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皇帝和青花瓷(图)--明晚期

(2009-10-20 08:15:35) 下一个

皇帝和青花瓷(图)--序 
皇帝和青花瓷(图)--元末明初 
皇帝和青花瓷(图)--明中期


    正德无后,死后传位给他15岁的堂弟--为嘉靖皇帝,从此进入了明代晚期。明代晚期国力大不如前,可是这个时期青花瓷器的烧制却异常繁荣起来。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明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出现, 商品经济开始发达;由于当时国力有限,出现了“官搭民烧”的现象(官窑的瓷器在民窑烧制),这极大的刺激了民窑的发展;葡萄牙等欧洲国家打通了到中国的海上通路,中国开始大量生产外销瓷运往海外。清景德镇人氏兰浦的《景德镇陶录》称这个时期的瓷器“制作益巧,无物不有”,说的就是嘉靖时期的瓷器在内容和题材上生活气息浓厚,品种非常多。青花到了嘉靖的时候就开始使用回青,它的特征是蓝中带紫,俗称佛头青。乾隆时期有一本书叫《陶说》说“嘉靖崇浓,回青之色幽倩可爱”。

    嘉靖这个皇帝可以说是拣来的(他从来也没争过皇位),他打小儿生活在湖北(道教源头的荆楚之地),深受道家的影响。道家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相对于重来生的佛教,道家更注重今生的修炼。再加上嘉靖之前的几个皇帝短寿,三、四十就死了,嘉靖就一门心思、拼命地想长生不老。道家炼丹长生就成了嘉靖生活追求的目标,自号为"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被后人称为道士皇帝。嘉靖由于炼丹的需要,多次征集了大批宫女为其所用,在嘉靖21年时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宫女造反--“壬寅宫变”事件。但嘉靖却大难不死,他认为这是神灵庇护,因此更加痴迷道术一心修行,甚至二十来年不问朝政。

    由于嘉靖信奉道教并身体力行,相比明朝以前各朝,嘉靖时期的瓷器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有关道家文化的瓷器非常多,比较常见的纹饰有仙人、八卦、云鹤、葫芦、如意、老子讲经、缠枝莲托八宝等。底款常见吉祥款。嘉靖在位四十多年,纵观明朝的各代的皇帝他还算活得长的。

嘉靖青花群仙祝寿大葫芦瓶,高58厘米。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旧藏。最早出现在伦敦苏富比1975年拍卖会,2006年再度现身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2009年北京保利国际拍卖会上以907.2万元成交。 嘉靖 青花八仙祝寿图大罐


    (说到嘉靖迷恋道术,还有一桩历史迷案。永乐朝编纂《永乐大典》,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在清朝由于战乱,尤其是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的焚毁、劫掠,《永乐大典》遭到损毁和流失。现在《永乐大典》在全球范围仅尚存400余册,国内有200余册。但是现在存世的《永乐大典》却不是永乐朝的原版,而是嘉靖朝的副本。嘉靖好黄老之术,经常研究《永乐大典》中有关道家炼丹修仙的典籍,而且按书中所述炼丹吃药。嘉靖三十六年宫中火灾,火势危及藏《永乐大典》的文楼,经大力抢救,《永乐大典》所幸没有损坏。自此后嘉靖决心复制《永乐大典》,把原版另外保存。重录副本直到隆庆元年方告完成,但此后《永乐大典》的正本却不知所终。)

    嘉靖传位于隆庆,隆庆在位仅六年,其间又遇洪灾,因此官窑产量相对较少。其间著名的事件之一是“隆庆开关”解除了海禁,致使瓷器海外贸易又蓬勃发展,民窑瓷器烧制水平再次有很大提高,有民窑“气死官窑”之说。隆庆在嘉靖生前并不受待见,估计隆庆对嘉靖也有看法,他在留给万历遗诏中谆谆教诲:要好好学习,任用贤臣,别象有的人那样荒废朝政(“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德,无事怠荒,保守帝业”)。年仅十岁的万历登基,一份沉重的国家担子从此压在了还没发育好的幼小的万历肩上。

明嘉靖青花三羊纹碗。此碗用“回青”外壁绘神态各异的三羊,三羊间衬以松、竹、梅,寓意“三羊开泰”。为“三阳开泰”谐音,本意是《周易》的“泰”卦。藏于故宫博物院。 明隆庆青花云龙纹蟋蟀罐,中心镂空古钱纹。此罐为当时流行式样,藏于故宫博物院


    一代名臣张居正是当时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他给才十来岁的万历安排了满满的学习课程和日程表,每个月逢三、六、九上朝,其余的日子天天上课,一年放两次假,大暑一次,大寒一次。上课的日子每日先读《大学》十遍,再读《尚书》十遍,然后老师才开始讲课。万历的生母李太后对他的管束也是非常严,放学后还让万历再复述一遍,不行就得罚跪,致使万历从小也畏母,不敢懈怠。母亲还老拿老师来吓唬他,说你不好好学习我就告诉你老师去。这样内有严母,外有严师,(现在国内的家长常常抱怨孩子功课负担太重,比起万历他们还算是幸福的)。万历在这样苛刻的环境下度过童年,受此影响,万历时代的青花瓷装饰非常繁缛,经常没有主题,甚至密不透风。


万历青花异兽纹花觚,高76.5cm,
藏于故宫博物院藏。

万历青花龙纹盖盒


    由于万历早年的经历可能对他的性格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长大后产生了逆反心理,万历成人完全执掌朝政后,导致他不愿意上朝,跟嘉靖几乎一样,几十年不见大臣。

    明朝青花瓷从永宣、成弘、嘉万这三个时期,是从浓艳、疏淡又到浓艳的一个过程。但是明早期的热烈是提倡者和观望者是两个阶层,提倡者是皇家,百姓是观望者。晚期这个热烈是百姓跟着皇上一块儿热烈,明晚期的青花瓷器的热烈是官民同享。万历之后是的天启和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两个朝代,此时政治动荡,战事频繁,官窑烧制很少,瓷器多为民窑烧制,生活气息较重。虽然此时青花瓷的制作烧制水平整体有所下降,但由于流传到民间瓷器的制作、烧制技术和民间对烧制技术的掌握,在清朝入关后经过顺治的过渡期,为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青花瓷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打下了基础。


待续

主要资料来源于: 马未都谈收藏

皇帝和青花瓷(图)--明清过渡期及清三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