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沧浪"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著名诗论,是说写诗读诗,不能以自然物理现象来理解、评析诗词的意思。 王之涣:《凉州词》,被誉为唐诗压卷之作,它的首句就涉及到"非关理也"的问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关于这首诗,有一段很有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据说王之涣和王昌龄、高适有一次同到旗亭(大抵是卖酒的地方)喝酒,座中有歌伶十数人,也在会宴。三位诗人就私下约定,,看歌伶唱的最多是谁人的诗,就证明谁的作品最受欢迎。结果,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和"奉帚平明金殿开"两首给唱出来了,高适的"开箧泪沾臆"也唱出来了,最后,轮到一个最漂亮的女孩子,她一发声,唱的就是这首《凉州词》,这使得王之涣非常得意。不过,通过这个故事却可以证实一点,王之涣这首《凉州词》,的确是传诵一时的名作。
名作归名作,有人说,"黄河远上",应该是"黄沙直上"之误。并且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很费解,黄河明明在平地上,河水是向低处流,怎么可以说"远上白云问"呢?只有"黄沙直上"才是塞外的景色。理由很简单,凭高望远的人都会看到远处的景物与天相接。诗中这七个字并不曾夸张过分。再则"黄沙直上白云间",从意境上说,比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七个字,也差得实在太远。"黄河远上白云间"七个字,莽莽苍苍,浩浩翰渤,给人的壮阔的感觉,反复吟味,把人的思想感情引到辽远高阔的境界。这七个字的艺术效果,决不是"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景象所能比拟的。
还须看到,唯有"黄河远上"这种境界,才正好和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另一种壮阔的气象相联相配,而漫天黄沙虽然也是一种景色,在意境上却差得太远。至于说,黄河和玉门关在地理上距离很远,那也是事实。不过诗贵意境,光从地理上找印证,有时是未必恰当的。比如王昌龄有两句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这个大湖和玉门关也是远不相干的,诗人却不妨把它们拉在一起。这种例子,在唐诗中是屡见的。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但对烟何以是直的,却有纷讼。清人赵殿臣注说:"边外多回风,其风迅急,袅烟沙而直上。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另有人引庚信《伤王司徒褒》诗"闲烽直起烟"。但这一联句艺术上的成功,毕竟不能以是否合乎物理来衡量。这一点,《红楼梦》里初学做诗的香菱倒有比较肯切的体会,她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竞是有理有情的。""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这可以看作是对严沧浪"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著名诗论的通俗化解说
。
写诗有写诗的艺术手法,有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特殊规律。它是经过长期不断探索、实践逐步积累下来并且为大众所承认的。拿衡量文章的尺子去量度诗歌,同样也不好。
再以王昌龄 《出塞》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为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代诗人兼诗评家李攀龙认为《出塞》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世贞讽意地说:"李于鳞言:唐人诗句当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压卷。余始不信,以为《少伯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他认为这首诗好就好在"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之间"。也许他以为"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就是在可解不可解之间吧。许多人都解释过这首诗。对于第一句是怎样领会的呢? 随手举几个例看:
"待言秦时明月,仍照沙场;汉代雄关,犹横绝塞。"
"明月临关,秦汉一样。乃今日唐家亦复同之。"
"首句是说此地在汉是关塞,明月犹是秦时。时代虽变,形势亦非从前可比,有今不如古之叹。"
"言‘秦'言‘汉',文义错举互见,并非专属。"
一句诗解释起来却不完全一致,写诗本来就和写文章不同,也不是自然本质反映。构思、造句往往同文章,同自然现象不一样,甚至可以很不一样。没有人会在文章里说:"我的白头发有三千丈长。"但李白却可以拿来写诗。正因如此,当我们看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的时候,就不能把它看成:明月是秦时的,关城是汉代的。因为这样一分开,事情就不好办了。难道汉代就没有月亮,秦时就没有关城?还是秦时的明月特别些,汉代的关城坚实些?对于这七个字,假如用诗的艺术眼光去分析它,就很简单。你试化身作唐代诗人,在明月之夜登上塞外一座关城。脚下踩着关城,头上亮着明月。这时候,你就会想起一连串著名的历史事件;秦代是怎样在北方修筑长城的,汉代又是怎样在边塞建立城堡的,然而,头上这一轮明月,却是亘古如斯,并没有多少变化。秦代是这样,汉代是这样,直到如今还是这样。……你一定会想得很沉,很远。这时你何暇去分辨这是秦城还是汉关,是秦月还是汉月呢。
画龙重点睛,好诗句"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祁的词今仅存六、七首,当时颇有名气,尤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一字"闹"句为隽句的《五楼春》词,传为干古美谈。 宋祁的《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全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词人为什么说"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呢?难道晓寒能掂斤论两么?红杏会争斗出声么?若按常理解释,这两句的确近乎不通。怪不得李渔《窥词管见》说:"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
相反王国维《人间词话》则盛赞此词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究竟谁是准非呢?李渔之所以觉得闹字不妥,那是由于他忽略了诗词审美特征的缘故,不能用形象思维去领悟词人的意趣。宋祁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关键就在于词人用感觉移借的手法,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感觉本就可以相互转换。如听音响,闹时会觉得热,静时会觉得冷。这是一种生活的直觉。这种直觉一旦被诗家写进诗词作品中,注往就能收到出奇的效果。
苏拭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也是一"绕"字而使景色显得很形象: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的"绕"字较别本作"晓"字好,它与王安石的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书湖阴先生壁》)的"绕"字都化静景为动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更著名的一字之妙,当然是"敲"字,贾岛是著名的苦吟诗人,做过和尚,后来结识了韩愈,才弃僧还俗。《唐遗史》说,他认识韩愈的时候,有一段"推敲"故事。有一次他吟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憎推月下门。"做好以后,他觉得"推"字不算好,要改做"敲"字,可是又决断不了,走在路上,还在苦思,并且下意识地作出推门和敲门的手势。恰巧韩愈排开仪仗在街上走,他迷迷糊糊地冲进仪仗队里去,给抓住了。韩愈问起情由,代他决定用了"敲"字,并且引为诗友。这就是"推敲"这个典故的来由。
冯延巳的词清丽、委婉。他的《谒金门》头句"皱"字也是传诵名句: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按红杏蕊。
斗鸭阑干遍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这首词是写宫中妇女在春天里愁苦无法徘遣、希望所思念的人到来的情景。一开头由景写起。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妇女们的心。它用一个"皱"字,就把这种心情确切地形容出来。因为是春风,不是狂风,故只是把池水吹皱,还不至吹翻。女主人公的心清也只是象池水一样,引起了波动不安的感觉。
四.诗字点化之妙,瓦砾俱金矣
古人云:"诗字点化之妙,譬如仙者,丹头在手,瓦砾俱金矣。"所谓点石成金之妙,也就是说诗歌创作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有的诗句一经再创作,融化为自已词句后,脱胎换骨,获得了艺术生命力。
黄庭坚在诗词创作中,常化用前人辞句,并倡导"夺胎换骨"、"点铁成金"诗论。他这首著名《清平乐》词: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其结尾一句就是点化与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探 几许")词末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意境一新,比起剽字窃句来,总还有点自己的创造,因此仍不失为一名句。
黄庭坚的《题阳关图》也是用夺胎换骨法写成的好诗。
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
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
诗借用王维《渭城曲》和《敕勒歌》而成。王维只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黄庭坚想得更远,不要说阳关西出没有故人,简直是人迹罕见,只有那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罢了。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身不娶,所居多植梅畜鹤,因而有"妻梅子鹤"之称。他这首《山园小梅》是一首而驰名诗坛的咏梅诗:
众芳摇落独喧好,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晴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与金尊。
诗中"疏影""暗 香"一联为咏梅绝唱。这两句一写梅姿之情,以一枝斜出的水边照影衬托梅枝的疏秀清瘦;一写梅香之幽,以若明若暗的朦胧月色烘托梅花香气和清幽淡远,神清高洁品性,前人认为此句深得梅花之魂,"暗香""疏影"甚至成为梅的代名词。
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说林逋这一联系点化五代时南唐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遂成千古绝句,但江为诗仅存这两句断句,诗题亦无可考。清俞正燮《癸已存稿》卷十二晕?quot;文章天下之公,江、林当两存之。"即使江为有句在前,也不妨碍林逋此诗为咏梅绝唱。
叶绍翁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脱胎于陆游的《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枝红杏出墙头。"但叶绍翁写园的一角,比陆游取景小而含意深。在"出墙来"的前面加上了"关不住'"这个"关"字,突出了春意的活跃,使与"关"字相应的"出'"字更有精精。唐吴融《途中见杏花》也有"-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还独愁"之句。
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 以上三句,是化用唐入诗句:"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
宋代词人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正是从岑参《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这两句诗点化出来的。
借用前人现成的句子,只改动一两个字,甚至个宇也不改地搬过来。而赋手诗句以新的含义。比如、毛泽东的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行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就是从李贸《金铜仙人辞汉歌》那里借来的、李贺原诗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是突出深沉郁愤的情绪,毛泽东则是发达兴奋自豪的心态。
秦观的《南乡子》(妙手写微真):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 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 ?
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 任是无情也动人。
"任是无情也动人"原是唐代罗隐的《牡丹花》诗句:"似共东风别有因,绎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侬华过此身。"罗诗原只咏物,虽以拟人,亦贴切工巧,但终不若秦观词之倩致 深沉动人。
晏几道,是晏殊的幼子。词风近良父,史称"小曼"。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词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原是五代翁宏《春残》诗的颔联。晏几道-字个改地们用这首词里。以刻绘他去年的伤心的情事:落花缤纷,所欢远去。微雨凄零,双燕翩舞,更衬出他孤寂。为什么这同样的两句在翁宏诗中不曾引人注目。而-经曼几道用在此。便成了传唱干古的名句呢?
就艺术的整体观念说。此联之于词,由于意境深婉。恰切地表达了词人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因此跟全词所着力描绘的枨触意绪构成了和谐的艺术整体。而翁宏的诗却不然,全诗除此联形象生动外,余如"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帐?……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何愁夕,萧飒暮蝉辉"。大都直白、浅露,反倒是冲淡了"落花"两句的精警意味。
五.尺幅之内,可以藏万里之势
古人论画,以为尺幅之内,可以藏万里之势。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刘长卿《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青翠数千仞,飞来方丈间",都是赞小制而融有巨景。诗与画同理,刘禹锡曾说过:"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
同古体长诗相比,绝句可谓是最小的诗体,它的艺术容量显然有限,用以写一座大山未免显得短绌。但这不能限制住高明的诗人。 看陆游 《过灵石三峰》:
奇峰迎马骇衰翁, 蜀岭吴山一洗空。
拔地青苍五千仞, 劳渠蟠屈小诗中。
这首诗就是以小诗而写大山,即以小制大,不但毫无捉襟见肘之感,还写得非常灵活而又风趣,表现出诗人的幽默感。"奇蜂迎马骇衰翁",自恃高而奇的灵石山向诗人挑战,想要吓倒陆游,但陆游却毫不在乎,略施小技把它降服。三、四两句"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象玩弄戏法,又象现代电影中某些特技镜头,大山倏忽间自动屈身缩小,小到"劳渠蟠屈小诗中"。这种写法,不但诙谐可喜,而且显得诗人胸襟高尚,诗力无敌。
陆游的《春日》诗:"雪山万叠看不厌,雪晴山青又一奇,今代江南无画手,矮笺移入放翁诗。"用的也是这种手法,另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描写当时沦陷在金人手中的北部中国的山河壮伟,是一种形象生动的高度概括。
写景,看来每个诗人都会,其实它和诗人的胸襟气度的大小、思想性的高低有关系,有些诗人就只能写身边的小事,而不能瞻瞩得更远。《北梦琐言》曾经嘲讽唐求(唐末的隐士)的诗,说它从来没有走出二百里路以外(指诗的思想境界)。陆游诗所以能有这种大手笔,此中关键在于诗人的爱国胸襟与融铸万物的艺术才华,否则何以举重若轻,跃然纸上。
杜甫《登岳阳楼》是他晚年流寓湖南时的作品。那时他已经五十七岁了。正值国家多难,个人境遇又异常困苦,加上既老且病人心情是很郁的。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然而杜甫晚年在律诗的创作上是更趋成熟了,三、四两句极力描写洞庭湖的景色。在整首诗里,仅有这两句是景色的描写,这首诗的成功或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就系在这十个字身上。尤其是在老杜之前,孟浩然已经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名句,更使后人不容易下手。因此它的要求异常严格。在十个字里,必须典型地概括地写出洞庭湖的雄伟气势。然而老杜在这方面,的确是一个高手,"吴楚东南拆",是说洞庭湖汪洋万顷,好象把处于它东方的吴和南方的楚这片大原野,打开一个大缺口一样。"乾坤日夜浮",是说太阳和月亮好象就在这湖里升降出没。这十个字,就把洞庭湖的壮伟开阔,异常生动地写出来了。
南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有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词人要把西来的长江水当酒饮尽.把北斗七星当作酒壶细斟慢酌,把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当成客人。这想象不可谓不奇特,这构思不可谓不大胆,这气度不可谓不恢宏。
曹操《观沧海》,历来被人们推为中国山水诗的创始之作。但这首诗的卓越之处不只在此,其气魄之大,无人可比。曹操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大海吞吐日月星辰那种壮丽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在曹操的笔下,景物都写得生气勃勃。沈德潜说曹操诗"时露霸气",所谓"霸气",指的正是曹操志在统一的襟怀。你看:海水动荡,山岛矗立;树木葱笼,百草苍翠。祖国山河显得何等雄浑,何等有生命活力!在萧瑟的秋风中,洪波涌跃,一浪高似一浪。这又是何等顽强的斗争精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更是气象壮阔,想象宏奇,"有吞吐宇宙气象。"
六.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疏密关系是绘画结构的要着,传统画论中有两句形象化的诀语,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一个有创造才能的画家,他知道在该疏的地方就大胆地疏,即使"疏可走马"也不会空洞无物;在该密的地方就大胆地密,那怕"密不透风"也不致窒息闷死。这是因为他有全局在胸,并不把疏或密当作孤立的部分来看,故能刻意经营,大胆放笔,该疏则疏,该密则密。
一般人都懂得"密处"有画,而不太懂得:"疏处"也有画,都懂得有画处皆画,不知无画处皆画。倘若密处无疏可求,则少空灵之趣,反之,如果疏处无密可求,则无蕴蓄之致,使人一览无余,毫无意味。疏密相间、虚实相生,不独绘画如此,其他艺术亦然。中国古典小说讲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是深谙疏密之辩证法的。在这方面,曹雪芹、罗贯中都堪称行家里手,他们知道在什么地方,该泼墨如云,什么地方该惜墨如金;同时还善于因虚见实,由实悟虚,留出适当的空白,让读者去掩卷深思,以收到"不写之写"的艺术效果。拿诗歌来说,例如《木兰诗》写木兰代父从军前的心理和征途中的思亲之情,以及解甲归里后与家入团聚的情景,回环往复,极意铺陈,用笔可谓"密"矣。但其写木兰军中征战之事,虽为时十年之久,却只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寥寥数句一笔带过。显得重点突出,抒情主旨所在。
《唐诗纪事》有一段关于祖咏写这首《终南望余雪》诗的故事:有一年,朝廷考试举子,试官出的诗题是《终南望余雪》。祖咏参加了这次考试,才写了以下四句,就交卷了。
终南阴岭秀,积雷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试官一看,不符合规定,问他为什么,祖咏答说:意思都写完了。这段纪载,不难使人看出这位诗人是如何忠于创作规律,尽管试帖诗由朝廷规定格式,限用官韵,而且一般至少要写四韵(八句),才算成篇。但是当诗人发觉只用两韵四句已经把意思写完的时候,就坚决放下笔杆,不肯多添一个字了,如此"惜墨如金"为人所称道。
祖咏这首诗,不仅仅因为它尽意而止为人所称道,这首诗本来就写得很成功。"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两句已经把题目的"终南望雪"四字都写到了。剩下"余"字还有待于发挥。于是作者再下十个字极力写出"余雪":"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就是说,在傍晚的时候,雪已经停了,天色开霁,树林顶上反射出明亮的阳光。可是在这个时候,城里的人反而觉得雪威更加凛洌了。句中的"霁色""暮寒",正好从眼前的景色和人的感觉两方面烘托出"余"字的精神。这样看来,四句诗已经把试题的意思都写圆满了,不多不少,正到好处,倘要增加一些什么,大抵也只能在枝节上面添添补补罢了。而这些枝节加上去以后,未必增添了诗的境界,恐怕反而会画蛇添足。
诗应该是最精炼的语言。 历代诗评家对于不够精炼的诗都曾经作过不算苛刻的指摘。比如,许浑的《金陵怀古》,算得上是有名的一首诗: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官。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明人谢榛的《四溟诗话》就指摘说,这首诗中间四句是可有可无的,如果删掉这四句,"则气象雄浑,不下太白绝句。"他这个意见是有道理的。因为中间四句的确显出了拼凑的痕迹。从整体有也缺少内在的联系看
柳宗元《渔翁》也是一首既有奇趣又有争议的七言六句古诗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日出烟消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首句"渔翁夜傍西岩宿",说一个渔翁晚上靠着悬崖上睡着了。写了时间、地点、人物、动作,第二句奇了,"晓汲清湘燃楚竹",渔翁打水生火做饭本身是件凡俗的事,然而水用的是"清湘",竹用的是"楚竹",令人想到这个渔翁不是江湖上的普通的渔翁。
第三、四句就更奇了,"日出烟消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诗人笔锋一转,一阵炊烟虚化了主人公,,你看烟也消了,人也没了,只有阳光照耀下山水一片青绿。这渔翁是化入山水中了;在这青山绿水之间,仿佛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在。这种从大实到大虚的变幻写法确实令人感到突兀,惊奇,美不胜收。
问题在最后两句"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远。"回头看看天边江水在向下流去,那山上岩石上云彩正自由自在地与江水追逐。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他认为诗有奇趣:渔翁在生火煮饭,可饭熟了,烟消了,人却不见了,只听见欸乃一声,那青山却显得更绿了。诗到这里有一种意 味无穷的效果,点到为止,可以把后面两句删去。
苏东坡也只是说一点体会,想不到后人却认真了,南末的刘辰翁,明朝的李东阳、王世贞认为最后这两句写渔夫正摇着船顺流而下,回头看到那云正与流水在互相追逐,这就点出了作者自诩如清风白云-样高洁,删掉就没这意思了。
是删还是保留,现代人对此还在争议。1983年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中,周啸天先生认为应该删去这两句比较平淡的尾巴。过了两年,马茂元、赵昌平先生在《唐诗三百首新编》中认为尾句是画龙点睛。他们说"回望岩云"是寄托着柳宗元失志后,企求超脱的心情和遭贬后对现实的解悟。寂寥而清幽的山水和诗人孤寂清高的心境是多么一的。
八.诗忌在直,含蓄为美
诗贵含蓄,司马光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这话很好地概括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司空图也主张诗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唐代皎然主张诗要"言外之意"、"旨冥句中"。说来说去,无非强调诗要有含蓄。福建浦城入杨载《诗法家数》说:"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妙。"杨载他所谓"理",指事物逻辑;他所谓"象",指艺术形象。诗必须通过艺术形象安反映社会生活的逻辑,用精练含蓄的语言启发读者,决不能象写哲学讲义那样,用概念直接说破。"诗忌在直"。有人引郑谷的落叶诗:"返蚁难寻穴,归禽易见窠"做例子,因为只写出蚁难寻穴,禽易见窠,自然就使人知道树上的叶子大半都掉下来了。
朱熹谈理学时,真可谓"头巾气"十足;但作起诗来,倒也深懂形象和含蓄的妙用。如他的《水口行舟》诗, 既活泼可爱,又逗人深思: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表面上它写的是山水胜景,内中却含蕴人生哲理:风浪其奈我何? 依旧青山绿树多。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从表面形象看,全诗似乎只写了玄都观里的景物变迁;但诗人的情思却远越出这些景物之外。它是一首政治讽诗,首句暗写当时封建王朝的衰败景象,次句隐刺守旧派人物象走马灯似地轮替更迭;末两句借"种桃道士"以斥反动当权者,而举曾入天台山采药遇仙的神话人物刘晨自喻,以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一严肃的政治主题,在诗中似乎是"不留一字"和"无迹可求",但却通过"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流露出来。读柳宗元的《江雪》诗,顺着千山、万径、孤舟、独钓,一路进入那寒江之雪世界,同样暗喻着政治环境险恶和自身孤独不屈的精神。
杜牧的《泊秦淮》也是一首著名的政治讽诗,但也写的含蓄。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的首句写景。烟水迷茫,月照白沙,清丽之中微露哀伤,为表达主题渲染了凄清暗淡的气氛。第二句带出时间、地点和人物,从字面上看,诗人斥责的似乎是"商女",实质上诗人讽刺的对象并不是歌女,而是借南朝陈后主纵情声色,终至亡国的史实,影射当时身负天下兴亡之责而又全无"亡国"之忧的达官贵人,讽刺他们醉生梦死的腐败生活。全诗用语含蓄,文字平近而寓意深远,可说是杜牧绝句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中国人与西方相比,显得含蓄,中国人写诗表达爱情方式,也向来含蓄真切。 刘禹锡《竹枝词》是典型的情感含蓄美代表作: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情。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情。"这两句诗长期以来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和传诵。因为它谐声借喻,贴切自然,语带相关地用"晴"来暗喻"情",含蓄地用双关的语言,巧妙地道出了自己的感情。抓住的是眼前景物,通过谐声统一,又使人感到意外的喜悦。
优秀的抒情诗歌都有这个特点:作者创造的艺术形象是鲜明,而又含蓄深厚的。他们善于通过被塑造的形象的行动,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想感情。因此不需要作者自己外加一句多余的话。张泌这首《寄人》诗,只写一个梦魂的行动,只写小廊曲阑和庭中花月,比之作者自己诉说 心头上的千言万语,却还要有力得多: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从它措词简单而又深情婉转的内容看来,诗人是曾经和 一个姑娘相好,而后来不知怎样又分手了的。然而待人始终没有能够对她忘怀。这是题为《寄人》的原因。
诗是从叙述一个梦境开始的。"谢家"也许就是这位姑娘的家吧,诗人在进入梦境以后,就觉得自己飘飘荡荡的到了她的家里。他的梦魂绕遍回廊,倚尽阑干,就是找不到她的踪影。他只好非常.失望地徘徊着、追忆着。人是再也找不到了,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这时候一轮皎月,正好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经映照过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临照着,还没有忘记他们之间那一段曾经结下的情索呵"这后两句就是诗人要告诉她的话。
欧阳修的《蝶恋花》也是一首较为含蓄词,含蓄到了词的主题,历来解说不一。它大概是写一位怨妇女眼看春天将要消逝而无限伤感。言外很可能有别的寄托。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女主人公趁黄昏时赶紧掩上门,痴想能把春天扣留在自己身边。但春天哪能留得住呢?虽然这种举动只徒见其痴,却痴中宛见深情。
春天上哪儿去了呢?"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末尾两句,前人指出有多层含意:
一,泪眼问花,说明女主人公愁怨甚深;且无人可问,故只好问花,以为花跟她命运相似,应该会同情她。
二,花不语。说明花也在黯然神伤,又何言可相慰?
三,花不语犹自可。哪知一阵风过,连花也落了。这怎能不使她更加伤感呢?
四,花落也还罢了。却偏从秋千架那边飞过。这秋千架说不定是往日跟丈夫一同游玩的地方,如今睹物怀人,自更难抑制住心头深沉的哀怨了。况且花落标志着春天真要消逝,美好的日子恐怕再也无法重来了。诗句解说-层又一层地向深处掘进,好似层层剥笋,意愈入而愈新鲜,大致就是诗词含蓄韵味吧。
九. 运用形象思维,比兴的手法
诗的成功有时很难说得具体确切,大概诗人偶然兴会,用几句话,就把当时的意境巧妙地传达给读者,读者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出类似的意境来。看一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它写了 "藤、树、鸦"、写了"桥、水、人家"、写了"道、风、马"、还写了"太阳、人、天边",这些景象、看上去、好像都是孤零零的互不相干。你看,藤是枯藤,树是老树、鸦是昏鸦,这三个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景象? 衰败没落的景象。
再看、小小的小桥,潺潺的流水,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个"人"影,这给你什么感觉?-种孤寂的感觉,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又看到了什么?一个浪迹天涯的漂泊者在瑟瑟的西风中,一匹疲惫不堪的老马在荒原古道上蹣跚而行,眼看夕阳西下,不知何处是归程,这时他的内心是何等伤感。他终于发出了"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叹。这二十八个字,十二个景象,构成了一幅"凄惶、孤寂、漂泊的悲剧性的图景,把读者带到一个悲剧氛围中。
同样描写漂泊者,苏拭 在《 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出现了一个"雪泥鸿爪"的形象譬喻: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过去常用萍飘蓬转之类形容行止无定的人生。风吹蓬转、水上萍飘,不由自主、无根无止。但雪泥鸿爪则把人生比作一个悠悠的长途,所到之处犹如鸿飞千里行程中暂时的歇脚。它们只是偶然歇息的落脚点,而不是终点和目的地。尽管如此,这些清楚地留在雪泥上的斑斑爪痕,记录着人生的经历,包含令人难忘的往事,比萍飘一类形象深刻多了。
诗词中写到离愁别恨,化抽象为具体,借助于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写愁之深,如李白《远别离》"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愁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李煜另一首《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则写出愁之味,。这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觉,是挖掘于人的内心,是心之深处所感到的滋味,因此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在写法上有其深至之处。
咏史诗有二难:一是难于有卓越的对历史事件的见解;二是难于不是史论而是诗。前者关键在于作者所站的思想高度;后者关键在于能否很好地掌握艺术技巧。咏史诗难的是议论而又不用议论。因为纯议论就变成一篇史论文字,不成其为诗了。咏史诗"本身就包含着"史"与"诗"的矛盾,如何使两者圆满地统起来,这要讲究高明的技巧。
初唐有个于季子,写了一首题为《汉高祖》的五绝,给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骂得狗血淋头。于诗是这样的:
百战方夷项;三章且易秦。
功归萧相国;气尽戚夫人。
诗意思说,消灭项羽,入秦约法三章,认为萧何守关中有功,以及无法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是互不相干的四件事。硬凑在一起,有什么意思呢? 因此王夫之说:"恰似一汉高帝谜子。掷开成四片,全不相关通。如此作诗,所谓佛出世也救不得也。"
同样咏史诗,目温的《刘郎浦》诗写得好,它既不能拘泥于史实.又不能干发议论,这首诗是作者经过刘郎浦时,听说此地是三国对刘备到东吴迎亲的地方,有所感触而写的。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
谁将一女轻天下? 欲换刘郎鼎峙心。
三国时期孙刘结亲是一场政治婚姻,作者运用令人可以触模的艺术形象,把这场婚姻的政治用意隐离其中。"明珠步障幄黄金'孙夫人使用的步障,是缀满了明珠的;新婿夫妇居住的地方,连帷幛也用黄金来装饰。这句,既写出孙别结亲时那种豪华场面:然而我们深入加以寻味,还含有这种豪华所隐藏的政治用意。"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1"分明是对孙权的嘲笑。但是细看之下,它又和一般论史不同。一般论史可以是这样平直地写:"刘备以天下事为重,不因一女子而易其志。"这样写,没有味道,这里却以唱叹出之.是诗化的议论,宛转地说,你想把一个女子去换刘备三分天下决心行吗?作者本意在于指出这场政治婚姻,必然落得个悲剧收场。后来孙夫人归蜀,吴蜀展开大战就是明证。
再如杜牧的《赤壁》诗,也是写三国咏史诗,它后面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说明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关键。如果不是赤壁之战击退了数十万曹兵,那么,二乔就要被俘受辱,孙权的霸业就要落空。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去做史论,他是在做诗,运用的是形象思维,由于诗不同于"论言直遂",所以诗人才运"东风……钢雀……"这样形象性的语言。但宋人许彦周对本诗提出批评说,"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恰是许彦周自已不知诗的措词之法,纪昀,驳得好,他说:"大乔乃伯符之妻,仲谋之嫂;小乔乃公瑾妻也。宗社不亡,二人焉得被辱?全不识诗人措词之法矣。"
好诗写景不仅仅对景,而是写景寄情,形象含蓄,思出常格,能使读者体味出深刻寓意。刘禹锡《金陵五题》中《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头城的历史遗迹很多,作者只选取小小一角乌衣巷没落景色加以描写。作者的讽喻之意溢于言外。西晋政权由中原南渡建都金陵以后,乌衣巷便成为王导、谢安等累代的豪门大族所聚居的地方,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岁月的消逝,王侯的华堂成了普通百姓的住处。作者虽然仅仅选取了燕子寄居的主人家的变换这一平常的现象,但在比较之中,使人们认识到世事的沧桑巨变,那些炙手可热、煊赫一时的封建官僚、豪门世族,毕竟如过眼烟云,瞬息即逝,成为历史的陈迹。这生活中的小小一角,竟是封建社会的豪门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命运的现实反映,它已经远远超出单纯对于晋代王、谢贵族的没落的感慨了。如果作者没有对现实的深刻的洞察力,抓住问题的最本质的的本领,没有把复杂的客现现象或思想感情通过诗人的"筛眼"加以选择、过滤的才能,那么,要在一首二十几个字的短诗中反映出深刻而又耐人寻味的诗来,我看是不可能的。
苏拭喜欢在诗中谈论哲理。这首《题西林壁》诗,即以它所包含的哲理而著名: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然它首先是咏庐山的好诗。庐山气象万千,随着横侧、远近、高低等角度的转移,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给人以庐山之美无穷藏的感觉。但苏拭把这种观感向哲理结合起来,从认识论上谈这次庐山之行。他根据人们所处不同就见到各异这一点,说明了一个真理,即人的认识无不具有相对性,不可避免地带有各自的局限。只有摆脱了局部经验的限制;才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但苏拭并没有作抽象的演绎,而是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借生活本身来阐明事理,善状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两者融洽无间,虽有谈禅的机锋,却不是那些枯燥无味的禅偈所能比拟的。
赵师秀"永嘉四灵"之一。擅长五律,专以炼句为工,他的《数日》诗:
数日秋风欺病夫, 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 又被云遮一半无。
这首诗说秋风一起,万木摇落,透过木叶尽脱的疏林刚能看到远山,却又被悠悠而过的秋云一下遮住了。"放"和"遮"这两个动词就是精心敲选的,使整个画面活动起来。而且,林放山出,云遮山没,尽管不是商量好的,却似乎有意给眺望中的诗人为难,表明一直深藏着的遥山还不愿轻易地一下子就给人看到,这又是一首形象哲理诗。
朱熹《观书有感》这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这首诗一句也没有提到读书的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妙就妙在这里,句句不说读书,但句句形象地说读书。"半亩方塘"就是说一个并不大的池塘。"一鉴开"像一面镜子打开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中漂浮的白云倒映在这水面上,移来移去,不肯离去,仿佛人在徘徊,问渠句,问这池水为什么会如此清澈,因为有潺潺的源头水,不断地流过来,这不断读书学习就是源头活水
诗人不仅要善于运用形象思维,而且还应该是捕捉形象的猎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诗有:"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他又说"求物之妙,如捕风系影",一发现诗情画意的景象,当即抓住,"如鱼起鹘落,少纵即逝矣"。苏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是夏天在楼上看到的西湖雨景。第一句浓云远起,第二句暴雨骤至,第三句风过雨歇,第四句西湖水涨。四句分写云、雨、风、水,一句一景,接得紧,又转得快;灵活变化,正与夏日雷雨的骤起骤止、来去倏忽相适应。夏天的阵雨不同子春天的细雨;雨点又大又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望去恰是一片白而透明的雨色,落到湖面上雨脚如珠,乱蹦乱跳,犹如万珠进溅,这个西湖雷雨时的特殊景色被作者敏锐地抓住了。
有人说,文章越短越难写,这话有一定道理。例如你面临一幅异常壮丽的景色,自然心里有许多话要说,你也许要洋洋洒洒,写几千字来表达它,也许想用极概括的几句形象诗句把它勾勒出来。比较地说,后者是要更费一点心思的。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十个字,抓住山西鹤雀楼登楼极目中最主要的东西,不能说不是花了不少力量才概括起来的句子。
诗要用形象思维,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否则味同嚼蜡。比有明比、暗比、有借喻、有拟人、有拟物。兴,有感于发端的,有的融于景,有的托于物的。如毛主席诗词中"苍比如海,残阳如血",为明比,象"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为暗比,"风云"暗指反动军阀之间的政治局势,"黄梁"暗指他们妄图统治人民的迷梦。
又如朱庆徐《近试上张水部》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 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若撇开题目,读者准会以为写的是一位新嫁娘的闺中情事;但诗的题目告诉我们,诗人是在临近考试前写此献给当时的水部员外郎张籍的。朱庆徐自比新娘,把张籍比夫婿,把主考官比公婆。他向张籍求教:自己的文章怎样才能够得到主考官的赏识?这类的比兴手法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很常见,诗的主旨往往不直接说出来,而通过某种借喻或寄托见于字句之外。
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结语颇脍炙人口。"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望月怀人或因月怀旧,都是习见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引兴手法。词人用明月贯串今昔,用彩云之冉冉归去暗寓迢迢不断的思念。
在诗词领域也有人不用比兴手法,如北宋福建崇安人柳永,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柳永于词的贡献,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他写的词采用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他常常只用几个字,就是我们调动全套摄影器材也很难达到这个情景。比如这首已传唱900多年不衰的名作《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林。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遨,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你对着这词,任裁其中一句都情意无尽,美不胜收。这种功夫古今词坛能有几人。
谢谢!
我要回Fremont CA 94536改我的错别字去也!!!
Se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