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陕北黄土高坡的妹子

唱歌给我带来了众多朋友,也带来无穷快乐。
正文

我为 “K” 歌狂

(2008-07-17 05:30:43) 下一个

我为 “K” 歌狂

有人说,在中国今年是全民炒股,因为今年的股市行情出奇的好,大盘居高不下。大家都在 “ 扎堆 ” 炒股,甚至对股票一无所知的退休老太太们也卷了进去。但股市变化多端,总有不测风云,今天是 “ 牛市 ” ,没准明天就是 “ 熊市 ” ,所以炒股票注定是一时间的狂热,总有冷下来的时候。可 “K” 歌就不一样了。 K 歌行情永远是 “ 牛市 ” ,年年月月红,时时刻刻红。尤其是晚上和周末, “K” 歌则格外红火,要说如今是 “K” 歌的年月,这可一点也不夸张。交友、工作、做生意、单位活动、同学聚会、庆祝生日,种种社交活动可以说样样都离不开 K 歌。于是, KTV 、 K 江湖、麦霸等新名词就这样派生而来的。

K 歌的流行和草根娱乐的出现也使学院派的专业、甚至权威人士对现代歌唱有了更正确、更恰当的认识。 “ 超女 ” 现象因此应运而生,它是一道众人喜欢的娱乐大餐。那种现场 PK 的感觉,虽不甚熟悉,但你却感到似曾相识。在舞台上的 “ 超女 ” 们宛如邻家女孩,她们在舞台上的表演简直就是一副活生生的聚众卡拉 OK ,让人有一种参与感。现场的观众特投入地手拿荧光电棒,尽情地左右摇晃,大声喝彩,就连远在美国,坐在自家沙发上看电视的我也情不自尽地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你会忘记自己身处何方,只顾着尽情去感受那沸腾的气氛去了。 CCTV4 每周一次的 “ 快乐中国行 ” 节目是我和老公最喜欢的节目之一我不少对唱歌的体会都是从这里感受出来的。我发现,现在就连刘欢、韩红他们这些特专业的歌手们也一改自己从前的风格。你可以经常看到他们是边唱边把麦克举向观众,大声喊着, “ 跟我一块唱 ” 。看得出来,他们在努力迎合观众,让观众参与到演唱中来。他们的努力很快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相应,我在网上看见中国歌手排榜前一百多名有刘欢、韩红,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而许多民歌、美声大腕们都榜上无名,就连宋祖英这一代表歌唱家们的形象大使只在榜末,虽然她在每年春节及重大晚会上都有表演,而且演唱水平日臻完美,可是观众依然不买账。最后只落得个第八十八名,连卓依婷这样的小歌星都远远排在她的前面,名列榜首的则是台湾的周杰伦排榜第一,王菲也名列前茅。

如今的娱乐是社会娱乐,草根文化,没有观众,就意味着没有市场。很多流行歌手都是首先在 “K 江湖 ” 里 “K” 歌 “K” 出来的,还有不少是从歌厅里唱出来的,比如庞龙,先是在歌厅驻唱,继而成为了国内赫赫有名的歌手,而他的歌也广为传唱。 国内的 “K” 歌风潮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我及其他在美的华人。象我们这代成长于文革中,没有机会学乐理、乐器,音乐基础也差,也就只剩下 “K” 歌这门才艺了,各位看官,您说是不是这理儿?我参加的华人合唱团要说有多专业,那可谈不上,我们大家在一起主要是娱乐一下。团里的每个人都都爱好唱歌,在一起交个朋友,搞搞 party ,上本地 华联 的春晚舞台亮亮相,过过 “ 明星 ” 瘾而已。我想天天唱的欲望还得靠 “K” 歌来满足。如今, 当地 的华人们也早在好几年前就进入了 “K” 歌时代了,举办什么活动也同国内一样都离不开 “K” 歌。如今 华联 也拥有一台万利达 ( 英文称 Malata) 。各个俱乐部的活动几乎都少不了它。拥有万利达的人家越来越多,数都数不过来了。不少人家里的万利达已更换了几次,我和我的歌友们每家都一台。看来,在北美爱好 “K” 歌的人还真不少,不然万利达怎么能在北美有那么大的市场呢?

现在的我每星期都自己 “K” 几次歌,每月要同歌友们聚在一起 “K” 上几次,我最喜欢的话题就是谈歌,可以说是达到了 “ 我为歌狂 ” 的地步。老实说 “ 侃大山 ” 及打牌 的 party 对我吸引力不大,说白了就是浪费时间闲扯,特没劲,而 “K” 歌则是 “K” 不够,自己 “K” 完了,再听别人 “K” ,还可以相互交流、博取众家之长。心里觉得痛快了,人也觉得年轻了,又非常有利于健康,因为在 “K” 歌的时候,你不太有机会 “ 胡吃海塞 ” 。

无论如何, “K” 歌的趋势有增无减, “K” 歌场上也相应产生了各种喜欢唱歌,霸着麦克不挪窝的 “ 麦霸 ” 。希望你我都能做个歌德歌艺双馨的 “ 艺人 ” ,都 去争当好麦霸!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写于感恩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陕北信天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寒林晴雪的评论:
说的好, 一定照办。
寒林晴雪 回复 悄悄话 呵呵,今天从信天游这里学了个新词“麦霸”。多多的“K”歌,但不要“麦霸”。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