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的正確流程是「ABC」還是「CAB」
(2013-11-01 09:37:28)
下一个
目前在針對不具醫學背景的一般民眾,
來進行 CPR 教學時, 是以 "叫叫 CABD" 為口訣.
在申論此一口訣前, 發問人必須先瞭解的是, 所謂 CPR,
原本就是以一般民眾為教學對象, 因此, 可說是專業 ACLS
( advance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 的簡化版.
然而, 既要簡單, 以顧及一般民眾可以吸收利用,
又不能太草率, 以顧及急救成功率 ......
這其中的分寸, 實在很難拿捏!
當初, 之所以由 "叫叫 ABC" 改成 "叫叫 CAB", 理由如下:
(1) 其中所謂 A ( airway )( 保持呼吸道暢通 ),
不外乎清除口腔異物, 壓額抬顎, 防止舌頭後翻等 ......
這些動作, 對於訓練不足, 或幾乎不曾有機會實際操作
CPR 的一般民眾而言, 經常很難落實 ......
而對於頸椎傷害的患者而言, 更是有二度傷害的潛在危險 ......
(2) 至於 B ( breathing )( 人工呼吸 ) ......
發生在醫院以外的緊急狀況, 若要進行人工呼吸, 則由於一般民眾
不太可能隨身攜帶氧氣, 甦醒球, 或是口對口人工呼吸輔助器等設備,
因此, 只能以嘴唇相接, 來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
然而, 此一方式在爾今各種經血液傳染的疾病 ( 例如: AIDS )
盛行的情況下, 越來越難確保施救者的安全.
(3) 人工呼吸的目的, 本是為了維持患者的 "換氣" ( ventilation )
( 此指氣體進出氣管和肺臟的過程 ), 並給予適當濃度的氧氣 ......
然而, 研究發現, 此一程序其實不如原本以為的那麼重要! 為什麼呢?
質言之, 一般習稱離開心臟的動脈血為充氧血;
周遊全身後, 返回心臟的靜脈血為缺氧血.
然而, 靜脈血的含氧量, 其實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低!
一般來說, 動脈血的氧氣分壓, 大約是 60 ~ 100 mmHg;
而在周遊全身, 提供各器官氧氣後, 靜脈血的氧氣分壓,
大約只被消耗四分之一, 仍有大約 45 ~ 75 mmHg ......
(4) 結論是, 與其把時間耗費在不易落實, 且易生危險的 A,
以及重要性不若想像的 B, 還不如優先執行 C ( cardiac )
( 心臟按摩 ) ...... 基本上, 只要持續進行壓胸動作,
就可在自主性心跳停止的情況下, 維持全身血液循環,
進而使得各器官持續獲得血液灌流, 以及雖不足夠,
但總比 "完全沒有" 要來得好的氧氣供應!
尤其是, 腦細胞只能承受大約四分鐘的缺血缺氧狀態,
一旦超過時限, 腦細胞就會開始壞死 ...... 因此,
捨棄或簡化次要步驟, 盡速恢復腦部的血液灌流,
對患者的預後, 可謂非常重要!
至於最新版的 "叫叫 CABD" ......
所謂 D, 是指 defibrillator ( 去顫器 )( 亦即俗稱的電擊器 );
特別是指 AED ( 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
( 自動體外去顫器 ) ...... 在電視電影中, 經常演出一種橋段:
當某人的心跳停止, 心電圖呈一條水平線時, 醫護人員就趕快
拿出電擊器電擊. 而在電了幾下後, 某人就恢復心跳了;
或者, 電了幾次都還沒效, 就很難過地宣佈死亡了 ......
這其實是完全不符合學理的荒謬橋段!
當某人因任何原因, 造成心跳停止時, 施救者必須立刻施予壓胸,
理由如前所述 ...... 那末, 何時才是使用去顫器/電擊器的時機呢?
部份患者在接受壓胸後, 可以恢復自主性心跳, 但卻呈現
"心室心博過速" (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 簡稱 VT )
或是 "心室顫動" (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 簡稱 VF )
的異常心跳波型 ...... 在這兩種心律不整的情況下,
心室雖然不斷博動, 但卻雜亂無章, 彷彿一台不斷抖動的幫浦,
無法有效地將左右心室內的血液, 分別唧送到大動脈和肺動脈 ......
此時, 若使用去顫器/電擊器, 即可使得原本各自亂跳的心肌細胞,
趨向同步, 形成規律而有效的心博, 進而成功地完成 CPR 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