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有奖售书

(2009-03-06 01:00:43) 下一个

               (随笔)


  一天,我忽然发现信箱里有一个一尺见方的精制的大牛皮纸信封。透过信封上的玻璃纸,醒目的大字赫然显现,“……现在的结果是:李江是我们两个1,666,675美元的中奖者之一!”这真让我心跳!李江不就是我吗?!下面还有个表格:“李江$1,666,675.00得主正在审核中已准备付款杰克·西尔斯$1666,675.00得主已最后决定已开始付款。”

  真的,假的?今天是不是愚人节呀?信封上还写道:“这对李江是个紧迫的消息,我们正等着你的登记回条!”我连忙扯开信封,信的标题又让我差点儿犯心脏病。“百万美元梦”。紧接着的大黑体字是,“最后的决定:李江和杰克·西尔斯双双赢得我们两个$1,666,675.00奖金!”我左右看看,没人看见!先别让人知道,免得被人图财害命!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李江:我们第一个1,666,675美元中奖者,伊利诺斯州的杰克·西尔斯已开始收到他的奖金。现在我们正决定第二个1,666,675美元的中奖者。这意味着立刻发回你的登记回条对你有多么重要。当然,你也可以忽略这一事实。但如你选择了不回答,你将终生后悔。……” 下面又是黑体大字:“杰克·西尔斯和李江是我们两个最大的中奖者!”天哪!“只有一件事阻止了我们付这1,666,675美元:你没有发回你的登记回条!”

  信的内容又解释,这1,666,675美元将按25年,每年66,667美元付。我可以把这钱理解成任何工作岗位的工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包括什么都不干!至少在25年内是这样。因为这钱是保证给我的,当然用不着干活!……如果我不寄回登记回条,另一个人肯定取代我的位置,别无选择,因为这钱无条件地作为奖金给持有中奖号码的人。“……请别冒险!尽快寄回你的登记回条。你要是聪明,马上就寄!”

  以下又提到我还可以赢得另外十万、一万及以下的各种奖金。最后一句大黑体字写道:“你也将收到折价74%的‘时代’周刊!”等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自从一年前,我在美国申请到信用卡后,时而接到些大公司举办的抽奖电话和信,给你个号码,让你回信登记抽奖。我心里明白这不过是大公司的变相广告,显示它们的实力,但也参加了几次,反正他们也没要我的钱。谁都知道这种不要钱的抽奖纯粹是瞎掰!可万一中了呢?!那数都是挺吓人的!十万到一百万美元!今天这是怎么回事?我中啦?!我会不会灾难般地得一大笔钱?大家都看过某些人有幸中奖,一夜成为大富翁的故事。他们成为名人后有多烦恼!来自嫉妒者的恐吓电话不断;各慈善机构要求募捐的信件不断;记者们的穷追不舍;要求帮助者的恳求没完没了。顿时我有点儿慌神。且慢!让我仔细把信再读几遍!

  尔后,我渐渐明白,这不过是“时代”周刊出版商的变相广告,请你订阅杂志。要不,信的结尾怎么会写着“你将收到折价74%的‘时代’周刊”呢?我要看这杂志还要交26%的钱哪!咳!真要中奖百万,还在乎这订阅杂志的钱吗?我真能得到这1,666,675美元吗?啊!!信的第一句话没看清!这句话的字极小,肯定被忽略,“如果你持有并寄回中奖号码的登记回条,我们将高兴地宣布……”云云。中奖号码!又是抽奖!虽不免有点儿失望,但还是庆幸没有信以为真。


  信的一个下角印有六条号码,每条号码由四个阿拉伯数字和四个英文单词无序地组成,中奖的机会大约几十亿分之一!也就是说,全世界每人买一本“时代”,其中有一人中奖。可这信上说,如果不寄回登记回条,“你将终生后悔”,“请别冒险”等等,好像极有可能中奖似的!请别谴责出版商的故弄玄虚,他们并没有骗你,信的第一句话就说了,“如果你持有并寄回中奖号码……”那字是小了点儿,但毕竟是写在了第一行!

  出版商为什么仔仔细细地,不止一次地告诉你,这钱将分二十五年给,每年66,667美元,你想干什么都可以?这大概就是广告的艺术。首先得让读者想入非非。第二也是出于省钱的目的!万一有个幸运者中了头奖,一下子从出版商那儿拿走1,666,675美元,他们还不得吐血?分二十五年给好多了!另外我们还应把通货膨胀率算进去。按美国低通膨率3%计算,第二十五年领到的66,667美元仅相当于第一年的48%左右。二十五年后得到的全部奖金1,666,675美元,只相当于第一年价值的71%左右。如果按5%的通膨率计算,最后一年得到的只及第一年的33%!

  这就是广告,一种很高技巧的广告!

  折价74%不赔本吗?不见得!如果你去商店买本“时代”是2·95美元。折价74%也就是0·77美元一本。但“时代”周刊批发部门直接给你邮寄,减少了流通环节,我相信0·77美元还是高于成本。即使真的赔钱也得这么干!市场争夺不进则退!各个杂志的出版商都这么干!“时代”是美国最具权威性的时事评论杂志,创刊已七十年,尚且如此,美国商业社会竞争之剧烈略见一斑!

  我订了一年的“时代”。不是认为会中奖,因为“时代”是本很严肃的时事评论杂志,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而且订阅价格确实便宜。大广告信封中有两个小信封供你寄回登记回条。一个信封印有一个大大的“Yes”并附有一句话。“我想收到极大降价的‘时代’,另外,登记我的号码参加抽奖,如果我成为百万富翁,通知我!”另一个信封有个“No”字,并写道:“我不想收到极大降价的‘时代’,宁愿以高出近三倍的价格去买。当然,如果我成为百万富翁,通知我。”


  信发出一个星期,我从“时代”周刊收到帐单,客气地要我付订阅一年的钱,当然是折价74%。没的说,立刻寄上四十美元的支票。可没过一个星期,“时代”周刊又来一封信,催账!大概信寄丢了?我可不想被认为是赖帐!再寄四十美元的支票,心想,杂志社兑现其中一张就行。

  很快,我收到送上门来的“时代”周刊,同时还有一封杂志社热情洋溢的信。亲爱的李江:你已收到了部份来自“时代”周刊的礼物--降价74%的杂志。你中奖的机会是绝对保证的。同时,我们高兴地宣布,你又增加了五万美元附加奖金的中奖机会!

  真会说话!机会?近十万分之一到几十亿分之一的机会。最末一等是价值二十美元的收音机。带有三个惊叹号的黑体字写着会有一万人中奖。前提是什么?全世界的人都买一本“时代”周刊。

  下个月初,银行寄来的月收支平衡表上,我发现寄给“时代”周刊的两张支票都被兑现!“啊!他们受到我两份钱,才给我一年的订期!”我很恼怒,刚要谴责商人们的言而无信,还是妻子细心,在送上门的杂志封面上找到了答案。在右下角印有订户姓名、地址和订阅的截止日期上,我的截止日期被延长了一年!“那也问问我是否同意呀?”我仍不满。“我要是不爱看呢?”然而商人们关心的是杂志能否卖出去,实现其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杂志卖给你就行,看不看不是他们的事!我这心里好像茅台酒倒在焦溜鱼里,味道全变了!

  何止“时代”周刊,美国各个著名月刊、周刊都这么干。“新闻”周刊、“美国新闻”周刊、“读者文摘”等等,广告翻新,抽奖连台。打那以后,我从各杂志社收到的订阅抽奖信有好几十封。精制的大信封中的内容大同小异,设的奖最高达一千万美元。每封信都给你一堆号码,同时说在这之前已有多少中奖,只要寄回登记回条,中奖机会绝对保证(请注意机会二字)。有个大音象出版社寄来的抽奖信,除大笔的奖金外,还有很最诱人的邮购,声称一毛钱可以买一盘录象带,最多能买八盘。但你以后每年要用零售价买相应数量的录像带。比如,你用四毛钱买了四盘,那么日后你必须得用零售价买另外四盘。你用八毛买了八盘,以后还得用零售价买另外八盘。其实这是用半价方式争夺未来的市场。如果你中途变卦,对不起,交罚金!不交,直接从你的银行账户上扣!

  这些出版商是如何知道我的姓名、地址的?我的美国朋友告诉我,“很简单!直接从信用卡公司买就行了!在美国任何东西都可以买卖。”他们收到此类信件就让其直接进纸篓,看都不看。可他们还是照常收到这类信件。可见美国的广告费用之巨!

  不过你不能说这种广告没用。不然商人们就不会用这种方式推销商品。我曾看到专门评述这种有奖售书效果的文章。“上瘾”的人真不少!确有很多人,杂志买了又买,虽然根本不看。有个老太太买了一辈子有奖售书的杂志,但她始终未能如愿。她买的杂志在她家的地下室里从地面堆到天花板,满满一屋子!最后,乾脆自己买了部豪华车,开出去逢人便说她中奖得的(从中看出她还很有钱,为什么不捐给穷人点儿)。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我们住在外国学生集中的大学结婚学生宿舍。这些人是出版商们重点“攻击”的对象。我有时取信时,赶上邮递员正在分信,几次看见他正面无表情地把精装的大信封按地址、姓名份别塞入信箱。这大概是新一轮的“攻击”,但愿不会有人“上瘾”。

  在宿舍里串门,时常见到主人家中放着“时代”、“星期新闻”或“读者文摘”。一问肯定是各出版商抽奖售书的“战果”。日子长了,大家还以此开玩笑。一打电话听对方情绪不错,便问:“怎么这么高兴?又得了一百万吧?”那边笑道:“没有你多,你得一千万!”“哈哈!彼此,彼此!”

    (这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美国的书商们不能干这种涉嫌违法的勾当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