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集

事来心始显,事去心随空
正文

包遵信和《走向未来》丛书

(2008-07-26 21:31:10) 下一个

前些天在网上流览新闻时,得知著名学者包遵信先生去世的消息。

 

对于我们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来说,包遵信的名字是思想启蒙的代名词,具体地说,他的名字同影响了一代人的《走向未来》丛书是连为一体。由包遵信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自一九八三年开始出版,共约七十余种,以介绍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化思潮,融会文理、倡导科学理性而著称,被誉为中国新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锋和主将。当年,我们怀着对“走向未来”的憧憬,如饥似渴地在新华书店找寻最新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二十多年后,当读到包遵信先生的讣闻时,昨日“走向未来”的豪情,竟变成了今天“回首往事”的唏嘘,只是,丛书卷首引用的马克思的名言恍若就在眼前:“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四人帮”垮台后,历史悠久的商务印书馆重新推出“汉译世界名著”系列丛书,同读者暌违已久的西方古典名著自始重见天日。至于现代西方思潮之介绍,则付之阙如,至到一九八三年《走向未来》丛书面世,局面方为之改观。该套丛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多为中国科学院从事科学史或科学哲学研究的人员,因而“科学方法论”成为这套丛书的特征和标志,其中的许多著作对当时的社会思想和人文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被认为是开启了当代中国的一次启蒙运动。除了包遵信担任主编外,丛书的顾问中不乏当时的顶尖学者和高层智囊,如严济慈、杜润生、张黎群、陈一咨、陈翰伯、钟沛璋、侯外庐、钱三强,编委中还有现在担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

 

最先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包括金观涛与刘青峰的《在历史的表象背后》及《激动人心的年代》《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GEG ─一条永恒的金带》等共12种,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不到三个月就第二次印刷,印数从数万册跃至二十几万册,堪称“洛阳纸贵”,后又连续出版了多部力作,如《人的现代化》、《富饶的贫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家文化的困境》、《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整体的哲学》等,都在思想界引起震动,成为当时大学生们争相阅读的书籍。比如,当时的人们对“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口号都耳熟能详,滚瓜烂熟,但是《人的现代化》一书这样告诉读者,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这样的观念,无疑为人们开启了观察与思考的新视窗。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处在价值真空状态,但受圄于长期的对封、资、修思想的批判,大家对拥抱资本主义观念还多少有些保留,但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则昭告人们,资本主义精神并不是对金钱和利润的赤裸裸的追逐,而是有其特殊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意义,其所呈显的特征都和某种宗教上的伦理态度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现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另外,笔者还读过其中一本介绍学贯中西的思想严复生平的著作《摇篮与墓地 -严复的思想和道路》,对严复从早年崇尚、传播西学到后期力倡尊孔复古的人生历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不过当时在阅读时,总为自己没有机会象严复那样到国外“体验生活”,亲身感受东西文化的激荡而若有所失,感觉并不能从书本上真正理解严复在思想和价值体系上那种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和对传统文化宿命般的回归。如今,有了大洋两岸的生活经历,再回过头来阅读有关严复的书籍,相信感触一定会大有不同

 

《走向未来》系列丛书每本都是小开本格式,衣服口袋足以容纳,封面采白底黑色现代画派图案,在当时显得非常别致。记得那时候的书印刷质量不太好,纸张过薄,一页纸正反两面的字迹有时候会互相干扰,甚至一本书里面有好几处缺页,而且丛书发行时正处书价节节涨之时,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没有影响读者们对这套丛书的趋之若骛。当时我曾纳闷,这样一套多由北京知识圈内的精英所编著的、全国影响力的丛书怎么会由地方出版社出版呢?日后才了解到,《走向未来》丛书的一位主要作者刘青峰,其父亲曾是中央部委中的一个部长级干部,刘青峰的哥哥时任四川省委宣传部长,而《走向未来》丛书的另一位主编金观涛同刘青峰是夫妻档,他们虽然挂靠在团中央青少年研究所,却得以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影响深远的丛书。可能的情况是,四川的出版便利是当时的北京所没有的。除了《走向未来》丛书外,在当时思想界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两套丛书:一是由甘阳、刘小枫、苏国勋等主编,由三联书店出版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系列,另外一套是李盛平等主编的《二十世纪文库》。

 

巧的是,笔者年前有幸在华府结识《走向未来》系列丛书之一种《人体文化 古典舞世界中的中国与西方》的作者之一谢长先生,交谈的话题自然离不开 《走向未来》丛书。谢长曾从事舞蹈艺术工作,对舞蹈语言和舞蹈人类学等学科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在最近的一次交谈中,我们也谈到了包遵信先生去世的消息和当初他们撰写书籍的背景及经历。谢长建议我去看一下《人体文化》的共同作者葛岩的一篇关于当年“地下读书会”的文章。文章说:“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不少曾积极参于文革的大中学生失意于现实。其中的一些人开始阅读禁书,形成今人所说的地下读书活动。这种时为禁忌的活动分布广泛,参与者众多,在某种程度上,是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在民间的序幕,是催生日后许多理想主义文化精英的摇篮。《今天》杂志的诗人中、“星星画派”的艺术家中、《走向未来》丛书的编辑中和参与改革设计的策士中,不少人是在地下读书活动时开始了其知识和文化的准备。”

 

六十年代的“大革文化命”,客观上成就了八十年代人性的复苏和全国上下的文化研究热。二十年后的今天,理论的锋芒和理想的激情过后,文化研究仍然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但是她的领军人物包遵信先生却离开了我们。我虽从没有机会见到过包遵信先生,但是,二十年前购买的好一些《走向未来》从书中的书籍,我想我会长久保存下去的,岁月匆匆,哲人已逝,但记忆是不能忘却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