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书画收藏领域中,「翰林书法」一直是个颇受欢迎的系统;这个中国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到了有清一代,翰林进士更是多如过江之鲫,流传作品也多,收藏家的选择性和规画性就相对活泛而多元,如翰林对联、状元书法、同宗翰林作品、同榜进士作品、三鼎甲书法……再者,书法市值在所有艺术文物中本就较低,容易成为爱好书画文物者的入门品项,其普及性也就顺理成章,而「翰林书法」就是书画收藏中极具吸引力的一环。
|
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制科两大类,共有90多科,非常繁杂,经常举行的则为「明经」、「进士」两科,又以「进士」最难考,主要考最能彰显真才实学的诗、赋,所以唐代「进士科」所出的人才最多,也最受重视,《唐摭言》中才会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突显出「进士」的重要性。
「翰林书法」的说法,其实只是一个易于让市场、藏家接受的统称,在清雍正元年,凡是进士入翰林院供职的,就统称「翰林」了。这里可以清代科举制度为例,略述一下士子是如何成为「进士」或「翰林」。
一般读书人,就是「士子」,也称「童生」,先要参加县考,录取后再应「府试」,然后参与学政之「按试」,按试及格了就叫做「生员」,也就是习称的「秀才」;
有了生员资格,才能参加各省「乡试」,考中了成为「举人」。乡试的榜首称为「解元」,明四大家的唐伯虎就是解元出身,所以也叫「唐解元」。
有了举人资格,才能参加于京师举办的「会试」,许多古代故事中经常出现的「进京赶考」,就是各省各科的举人赴京城会试,期能「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会试考上了称为「贡士」,也称为「进士」,会试第一名则称为「会元」。
最后,所有在会试中「中式」的贡士,就集中在京师紫禁城的太和殿举行「殿试」(乾隆五四年起改在保和殿),殿试中式者分为一、二、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榜眼」及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一甲三名均赐「进士及第」;中式二甲者,赐「进士出身」,三甲者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经选入翰林院庶常馆的,称为「庶吉士」,待三年期满散馆后,二甲出身的各授「编修」,三甲出身的则授「检讨」。
|
参加殿试这种「高等考试」的士人,在试卷的书写上就必须具备书法基础,因为殿试之后三天,所有试卷先集中于文华殿由殿试读卷大臣阅读,因卷子繁多,读卷大臣不少皆只重书写工整与否为第一印象的取舍,「抑文重字」的结果,使得不少良才成为遗珠。乾隆知道了这个弊病,就在乾隆二五年特谕规定,殿试试卷除条陈精详、楷法庄雅者行为上选,若有缮写不甚工整,但仍能引经据典、通晓时务者,也为有用之才,应行上选;但若敷衍为文、无才无质,即使书法工整,也不得当选。虽然有乾隆上谕,但试卷字迹潦草,读卷官总会印象不佳,因此「书法」就成了殿试的「评分」标准之一。
由于与试者皆知「书法」的重要,也深知「投上所好」是为另一手段,因此有清一代,参与殿试者都会揣摩皇帝对书法风格的喜好而以之为练字的方向,如康熙喜欢董其昌书法,乾隆偏爱赵孟俯书法,于是当朝殿试试卷,就成为「董字」、「赵字」大观。上行下效的结果,人人书法近似,晚明的「个性书风」至清三代即无法接续,与清代考试制度「抑文重字」的刻板要求应有关系。而后来更演变成试卷书写墨汁要黑亮、卷面要光洁、字体要方正,一笔不苟的「馆阁体」。这种「馆阁体」,某种程度是揶揄了这些读书人在书法个性上的邀宠,或许也是一般「翰林书法」总令人有看似千篇一律而无特色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