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杰森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看一看我的博客
正文

海 外 华 人 的 文 化 ,混 血 与 身 份 困 扰 !

(2008-07-20 20:48:02) 下一个
『转贴』 
         假如时间倒退回到上世纪60年代,笔者承认自己也常为这题目感到十分“困扰”。或许可从这个角度看,60年代对海内外华人来说还是个“特别年代”。  

假如把清末民初因寻求更安稳生活而移居海外的华人,当成是现代史上一次大型文化集体迁徙,那么到了60年代,也就是这些华侨在海外扎根的盛年第二代与幼年第三代。  

他们祖辈多为生活困苦的普通百姓。无论是远到美国的矿工或大批到南洋的猪仔劳工,所带着的,除华族文化基础里的伦理道德外,也只是些传统习俗。  

60年代,除了毗连大陆的香港,东南亚华侨第二与第三代,在感到自己逐渐被居住地生活感染后,在人文身份产生摇晃时都明显有过重新寻觅母文化认同的种种表现。文化混血自古而然  

当时的文化摇晃,其中又各有些背景因素。如台湾长期处在一种自我政治划线的文化痛楚状态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亚华人处在人口比例较少情况下,新加坡建国后对工业化专注的状态下,再加上中国当时的文化大革命使海外华人对原文化的失落茫然,这些在60年代各地华人文学都有一定反映。  

或许当时我们对国际化及全球化这些理念还没能坦然接受,或许至今我们对全球化同时也能包涵各自多元的意义仍作保留,但摆在眼前事实是今天除了在殿堂里,现代化之下各样纯粹人文已越来越少。  
民族人文在现代化之下固然可说是消极磨损,但也可说是一次次根据适应需要而进行融合的妥协或自身的转化。这趋势,其实自有人类文明就一直进行,只是我们现在所处年代,一切速度加快罢了。  

或许在“文化混血”这点上,假如我们能减轻那一点因原文化"厚重"而被根缠的压力,就较于能仍同于文化混血。至少心态不至于产生过多困扰。  

而事实上,80年代中期全球经济渐趋密切开始,我们这岛国城市社会也在各种环境因素下——几乎是率先地——像海绵般对各种文化进行大量吸纳。  

吊诡的是,当时也许在一种尚未懂得如何选择及接受的心态下,我们常带着忐忑而类似抗拒混血的情感。但事实上,我们一直都没有失去自己而且也一直拥有自己。  

尽管很多人仍振臂高呼这里是块文化沙漠,其实不然。尤其笔者这些年旅居他国再回来看看我们自己,其实我们与他人相同的部分或希望与他人相同的部分,是我们努力想朝向全球化的部分。这个部分,真的就需要不断进行混血而来。  

之后,到了我们仍发现自己与他人有着不同的部分,这些因为自己生活与环境而产生的种种适应姿态及种种思维价值,那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  

近日我在讲座上说过“无须困扰”的话。无须困扰就必须先把自己先放在一种开放心态上,因为人选难敌天选,因为人其实无法在一种强制状态下去选择他要什么文化。  

文化是因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其中难免有思维上的矛盾争执,更难免会有种种陌生、芥蒂、适应,以达致集体认同。这情况其实有人类社会就一直存在,因为人类的各地域各种族文化都一直在流动,并且依附在时代的变更因素里。步向成熟才能介绍给世界  

我们并不纯粹。不纯粹就证明我们文化里其实已拥有经过时代与社会所需要的种种混和。幸运地,这其实还是一条可以追溯的路。文化形成中有思维化学,但理性的学术分析却是一把探索自己的钥匙,打开自己的文化基因库,细认各项因陈,或许就更能清楚自己的文化面貌。  

无须为文化身份困扰。混血也是一种身份。只要认出自己的各种成分而不盲从,混血也不等于就完全失去原有基因,而是可以衍生为新的品型。但自己先要懂得接受自己及步向成熟,才能把自己介绍给全世界。  

我们来到这一代人,该早已明白自己立身所处。我们是热带气候,岛国形势,城市经济,现代理念,国际心态。而我们的国际化不是今天才开始,远在英国人来到之前我们就有文化混血现象。  接受这种与原先文化不尽相同的滋味,其实已像一边涂上老外牛油一边涂上南洋加椰的面包那么习惯。说真的,这时候涂少一种或许都嫌不够味道。  

只有顺其自然,敞开心胸,少在文化实践作坊的门口外大谈空话,并以生活行动来开发更多新的创想,那么我们未来的文化,才会更具有自己的风格模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