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靖远

一卷书,一壶茶,一张几,两三个随笔,四五个访客。我自楚狂,当歌长调,虽身居江湖之僻远,而心忧庙堂之安危
正文

当鞋子飞来时

(2009-02-04 15:36:25) 下一个

一双飞向布什的鞋子,不仅仅让整个穆斯林世界为之一振,更是成就了Shia cleric Moqtada Sadr的大名,在大多数的伊拉克人的心目中,他成为了英雄。榜样的模范作用是无穷大的,很快我们敬爱的温总理也在剑桥大学受到了同样的礼遇。看了看网上的留言,大多数的人都是持支持态度,但也有些人认为温总理不够幽默,甚至有些不够宽容,认为这是现代社会言论自由的表现,温总理不应该将其评价为卑鄙的行径。这些观点让我感到好笑的同时,也颇有些忧虑,忧虑这些人对言论自由的误解和对东西方文化缺乏基本了解。

首先,所谓现代社会的言论自由,应该是一种文明和有秩序的表达,而非进行人身攻击。正如大哲学家伏尔泰那句经典名言,我虽然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言论自由的权利(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这句话浓缩了言论自由的精髓和做人的胸怀。将扔鞋子误认为是言论自由的表现,不仅仅侮辱了言论自由这种与身俱来的公共权力的神圣性,更是变相的鼓励了暴力和对抗。当然了,大话西游里唐僧那番苦口婆心地教育孙悟空不要乱丢东西,小心砸到小朋友和花花草草之类的话也同样适用这些喜欢乱扔鞋子的人。

其次,提到布什和温总理的不同表现,就不能不提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是个强调个人主义和独立性的国家,年轻人高中毕业以后就要离开家独立生活。在欧洲年龄二十四岁以下的年轻人出门旅行会得到各种各样的优惠,鼓励独立和个人主义是西方社会价值观的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没有什么权威,也不存在文东方社会里那种温情脉脉的尊老风气,这是海洋文明的必然产物。与之相反,建立在大陆农业文明之上的东方智慧,更讲究知识的沉淀和代代相传,在这种氛围下尊老成为必然的社会价值观。在东方社会里,子女会很少和父母对抗,更不会过多地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这是集体主义的表现。长者就是家庭的核心和领导者,族长和家长往往对家族或家庭事务具有决定权,这种权威对于维持中国民间基层社会的稳定功不可没,尤其是在封建时代,缺乏便捷的通讯工具和有效的法律纠纷体系的社会大背景下。这种长者权威虽然随着东方大陆文明的衰退和西方海洋文明的兴起而逐渐黯然退色,但是这种价值观依然根深蒂固的存在在东方社会的思想体系里。理解了这层文化差异,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网民们会一边倒的谴责扔鞋子的抗议者,在东方人看来向一个长者扔鞋子是那么的不地道。当然,了解了这些,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精通中国文化,出口成章的温总理惠幽默不起来了。这只鞋瞄准的目标并不是温总理一个人,而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东方价值思想观。

最后,不能不提布什和温总理对出访国家的含义是多么的不同。布什是一个战胜者的姿态出现在伊拉克,所谓伊拉克的民选政府不过是在美国在伊拉克的代理人,没有了美国的支持,这个政府能够支持几天都是个大问题。但是美国在伊拉克的独特地位是用鲜血换来的,是建立在多少无辜生命的基础上。Sadr之所以成为英雄,并不是因为他扔出了自己的一双鞋,更多的是因为他说出了许多伊拉克人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呐喊。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伊拉克报道的本地记者,Sadr的感触不可能不深,他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对伊拉克人民的伤害。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情局后来不得不尴尬的承认是情报有误。但是损失已经无法挽回,多少妇女失去了丈夫变成了寡妇, 又有多少儿童失去了双亲变成了孤儿。Sadr门愤怒了!这种愤怒支配下的行为并不是言论自由的表现,而是敌对双方在力量悬殊的现实条件下的无奈选择。反观温总理出访英国,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送去的是共同面对国际危机的决心和信心,送去的是中国人民的诚意和友情。正如一句古语说得那样,收到的是毒蛇,报之以利剑,收到的是橄榄枝,报之以微笑。看来这个英国年轻人要么是哗众取宠,要么就是明显的将做人的原则弄倒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水巷人家 回复 悄悄话 喜欢。说出了我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
fallingleaves 回复 悄悄话 喜欢你的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