震撼!
 

3。郭沫若所题 “乾陵”

乾陵从未被盗过。六十年代, 因为一个偶然,几位农民发现了通往乾陵地宫的大门,据说郭沫若曾极力主张挖开地宫,但却遭到了周总理的阻拦,因为当时即使是现在我们还不具备挖掘保护乾陵的科学实力。

我到也能理解郭沫若急于挖掘乾陵的心思。史上有记载, 唐高宗临终遗言,要求将他生前所珍爱的书籍、字画等全部埋入陵中。武则天营建乾陵的目的是为了报答唐高宗的知遇之恩,因此,陪葬入乾陵的稀世珍宝一定不少。有说那《兰亭序》就在墓中。

4。清代陕西巡抚所题 “唐高宗乾陵”
 

5。
 

7。石狮

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为“述圣碑,俗称“七节碑”,是武后为高宗立的记功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8。述圣碑,俗称“七节碑”,是武后为高宗立的记功碑。由唐中宗李显书写.

9。碑上的文字已被时间带走!

“述圣碑”是武则天 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由唐中宗李显书写。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石碑上的字迹几乎荡然无存, 若只凭肉眼,述圣碑是极易被当作无字碑的!

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 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如果 这无字碑真的是武则天生前所希望:“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 到真是让人不由得不在心中赞叹这位日月当空照的奇女子胸怀。

8。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碑头雕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首,饰以天云龙纹

关于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的三种说法:

1. 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对武则天无法称谓,是称武则天为先帝呢?还是称其为太后?如何撰写碑文,如何评价武则天,一直争论不休,由于没完没了,于是那碑就始终空着。

2. 唐中宗虽然是武则天的儿子,却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心怀嫉妒,在李唐王朝中插进一个21年的“武周”更是奇耻大辱,为了雪恨,故意立碑,让她难堪、出丑。

3. 据说武后曾有遗言:“自己的功劳让后人去作评”,故此碑未刻一字。武后不为自己立传,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最近又出现了另一种关于无字碑的说法:有历史学家做出推测:武则天生前其实已经撰写好了碑文,并交给了李显,武则天叱咤风云几十年,但“玄武门政变”后,武则天被迫让位给李显,将国号“周” 恢复为“唐”,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却长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发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母亲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不说不刻,为武则天留 下了一块无字碑。其根据是,根据科学探测,无字碑上隐隐地刻出大约三千字的“字格”,显然是已有碑文,准备刻字地。

10。无字碑上有文字, 这些文字皆是宋金以后文人墨客留下的

11。无字碑上的后世题字: 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

12。庄严的石像:翁仲

13。石像:翁仲

14。古道两旁的61尊少数民族的石像何以都断首缺头?导游说:这是一个历史之谜。

15。古道两旁的各种石像
 

16。

17。

18。

19。回望乾陵


小议武则天:

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是称帝的女皇帝。现以皇后掌权,称帝, 再到由皇帝退位,总共当政五十年。

武则天,名照 又称“曌”,关于这个“曌” 字 (音“照”)据说是武则天自己造的, 日 月 当 空, 多好的寓意! 这字绝了。恰是对她的雄心壮志的正式写照。

武则天,并州汶水人(今山西汶水人),其父曾做木材商人,后参加李渊起兵反隋,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武则天从小性格强直,不喜女红且不习女红,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礼,深谙政事。武则天 先后 两位皇帝,

武则天的头衔:才人-昭仪-宸妃-皇后-天后-皇太后-圣神皇帝

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共四个: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中宗),四子李旦(睿宗)

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

历史上对武则天褒贬不一. 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奖相对比较积极,比较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当朝期间,贬逐老臣,任用酷吏,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但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度选拔才人,不问出身,且量才任用,时人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推侍御史,腕脱校书郎。”之语。武则天重用酷吏、实行恐怖政治。从临朝称制开始,武则天先后重用酷吏二十七人,以严刑峻法排除异己,其中著名酷吏多达十一人。武则天还在朝堂上设立铜匦(告密箱),大兴告密之风,大批朝臣被无辜株连,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官员上朝如同赴刑场。但在此期间,言路之广却前所未见。同时,在酷吏恐怖政治的频繁打击之下,高层官吏也频频更新,从而加速了官僚体系的新陈代谢过程,最终使科举制度成为维持官僚体系正常运转的主流机制。经济上采取的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张,也使在其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呈现政绩辉煌,国威大振,四夷诚服。且武则天在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稳定了边疆形势,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贡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也是在这基础上得以实现。大唐将近一百余年的盛世,武则天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可忽视,是她让唐朝有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摘自百度)

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功绩毋庸置疑,可很多人还是不屑于她,大部分原因是归于她借弑女争宠,杀戮兄妹,谋杀君王,毒死母亲,这些令人发指的事件。但却没人知道史书记载下来的这些东西有多少是真实的!

弑女争宠:

武则天生一女婴,唐高宗视她如掌上明珠。有一天,王皇后独自前来探望女婴,等王皇后离去以后,武则天发现女婴已死。唐高宗得知后大怒,立即下令追查凶手。 侍奉宫女都一致诉说王皇后刚刚离开此地,武则天便也痛哭流涕,乘机历数皇后的种种不满。唐高宗听后深信不疑,认定女婴为王皇后所害,顿生废立之心。。。

杀戮兄妹

武则天共由四子, 二子李贤,据说生得容止端重。甫数岁,读书一览辄不忘。长子李弘(有传说,李弘其实是被武则天毒死地)死后被一度被封为太子, 不过,不久便被武则天设计废为庶人,以致李贤留下类似于曹植七步诗的千古绝唱《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
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
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
摘绝抱蔓归。

以藤蔓比喻亲生母亲武后,以四个瓜感伤四兄弟的性命朝不保夕,真替这位太子的命运难过。

如果说掐死亲生女而诬陷皇后,是她孤注一掷,为登上皇后之位而背水一战,那么 我对武则天连杀二子,可真不理解?特别是她老人家登位称帝时已是67岁高龄,要知道,那可是人生70古来稀的时代, 居然还为一句话而杀死自己的亲生孙子和孙女,难道把皇位传给武姓之后,比传给自己的儿子还重要?俺真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大概我这小燕雀, 终是无法理解人家的鸿鹄之志吧!




古都西安:西安小吃

古都西安:古城墙

古都西安:乾陵回望


古都西安:汉阳陵

古都西安:秀色可餐

古都西安:最慢长的埋伏

古都西安:千古一帝,秦始皇陵

古都西安:鸿门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辛夷660 回复 悄悄话 14。古道两旁的61尊少数民族的石像何以都断首缺头?导游说:这是一个历史之谜。----估计这与北京的古迹被毁一样,说是“八国联军”“帝国主义”的罪孽,其实毁于文革,实属毛泽东的功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