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水龙头用久了就关不紧。太座对此最为恼火,每次到厨房一看就怒不可遏。“这又是谁?!水龙头就这么滴滴答答的(漏水)。浪费!难道你们拧紧水龙头的劲都没有?说了一万遍了,耳旁风,耳旁风!”痛心疾首得不行。“你们”指谁?女儿和我。女儿在自己房间里岿然不动,坐在计算机前眼珠都没错动一下,视老妈的喊叫为一团空气。我则一蹦多老高,冲进厨房,“这都是她(女儿)干的。到了美国就学会了浪费!”说着把水龙头没命地拧紧,让那娘儿俩甭想自己再打开。
我这是赌气吧?有点儿。咱是多么节俭、保守的“义和团”大叔,怎能和女儿是一丘之貉?她自幼来到美国,说得不客气点儿,已经差不离变成“香蕉(黄皮白心,像是“洋奴”的材料)”。一见中国饭就皱眉,是“麦当劳”快餐店最忠实的顾客,牛奶过期一天就拒绝喝,没有饮料活不下去的主儿。哼,美国文化的屈服者,早已经“忘本”,怎么想得起来拧紧水龙头?我就不一样了,可有时确实也有疏忽的时候。那时我说“不是故意的”也白搭,妻子--简直是“慈禧”,已把我--忠勇的“义和团”打入另册,罪名是“说了一万遍了”也不听。夸大,夸大!哎哟,我和女儿的生活态度虽不是天壤之别,也是有很大的不同,别把我俩搀和在一起说。然而妻子根本就懒得体察我的委屈,女儿还讥笑我是“妈妈的狗腿子”。说得太多了,太多了,家丑不可外扬。
其实咱知道妻子并不是真的在乎那几滴水,而是注重节约的精神,中国的传统嘛。自打我记事起,我老妈就是这么教导我的。五、六十年代就有口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分钱”。那年月注意节约是正大光明的美德,歌中唱道:“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嘛。国家也真穷,老百姓更穷。我记得如果穿了件新衣服去上学,穿补丁衣服的同学们都会围着你看,自己也有点不自在,好像真成了“资产阶级”。现在您跟孩子们说这些?“天方夜谭”。
在我印象里,北京那时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大白菜要吃上好几个月,秋末冬初,家家户户都要买上好几百斤储藏起来。那时家里饭桌上几乎天天是白菜。先吃“不吃就烂了(老妈语)”的白菜帮子,再吃个头小的,储藏不了多长时间的,顿顿如此,吃到最后,储藏的白菜不是冻了,就是烂了。这不等于吃一冬天烂白菜嘛?或许吧。可您怎么能上来就吃白菜心呢?白菜帮子怎能不先吃掉呢?先把白菜心吃了,任凭白菜帮子烂掉,那没多少日子冬储大白菜就报销了,剩下的冬天吃什么菜?哪有钱再去买菜?就吃一冬天烂白菜吧。要节约呀。
我在国内到国家机关工作时已经是八十年代。那时到了秋天机关里总要分一些外地采购的苹果、鸭梨什么的,一分就是每人好几十斤。我们俩口子加上个小孩儿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水果被放在阳台上储藏好,隔三岔五地就拿出来,把快要坏了的,或已经坏的挑出来吃掉。不好的还没吃完,又有一些开始要烂了。谁都会得出结论:水果吃完的时候都不会吃到几个好的。能否先吃好的?那时国家物质生活已经好转很多,没必要如此节约。当然可以,可不好的水果任其烂掉扔了?心里总会有一种负罪感。既然如此,就甘心情愿地吃烂水果吧。请注意“负罪感”这三个字,节约第一的概念已成为我们这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的“座右铭”,是价值观念的一部份。现在虽然不再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没头没脑地自豪,但崇尚节俭已潜移默化地融于个人意识当中。其实,这也不是共产党长期教育的结果,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一代一代灌输下来的。
在美国我见着便宜东西眼睛就放光。周末去商店采购食品,只要是减价、便宜就拿很多。“一时吃不了,先放起来。”总这么安慰自己,家里的冰箱塞得要爆炸是个次要问题,冷冻下的食品并不是长期不变质的。我常常抱怨美国的肉类不如中国的好吃,其实总是吃过期变了味儿的,甚至变质的。肚子受不了了,一通“革命”,绞痛,“后门”开了放水闸。活该吧,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周身的脂肪不可遏制地增厚,越来越像某种植物的根茎,冠以“二肥”名副其实。为什么还要买那么多便宜东西?为什么知道食物有些变质还吃?将剩饭都装进肚子后还自鸣得意地一拍,“我是‘泔水桶’。”这是什么比喻?美国是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国度这一点谁都清楚,可我就是不自觉地有一种“土老财”心态。
诅咒勤俭节约?非也。其实甭管哪儿的人都注重节约。一个美国主妇见到自家的水龙头漏水也会过去拧紧,她可能找修理工来修水龙头,而不是像中国的大嫂们在漏水的水龙头下放个大锅、大盆什么的接水。美国人吃水果是否会专捡好的吃?可没见他们一次买好几十斤呀,而且商店的水果上都挂着薄薄一层保鲜的食用蜡,能放很长时间。美国人会不会先吃白菜帮子?咳,这种事在中国都已成为历史,千方百计地把剩饭“倒进‘泔水桶’”?中国大陆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世界上像我这样的人已经不多,甭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可为什么大家认为中国人和美国人不一样呢?
嗯,这大概跟中国过去一贯的穷有关。封建社会两千年,生产力发展极其缓慢,人民始终为温饱奋斗,不自觉地维持现状,注重节约成为必然,财富要靠“愚公移山”精神一点、一点地攒。勤俭持家嘛。可“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怎么解释?别瞎联系,这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社会现象,并非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我们这些中国传统植根于内心深处的人是否会无原则的节省?话不能这么说。崇尚节约没错,但不能因此妨碍到生活的质量。常常见到、听到在美国的中国人异常勤奋地工作,拼命地节省,攒钱买房子、买车,终日忙碌,绝少在生活中享受,放松一下身心。而美国人呢?“懒”!有时间就想尽办法让自己快乐,特别是年轻人,总是一副惯坏了的样子,个个债台高筑,可房子要照住,车子更要开好的,休假一天也不能少。你会看到一家家美国人,房前后院收拾得干乾净净,布置得像花园,房间里总是四壁生辉、井井有条。也许边上还有一户中国人,但可能草坪很少修剪,房子也懒得修缮,进进出出的人总是匆匆忙忙,从不注意修饰打扮,男的胡子拉茬,女的蓬头垢面。或许大家都有不同的活法,“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嘛。可谁能解释一下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吗?
“可他们美国人简直像浪荡公子,就知道不断地占有,贪图享受。”在中国人圈子里总听到这样的不以为然,我也跟着随声附合。但正是这样一个移民造就的民族,从两百多年前建国时的十三个州,经过不断的西进开拓,越过北美中部大平原,翻过洛矶山脉,直抵大洋边上的加利福尼亚,最终占据了浩瀚太平洋的中心夏威夷,成为横跨大陆的五十个州的海洋国家,在世界上拥有最多的物质财富……慢着,这到底是不是侵略?另外,物质是我们评价好坏的标准吗?“好坏”到底有没有标准?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过正义?……嚯,水龙头漏水会引起这么多不着边际的思索。
夜里想得翻来覆去没睡好,大清早把妻子推醒,希望清理我满脑子的浆糊。她还真给面子,兴致勃勃地说着子午卯酉,忽然大叫:“我得赶紧上班!”赶紧爬起,随便吃了点东西匆忙而去。刷牙时忘记拧紧的水龙头在“滴滴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