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其實是有無窮無盡愛的能力,也有無限被愛的需求,當我們發揮越多愛人的能量時,奇妙的是相對的我們被愛的需求就會減少,自我滿足感會同步提升,人因此會被一股平靜、和諧、溫暖的感覺所圍繞,怡怡然與世無爭,内心似無波的湖面,澄清明亮。
這種愛的能量大到必須用「無窮無盡的虛空」來形容,只可惜是極少數的人察覺到,所以都沒有發揮出來,也都浪費掉了。
有嗎?爲什麽會浪費掉呢?浪費到那裏去了呢?
人們因爲不了解自己有這種愛的能力,就好像一個不知道自己是擁有很多錢的人,以爲自己很窮,錢必須留給自己花,所以只能先愛自己,因為愛自己太多,所以被愛的需求就相對提高,也因爲太愛自己怕做賠本生意,怕付出了愛卻得不償失,故而不敢愛別人,可是有那麽多愛的能力蠢蠢欲動,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把愛的目標放到不會讓自己得不償失的物質上去,表現出來的是對某些物質愛不釋手,甚至不知不覺地成了某種物品的收集者,家裏東西多到堆積的程度,不同的只是堆不一樣的東西而已,遇到有同樣愛好的人,還會興致勃勃地像誇耀自己的孩子一般地拿出來炫耀一番。
有一些人會把這種愛的精力宣洩到某种休閒活動或運動上去,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對嗜好的培養與狂熱。工作狂者也在此例,只是愛的方向與選擇的不同罷了,這都是所謂「移情」的作用,愛心就這樣被浪費掉了還不自知。
可惜的是這些物質與愛好多半都無法產生「雙向的心靈交流」,我們的愛心無法得到回應,因此追逐了一生,得到的還是心靈上的孤寂感,都只有短淺微量的滿足。
有一些人會把愛的對象放到有生命又能達到心靈雙向互動的人或動物身上,但是因爲愛的能量太大,「可以愛」又「願意愛」的對象相對來説實在太少,大量的愛投向少數的目標上,有時使得對方真是消受不起,變成一種負擔而升起一種想要逃之夭夭的壓迫感,如果再加上希求對方回饋自己的心,更會造成一種對立衝突的原因,甚至反美不美落到最終不歡而散的結局。
只有一些少數人明白自己有那麽多愛的能量,也知道只有不求回報的愛,才真正會得到心靈平靜與滿足的最大 回報,故而會把愛心義無反顧地向很多的人或動物付出,這種人不需要物質或嗜好作爲移情的對象,所以對物質或嗜好就會漸漸放掉,恬淡自處,心量越來越寬廣,遠、近、親、疏的分別心越來越淡薄,給人的感覺是溫厚、親切、熱情、自在,他們自己内心蕩蕩然幸福自在的感受,難以言語形容,講了別人因爲沒有經驗也很難想像,只有真正自己去實踐的人才能領會。
人們爲什麽沒有發現自己有這種愛的能力呢?因爲我們常常把「心的能力」和身體的「體力」混爲一談,其實體力是有限的,可是心力是無窮的,無窮到沒有界限,唯一的界限與阻礙就是「自己的想法與認知」,錯誤的想法與認知把自己的心関在偏狹的牢籠裏。
所以我們可以體力上做不到愛很多的生命,但是我們的心可以放出去,愛無量無邊的生命,而且愛的愈多愈充實快樂,就從最簡單的關懷與祝福開始練習吧。
很少人了解自己的心,因爲很少人花功夫去「和自己的心交流對談」,不但要對談,而且要深談,要坦白到纖細得毫無保留,也就是要時時刻刻練「内觀」的功夫,這樣就能越來越了解自己的心,心不是概念,心是智慧的能力。
我們不要小看自己愛的能力,重要的是把這種能力在正確的目標上開發出來,利益別人的同時,也讓自己成了最大的贏家。
想要讓自己的心從牢籠中解放出來嗎?找一個「已經真正在做的人」學習吧,無師自通是很難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