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短缺经济的批判中看按需分配的实现条件
(2008-07-31 18:51:29)
下一个
中国人都知道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分配方式,一种遥遥不可及,而又憧憬不能忘怀的理想。当然现在的人都很忙,多少人还有理想?更难得见宣传、探讨“共产主义理想”的了。过火或者过冷对一种理论、思想、主义都是大忌,过火少了心平气和、理性、科学的分析和探讨;过冷就像文人的怀才不遇。
按需分配有两个实现前提,首先是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并且能保持;其次则是“人的觉悟极大的提高”。
马克思(1818-1883)所在的年代,已经看到了工业革命(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前期)的成果。从生产力大大得到解放,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物质产品生产丰富到超过总需求(起码在技术层次上能够实现)的令人惊讶的现实中受到鼓舞,创造性的提出了按需分配,这一崭新的社会产品分配方式。以工业革命最具有代表性的纺织技术革命为例,如果说男耕女织时代,一个女人在家一天能织一米布;工业革命前纺织手工作坊里平均一个女人一天织三米布的话,那么在配备了纺纱机织布机的纺织厂里,一个工人一天能生产出100米布。再比如农业生产,人工加畜力,一个男人种出的粮食恐怕只够一家子几口人吃;而现在机械化生产,轻松都能实现一个农民种粮,100个人够吃。生产力如此大幅度提高,原来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干的行业,比如农业、纺织,现在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人手就够了。那么“剩余”的人干什么?转移到其他生产领域、服务领域,以及失业。新增加的人手以及惠及其它行业的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结果是带动了其他物质产品、服务和精神产品的丰富。大家看看现在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就可以亲有体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物质需求”还真不是一句大话,在技术层次上,全人类基本生活品的生产确实可以做到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人口不持续急剧增长的话)。放在更早先的年代,产品还不够分配的,饥荒笼罩在头,挥之不去,痴人也只会想自己不劳而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敢妄想人人如此。
西方经济学开宗明义,第一课讲的就是“短缺”,即人们的需求总是超过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资源。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短缺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人们需求的资源,如空气、水、土地、石油、粮食,以至聚会、休假、看演出,甚至时间等等,自身都是一个客观量,没有短缺不短缺之说。只有拿来跟人的需求相比了,才会有短缺。其次可以看出短缺是一个唯心主义的表现。唯心主义在中国好像是被批倒批臭的,大家都标榜自己是唯物主义的,怕被挂上唯心主义的标签。其实没有唯心主义的发展也不会诞生共产主义。西方国家中唯心主义在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一直在发展中。人的需求是一个非常唯心的变量。比如在不同的生存状况下,人的需求大不相同。断言“需求超过资源”大概是在肯定人的自由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将需求扩大为广义的即社会需求。如果人如宗教般节欲,恐怕不见得需求总是超资源。从这一点上看,西方经济学政治上有扩张性。
按需分配的标的,只能是有限物质产品。从短缺经济学中,我们认识到,自由度太高的人的自由发展下,经济一定是短缺的。所以按需分配也不是满足所有人所有需求(神仙也做不到),大概只能是物质产品,而且是有限物质产品,比如生活必需品。从现在西方国家政府和慈善组织对生活无依靠的人基本生存权物质(住所、食品)的提供上,已经看到一点点按需分配的影子。
按需分配不是对人的自由发展的抹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描述中就有,人的天性(潜能)得到自由发展。但是如果真的“人的天性(潜能)得到自由发展”,那么又满足了短缺经济的前提,回到了短缺的命题。所以简单的结论就是,人的自由发展所需的需求必须控制在资源提供之内。这种控制能凭按需分配的第二个前提“人的觉悟极大的提高”来实现吗?
“人的觉悟极大的提高”直观理解是,劳动自觉而且努力,分配不多吃多占。分析看来,还有自觉抑制需求的使命在里面。拿人的个人嗜好,人的自由发展的一个浅层次,作例子,我喜欢喝啤酒,还有别人喜欢喝啤酒,假如啤酒是排除在按需分配外的。还有人愿意抽烟,也是排除在外的。各种各样的嗜好综合起来,需求的总量不好预测,而且满足这些需求必定超出资源。连个人嗜好的需求都控制不了,谈何更高层次的。人又要抑制,又要自我觉得是“自由发展”了。不知该作何种逻辑解释。
按需分配的两个实现条件,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并且能保持,技术条件上看来可以做到;而“人的觉悟极大的提高”的自觉抑制需求的实现使命与共产主义的“人的自由发展”宗旨互相矛盾,不是目前的认识可以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