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领事的事情出了以后,我在网上看了几篇文章,觉得有一半是客观公正的,尤其是有一篇提到了"维也纳公约"的一些细节,觉得作者是在认认真真地就事论事。而另一半则是无知的,臆想的成分很多。不仅对郁先生本人有诸多莫须有的微词,也对中国外交官这个整体发表了很多不实的谴责。
我最不喜欢在网上与人争论,所以看了虽然不满,但也还没有说什么,但是说点什么的冲动越来越多。昨天看到一篇文字,这样的不实和臆想之词真是太多了。也许我是碰巧知道文章中提到的对中国外交官,以及外交部的一些事实,所以忍不住站出来,为中国的外交官说句话。我也知道,这个时候说这些话,很可能会遭到砖头的待遇。但是明明知道有人在胡说八道,还沉默不语,有违我的良心。
我看到的对中国外交官的谴责,有一点让我觉得非常可笑。这个谴责是说,这些官员在国内享受特权惯了,把这个坏习惯带到国外来了。这样说是很意气用事的。因为没有人列举出中国外交官在国内有什么特权。
外交官是沾了"官"这个名字的,最没有特权的官了。我所知道的,外交官在国内享受的特权是,1,拿外交护照。2。在机场走绿色通道。这是每个国家的外交官都享有的权利。除此之外,我所认识和知道的中国外交官,并不享有国内的实权官员们享受的那些特权。曾经去过一位前驻美大使的家,也不过是干净整洁,比普通人家多一两间房间的地方,没有豪华可言。有人曾经告诉过我,外交部是个"清水衙门",这里有很多兢兢业业工作着的,非常优秀的外交官。我尊敬他们,因为我的确是认识很多这样的人们。他们大多是我的叔叔阿姨辈了。在我的印象中,他们穿着朴素,言谈儒雅。这都源于他们所受的训练。因为进入这个部工作是很不容易的。在过去,一旦当了外交官,也就是一辈子的事了。
据我所知,新中国第一次认真培训外交官,应该是1964年。(如果有人知道更早的,请告诉我)。当时国家从一些相关大学里选了一批学生,送到欧洲的某个国家去上学。当时的中国是多保守呢,这些学生连城市的大街都没太看清楚,都是大轿车接送,从学校到宿舍,再从宿舍到学校。这一批外交官,在后来的三十多年里,都成为了外交部的中坚力量。应该提到的是,这里很多学生,都是普通出身,有很多都是农家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考到诸如北京外语学院一类的学校,才被选上的。
中国当时的外交官政策( 文革期间),非常不人性。外交官出国,一任四,五年,不许带妻子和孩子,只有中间的一次探亲而已。大约在1984年左右,外交官才能带家属(妻子或丈夫),但是不能带孩子。这样的骨肉分离,中国的外交官也照样为国家工作。其中的苦处,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人知道了。大约在1999年左右,外交官的孩子可以探亲了,但是时间还是很短。后来的政策改革,我虽然不太知道,但是从郁先生的事来看,现在是终于可以带妻子和孩子了。多年以后,中国的外交官们终于可以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外交官一样,享受普通人的家庭快乐了。
要被派到美国这样的国家当外交官,英语一定要非常好。很多人的英语,可能不输于美国人。因为往外交部输送人才的大学,我所知道的主要有两所,北京外语学院和外交学院。这里的学生,很多英文好得可以做同声传译。所以网上有人说,郁领事英语不好,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关于不了解驻在国法律,也是不成立的,外交部这样敏感的机关,对外交官的培训,或者说纪律,就是遵守驻在国法律。这样的纪律是非常严明的,不遵守有丢掉工作的可能。
昨天看到的这篇文章,还有几处,我想特别指出,是不正确的。
"中国外交部的工作人员有很多是外交部元老的子女,有根有底,没有根底的人再优秀也进不去外交部,就是进去了也够呛能爬上个好位置,摊上个好国家。"
我很想请问这位作者,你怎么知道的?请举个例子。
据我所知,被派到"好国家"的,并不一定是"有根有底"。很多是凭着业务好,家庭出身不一定有什么特别。至于"没有根底的人再优秀也进不去外交部"更是胡说八道。
"外交部将国家分成1类2类3类,如果被派去非洲或者其他条件差的国家,一年得几次疟疾,估计就不觉得外交部是什么好单位了"。
关于国家的分类,我不太清楚。但是关于非洲,我至少认识两位驻非洲国家的大使,从没得过疟疾。工作出色,安全回国。为什么这样侮辱非洲国家?至于分到欧洲国家还是非洲国家,和语种有关,和每个外交官的个人发展也有关。
"这种现象其实很正常,现在几乎中国所有的企业部门,安插的都是本部门的相关人员的子女,法院的就把自己的子女安排在法院,铁路的安排在铁路,总之是干哪行吃哪行,外交部又怎么会例外?"
这也是作者的臆想。如果作者知道数字和比例,请列出来。事实是,很多外交部的子女,反倒没有进入外交部。可能知道这是一个敏感又比较清苦的职业。但是近年听说外交部也进行了挺多的改革,很多比较年轻的外交官得到了提升。听起来是个好事。
" 其次,中国外交部在选拔驻外官员时,一直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为纲领。刻意不选拔头脑灵活,了解西方思维行事方式的人。"
我想问作者的是,你了解中国外交部选拔人才的方式吗?如果知道请说出你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你是在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评论中国的一个部委,没有根据,为什么说这样不负责任的话?
我所知道的,中国的外交官需要在当地和很多政府官员打交道,要了解当地文化,礼仪,读报纸,要在当地报纸上发表文章,很多时候是驳斥美国政府对中国的不公指责。要做到这些,怎么可能不了解"西方思维行事方式"呢?
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应该就事论事,尤其在美国多年的人,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郁先生和警察在当时,当地的事情,肯定有误会的成分。可能他不知道后面的车牌被盗。可能他停车后等警察来处理事情的时候判断失误。可能他本人的性格不是最有耐心的。但是,在他亮出领事身份之后,警察还敢动他,是警察的第一个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警察闯入中国领事馆,是警察的第二个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的行为。中国政府一定得和美国政府严正交涉。外交豁免权是全世界都必须遵守的。而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更应该时刻记得-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还有人说,中国领事馆的车库,没有明显的标识,这个是中国的错。我想请问,现在的中国领事馆,在这个地址多久了?为什么美国警察不知道这个地址?这和"误炸"中国使馆是一样愚蠢的借口。
这位作者还另外写了一篇文章,认为中国政府应该认错。这个就更可笑了。外交无小事,事情发生到了美国警察闯入中国领事馆这个程度,已经不是民事纠纷了。美国政府和美国人一样,有两个特点,一是霸道,没理也要讲出理来。二是任何时候都是BUSINESS MAN。到了外交层面,没有什么对错,只有两国力量的搏弈和当前利益的衡量。我认为不管事情当时是如何,两方都必须找到适当的外交辞令来解决这件事。中国政府更是不能有一点软弱!
事件发生至此,我相信有关方面还在交涉。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双方肯定都有判断失误,或者误会的时候。但是我认为,第一,不可以把无端的责难加到中国外交官的整体上面。第二,不要忘了,中国领土的神圣。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有自己的尊严和正义感!
你这篇很客观理性,赞一个。
外交官其实生活蛮漂泊的,常驻也要几年换个地方,没有安定居所。我也觉得他们比之其他部门相对清水衙门,而能做外交官的都是考来的,可以说是精英了,而且差不多是一辈子的事,而且没有平常人的自由,因为是国家代表,牺牲也蛮多的。他们有机会接触外部世界,什么样的思维当然因人而异,同样,每个外交官的个人素质也会参差不齐。比如我去领事馆办事,你就可以留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不能一棍子打翻一条船。
这个事件我觉得双方都有错,美国警察没有那么国际概念,也许高估他们的,来源于美国人自以为美国是世界中心。但是如果中方的确做错,也不会为此道歉的。否则就弄到外交层面了,反而被动。个人之见。
领事部门态度差的问题,确实普遍。不少人是家属,几乎义务打工。当然无论如何态度不好是不对的,但是与中国外交官素质没有直接联系。
你好像不是来讨论问题的,好像心里火气很大。不明白为什么。
好像和我本人有心结。
我写这篇文章是对事不对人。你这又是何必呢。这末想不开,当心自己的身体健康。
论坛里是另一回事,我这里不欢迎你。
同理,我说的是您的社会道德判断力,而不是国际公约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好像您是个读书人,应该知道社会道德判断力和社会道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自己变吧,已经很恶劣啦! 他们还透露了很多"秘密"做为获得在美国居留的条件,而这些秘密大都是他们自己编造的谎言,害人害己!他们人格太差劲了!
虽然都是传说,但可信度很高! 因为当时的报纸上经常说"某领事跑了!"
我不懂的就是: 为什么美国要收这些垃圾人?...
真够新鲜的,什么时候布什变成了"有条理,有深度"的"阐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政治家了?
你还是让人见笑了.
我看了很好啊,简洁明了,要考虑时间场合地点,要做到言简意赅,让人找不出破绽,不用一句话5,6个形容词,外交官不是推销员。"英语非常好""可能不输于美国人" 没错啊,“在网上为了一句话争来争去没有意义,这也不是我想讨论的重点。”到此为止, HAVE A GOOD WEEKEND!
维也纳公约是针对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使领馆的,和民族主义没有关系。
违反国际公约和社会道德也没有关系。
我没有刻意批评中国的任何一个部长的动机,也没有兴趣。我更关心的是美国人没有权利进入中国领土。
能"口头和书面长篇大论的有条理有深度的阐述自己的思想"才是英语好的标志?
那布什按您的标准肯定算是英语不好的人了.据我所知,他就没写过什么东西.
您又让人见笑了.
i am not interested in personal issues, we are talking about international laws...Yu's mistake and the policemen's are not on the same level.
1。签证人员不是外交官。我们讨论的话题不同。
2。刚刚去过NYC中国领事馆办事。特别观察了一下。这是我可以给你的我的感受。我去过不少领事馆和大使馆办签证,最傲慢无礼的是法国大使馆。没有复印机,态度极其恶劣,只开到12:30。英国领事馆不接受预约,只可以邮寄。日本领事馆很清静,但是要4个工作日。印度领事馆通过签证代办机构接待预约。要额外文件,中国公民签证要1到两星期。
我认为中国领事馆效率蛮高,它的体系可以提高,可以更ORGANIZED,但是,我看到的,中国领事馆真的还不错。我是有比较地说。如果你去过比我更多的领事馆,那你比我更有发言权。
3。你的经历不愉快,我很同情。领事馆就是一国政府的延伸,中国人有感情被伤的感受,我理解。只是我去的地方多了,看得多了,知道中国领事馆是个办事快的地方,基本上和国内差不多,给钱就能办,很多国家的领事馆,给钱也不办事,傲慢得很。
4。批评中国领事馆的签证处的人,想想北京美国大使馆的蛮横吧。。。。公平一点。
5。在国外时间长了,应该明白,很多时候,不是哪个国家的人好,而是哪个国家的体制好。中国领事馆的签证处还是可以改进的。
MADAM FU YING 可以GOOGLE她写的文章,我想LZ文章里面讲的就是你们吧,真够丢人的。
你说了半天,全然驴唇不对马嘴.
In this country after you are stopped by cop, never try to get out of the car to approach cop, never try to drive away before the cop lets you do it, it can be interpreted by cop that you may be a drug dealer, criminal who tries to run away from cop. This is common sense. This country gives cop very very much flexibility in using gun. They can even shoot when they see you drive away after being stopped.
The point is -- Yu did a very stupid thing. Now we can say "even Yu was wrong in that, the cops still should not enter the property." That's right, I agree with you. But, tell you this, if I were the cop and the guy ran away in front of me, I would be opissed off too and would try to "punish" this runner. When I saw the building I would say "This guys pretends he didn't see me, let me pretend I didn't know where it is, let's get this guy cuffed and I will say I don't know where I am later, let's see who is going to lose today.". Come on, human are human, they can easily get personal.
My point is--- Don't do such stupid thing, you can say you don't know what cops are going to do so you drive away, those mean cops can say they didn't know what building it is, people are all mean, if you have 100% confidence you are going to win do whatever you want. otherwise, at that moment, handcuff and guns are in their hands, you got beaten first anyway, do you like that ?
说话没口音不代表英语好,说话有口音也不代表英语差.
英语好坏还包括了理解,阅读等方面.
你确实让人见笑了.
我毕业于楼主点名的两所院校其中的一所。外交部每年都来招人,分到那个国家主要是看语种,当然还有论资排辈,外交官其实全靠国外那点补助,在国内想得瑟都没人理,参赞级别的连公车也没有,刚毕业驻外的600欧元,住房不要钱 ,但还要自付早晚两顿,他们说,钱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以前驻外期间的的医药费甚至不能报,所以托国内能报销的同事开药带出国也算是一景。
我最好的朋友是在爷爷奶奶长大的,后来上大学后, 父母在驻外,就把他们托给退休的邻居,所以他们的家庭关系不是很亲密,但他们的父母都是我所敬仰的人,也是那个年代的各方面的佼佼者。
现在普遍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也方便了,以前外交部召的绝对是最优秀的, 现在愿意去的人越来越少,即使去了,比如我曾经给一号首长做翻译的一位同学。 经历一下,见见市面,趁着年轻和结识 的高层人脉就蹦到500 强了,至于我最好的那个朋友, 和他妹妹早就下定决心打死也不去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