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德堂序言
为人子,不可不知医。医,仁术也。
师曾诲曰:“为医者,必先医己心,而后方可医人;医者必具佛心,执仙术。”
余本愚钝,五岁不行,六岁方能言。幼年慈母见背,茕茕孑立,长成志欲习医。今能至此者,全赖于恩师教诲与己之坚持。忆往昔,初投师门,感恩于师父谆谆教诲,句句铭心,始有今日之境界。
春去秋来,白驹过隙,先师虽已仙逝多年,唯医规不敢废弃。医人无数,亦砺练了自己。
在此,对予以信任之君表示衷心的感谢!只因有了诸君之信任,方有余今日还算说得过去的医术。
一直遵奉先师的教诲:“医人,乃积德之善行,不得以此敛财!”医者,实乃患者之希望。将心比心,自然就多了一些体会。虽医人无数,却从不敢多索分文。
“但愿人常健,何妨己独贫!”
目 睹今之现状,国学不彰,中医亦倍受非难。千载绝学之国宝中医岂能毁于砖家学院派们的胡言乱语之下。如果按学院派的教学模式,学足四年依然是只会应试不会诊 病的无能儿。中医乃实践科学,仅凭空洞的理论说教是没有办法掌握其真髓的。先师们千古遗训:医乃仁术。然今之时,医却成了变相劫财的工具,举目可及,看看 有多少家庭为了医病而倾家荡产,人财两空,坠入万劫不覆之境地。悲哉!
国人已觉醒,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医,可是现实中真中医还有多少?很多人都是打着中医的旗号骗人,很多砖家都是西医理论指导下的开中药,这不是中医。现行的体制对中医的摧残让人不寒而栗,传统中医的生存空间正在打压、缩小。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试图用实证数据来强化中医的指标是不现实的,也是办不到的。记得有一位中医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用所谓的现代科学研究中医,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小人!”欲毁中医的不是洋人,而恰恰是黄帝的不孝子孙。
在科学漂亮外衣掩盖下,用形而下的工具诠释形而上的真髓,完全是瞎子摸象。要知道,人的器官不是用车床做出来的,怎么可机械式修复?现实中的“亚健康”就是西医的发明。亚健康实际就是人的脏腑出了毛病,中医完全可诊断出病因所在。中医不懂亚健康,病就是病,无病就是无病。现代医学什么都可以换,就象修理汽车 一样为人治病,可是人这台机器实在是太精密了,至少一百年内,人类克服不了排异现象。对于心血管病,手术和搭桥不知坑害了多少人?当支架放入后,近期会让 病人感到一点舒服,可预后却是更大的灾难降临。因为,人体会调动真气去努力排除这个植入的异物,耗费大量的真气。现实中,中医只需要二个月的中药治疗,便 可将受损心脏修复如初,这就是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客观事实。
再 有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手段,重新检验祖宗的成果是不理智的,也是不科学的。中药应用了几千年,从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开始,我们的先人对中药进行各种尝试和研 究,并对其进行了性、味、归经分类,这是几千年来我们祖先为子孙们留下的珍宝。然而今天,却用老鼠验证中药的毒性。要知道鼠与人不是同类,其对自然及食物 的需求也不一样,这是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可是科学却在亵渎真知,是不是鼠能食的东西,人类就可以放心的食用?是不是对鼠起作用的药,对人类就一定有效? 对鼠无毒东西,人类就可放心服用吗?巴豆,人服会泻肚,可是老鼠吃了却长肥。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人可以随意食用了呢?
中药的毒性与今天科学所定义的毒,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药的毒性是指中药的偏差性,中医就是以偏纠偏来达到阴阳气血平衡的。附子无毒就不是附子,那是马玲薯。硫磺救阳首当其冲。马钱子治脱必不可少并极效,斑蝥疗皮炎涂之立消。
千百年来中药在应用中有很多诫定,必须严格遵守。附子、柴胡必须高温煮后方可服用;雄黄遇热便成砒霜……
中医的传承方法,必须师承。可现今的立法师承却成了一些人赚钱的工具,大家可以到网上搜一下,收费高得吓人这是其一,再看看那些西医洗过脑的专家,能带出多少高徒?他们既便传承下去,也不是传统中医。真正的传统中医,不是这种传承方法。
中医之秘为什么不外传?首先是择徒,过去徒入师门,前两年只是干杂活。不是师傅家缺小工,而是要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其人品和德行。无德之人不得入医门,更不能 授其技艺,免其害人。现在却要将中医无秘化,就如同我们的宣纸技术一样,把我们的国宝全都向世人昭示。最典型的就是中医不能自己制药,必需将方子公开;如 果想制,必须送到有加工资格的制药企业加工,否则视为违法。自制丸、散、膏、丹,是中医几千年来的看家本事,现在还有几个喑熟此道?你能向谁说理呀,索性 我们不制还不行吗!把秘方藏之高阁。西药可以强调保护知识产权,中医的秘方却不属此列,是谁剥夺了中医这项权利?国家不保护中医,是谁之所愿?
然,不论世态如何炎凉,国人尚对中医抱以极大的热忱,感怀之余,甚感欣慰:“国可亡,然文化不可亡。”思我华族几千年文明,决不可于今日淡出历史。更不可以五十年后到国外去学中医!
当然,传统中医更不要气馁,只要德术尚存,处方权是百姓给的。有时间可以翻一下历史典藉,大汉皇帝绝对没有发给张仲景任何证书;华佗更是无证行医;李时针连药师证都没有……,问题是,时人是否有先人那般德艺。
近时一些人打着传统中医的幌子,大行骗术,把自己包装打扮得比真的还真,给传统中医造成很坏的影响,使传统中医蒙羞!
身为炎黄子孙,弘扬祖学,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因此,将己多年熟读之医典仔细挑选,编辑成册,荐与世人。
殷殷之心,天地可鉴!
隽德堂主
二○一一年元月十日
===
吕炳奎(1914-2003)上海嘉定区望仙乡人,第六、七界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卫生部原党组成员,曾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 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华气功》主编、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 理事长、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顾问、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校长、北京光明中医学院院长、董事长、吕炳奎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务,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
吕幼染黑热病,幸遇走方郎中,几味神药一拔病根,遂萌学医宏愿。15岁拜嘉定名中医汪志仁,19岁挂牌行医,一鸣惊人。抗战期间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队长,后浙东军政分委书记。1956年经谭震林举荐,毛主席调吕炳奎任中央卫生部中医司司长。
1、本草备要讲解(上、下) 2、方剂讲解 3、古代汉语(上、中、下) 4、黄帝内经(上、下) 5、金匮要略讲解 6、名医医案选读 7、人体解剖学 8、人体生理学 9、伤寒论讲解 10、温病条辩讲解 11、西医内科学基础(上、下) 12、针灸学 13、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14、中医儿科学 15、中医妇科学 16、中医骨伤科学 17、中医喉科学 18、中医临证程序与辩证思维方法 19、中医内科学(上、下) 20、中医外科学 21、中医眼科学 22、中医药学概论 23、中医诊法、中药、方剂口诀 24、历代医籍选介 25、中国医学发展史概论 26、中国哲学思想史概要 27、实用中医文献学 28、中医学科学原理 29、现代科技 30、中医科研课题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