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活得别太在意了

(2009-05-18 01:19:38) 下一个
(随笔)

  同事好吃,又高又胖。前几天去年度体检,大夫很严肃地说他“体重超标太多”,有脂肪肝的苗头,血脂也高。他一听,了不得。本来结婚就晚,现在已经四十多岁,可两个儿子才上小学。这身体要是不好了,以后怎么养家糊口?所以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赶紧减肥。他到底有多胖呀?个子一米八,体重210磅。嗯,按“标准体重”(也就是“瘦肉率”是多少)他最多只能180磅,超标30磅。打那儿以后,他来干活没事儿就往秤上站,看着自己的体重减不下来发愁。他忧心忡忡,问我多重。咱?一米六五的矮个,体重正向180磅挺进,整个一个“丹顶鹤”“白天鹅”,肚子上的肥肉有“五指膘”(去掉头蹄下水一百多斤交给党,人家都不要,太肥)。我的标准体重应该是144磅,“超标”30多磅。按身高比例,我比同事超标多太多啦。 

  “你不担心呀?”他很同情地看着我。我说“是胖了些。可人活得那么在意还有什么意思”。他有些茫然。既然这么说他不甚明白,咱就从另个角度让他别那么不开窍。我告诉他,中国的外科大夫抽烟的很多,您说他们最知道吸烟有害,可为什么都不戒烟?大夫里胖子恐怕也不少吧?我太太过去是大夫,她的朋友当然很多都是大夫,其中有不少胖得快走不动道的了(这种工作别人老来请客嘛)。您说他们身为大夫当然知道肥胖的害处,可为什么不去玩儿命减肥?显然是不想活得太在意喽,成天“清汤寡水”的,这享受在哪儿? 

  对,大夫给您检查完身体,就板着脸让您减肥,因为看病是他们的职业。他们不能对您说“这不是圣旨,自己看着办,胖点儿也没什么”。那还行呀。到时候您身体出毛病觉得是因为太胖找他来了,嚷嚷“您说‘胖点儿也没什么’,现在我得了糖尿病”,要跟他打官司。看,好心没好报吧。再说大夫们这么讲也是有“经济效益”的,医院就喜欢这样的大夫,能让医院来财(您到医院一全面检查身体,这得多少钱)。医生也得提成吧? 

  您要是真的不幸得了大病时候会得出很多原因。原来很胖就成了“罪魁祸首”之一。可是这病就真的是您胖引起来的?怎么别的胖子都活得好好的?我这么讲话好象是诡辩。但有一条您记住喽,首先要注重自我感觉。我就特胖,可没觉得睡不着,走路喘。那咱就稍微克制一下,别再胖下去。真要是到了胖影响了我正常生活(比如性交),我再减肥也不晚。我爱享受吃东西,饱足感让我很舒服(饥饿后遗症)。所以呀,别拿那些医生的话当金科玉律,主要看自我感觉,或者自我体会的生活质量。 

  人这辈子能活多久?能好好吃喝的日子能有多久?我有个体会,二十左右的时候我真能吃,好几斤狗肉猛吞下去不在话下。那时也逞能喝酒,动不动就灌一斤劣制白干,然后醉得一塌糊涂,吐得大肠头都快出来了。可第二天又能变成“恶狼”,有了肉照样凶狠地吃,白酒还是“咕咚咕咚”灌。到三、四十岁就差点儿了,看着白花花的肥肉怯步了,叹息“下乡那会儿哪儿见过这么多的肉呀”。酒那会儿已经比过去好多了,可不敢一斤斤地死命喝啦。到时候身体真难受。一到五十岁就更不成了。过去一去“补肥店”(buffet),四、五盘子肉狼吞虎咽,现在两盘就打住了。到时候回家肚子还不断“闹革命”。看看,吃不动了吧?再以后,真活到六、七十岁,肯定就更差劲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您现在能多吃,还是让自己先痛快喽(当然不是天天暴吃)。

  说到这儿,想起我太太当年在医院看病的事儿。她有个同事的父亲忽然脑血栓,送到医院就昏迷不醒,几个月后才“走人”。这位老先生活着的时候特在意身体,每天吃什么,吃多少,如何运动,运动量是多少,都非常精确。成天哪儿也不去,就盘算如何保养身体,而身体也一直调养得很“标准”。可谁能想到会脑血栓呢?他的心脏倍儿健康,无论如何也要跳下去。但老人家已经没有思维了,植物人一样。这样的活法儿谁也不乐意。想当初还不如不那么在意,多给自己找点乐子多好。记得那会儿我太太一下班就报怨,说那同事特孝顺,一天到晚地来关照,要大夫们尽力抢救,把大夫、护士们折腾得要死。 

  又有一次,太太夜里值班时送来一心脏病发作的病人。老先生,八十多岁,连吃六个肉饼之后不久发病,儿子们赶紧把他送进医院已经不行了。事后儿子们大哭了一通,后叹息“老爷子活得痛快,走得也好,一点不连累我们”。 

  所以呀,这人活得别太在意喽,终归要讲究个生活质量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