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农民是二等公民吗?城里人天生就该高人一等?
城里人再怎么说各种机会,条件比农村好许多,不管是何种原因,老毛让城里学生下乡几年,就算吃点苦,能和世代农民吃的苦相比吗?
谁都想过上好日子,可中国当时的情况不可能让农民大量进城。
农村学生本来就在农村,他们怎么诉苦?进城,参军,工作,机会就少,毛时代的大多数农村青年永远在农村生息。而知青99% 回了城,吃着农民种的粮食,体会一下种粮食的辛苦,有什么好抱怨的?
农村学生能呆在农村,城里学生为什么就不能下乡,就因为生在城里?
有人说让知青下乡是剥夺了自由选择职业,自有迁徒的自由。
这世界上那里有这样的自由?各国之间为啥不让自由移民?战时能否对抗强制性服兵役?
一个国家,一种制度,存在就是正确的,任何措举有当时的时局所限。
老毛号召知青下乡,没有强制实行,不否认有压力,但大多数人是自愿的,哪怕是表面的自愿。
这和西方社会号召做义工本质上是相通的。讲个人自由,就必须讲个人对社会的义务。
对一些自私自利的人来说,他遇到对自己不利的问题时就讲(不下乡)权利,讲为社会做义务的时候就讲自愿。
现在说知青下乡是迫害,有多少知青自己会这么认为?
谁都想过上好日子,可中国当时的情况不可能让农民大量进城。突如其来的城市就业压力(解放初婴儿潮),就算不得已而为之,
农村学生能呆在农村,城里学生为什么就不能下乡,就因为生在城里?
吃农民种的粮食,体会一下种粮食的辛苦,有什么好抱怨的?有些人觉得自己天生就高人一等,就不该是农民,就不该去受苦。
没有必要人人都当农民,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选择不做农民。如果需要,你必须会做农民。
别骨子里瞧不起农民,没有农民,还会有你吗?
城里真的不需要这些青年吗? 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的时候,难道不需要大批受过教育的青年? 毛把学校关闭搞运动,把这些被剥夺教育和就业机会的青年赶到乡下浪费青春, 这钟罪行是怎么也洗刷不掉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是迫害、但不可否认是强迫,看到博主很直率,大家就不用兜圈子,依我看,您要是当了队长,您手下的知青可得倒血霉,从您的大文中,您心里有非常大的怨气,斩且将这另当别论。
但是把知青上山下乡比喻成等同西方国家的做义工,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真有拿西瓜皮扣您脑瓢的冲动,因为您忒缺乏唯人最起码的公正心态。
首先下乡和返乡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下乡知青是远离父母,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接受改造去的,当地农村接受了上级的指示对这些小到十三四岁至大到20岁的青年人有进行再教育和改造任务的,当地的贫下中农是有监督和改造双重作用的,尤其是对那些所谓家庭成分不好的孩子监督的任务就更重。
再说回来了,返乡青年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在父母的身边,如果这些回乡的青年当中,谁要有个一技之长,他们可以怀揣队上的介绍信,外出打零工的,比如木匠,裁缝之类的工作。可是有着一技之长的知青也大有人在啊,这在当时对于知青而言,那简直就是黄粱美梦,绝对不可能,请问这又是哪门子的理呢?这在那个年代请问哪个知青给他个胆,他敢对队长大人说;这不公平!!这与你城里人就该回城里农村人就该回农村根本就不搭嘎,完全是两个概念两回事。
不要说怀揣队上的证明到外面县城什麽的打打短工,就是父母病重,都必须给队长请假,超过多少天还得上报公社批准,方可放行,更不要说连滚带爬到县城搭车了,没有火车的县城,那就更惨了,我们都是过来人,男孩还好办些,那甚至小到十三,四,五岁的女孩子让家长有多担心,吃亏的女孩子可真不少啊,今天多开放啊,那个年代,身为女孩如果出个三岔两长,那可是要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