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数学家的故事 (十一)

(2020-10-19 05:38:21) 下一个

17 Bernoulli兄弟

这里的Bernoulli兄弟是专有名词,指的是Jakob Bernoulli和Johann Bernoulli俩兄弟。祖上为了逃避宗教迫害,于1583年从比利时逃到瑞士,他们的父亲最后在Basel安顿了下来。

Bernoulli家族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家族,曾经在连续的三代当中产生了八位数学家,其中三位声名远扬,最为著名的就是Bernoulli兄弟。他们的名字有时也写成James和John,或者Jacques和Jean。

Bernoulli家族名气之大,有这么一个故事作为佐证。Daniel Bernoulli是Johann Bernoulli的儿子,也是一位大数学家,在一次旅行途中,和一位陌生人聊天,聊得很开心,末了他很谦虚地介绍自己:“顺便介绍一下,我是Daniel Bernoulli“。不料那位聊友以为他吹牛,用开玩笑的的口吻回答:“我,” 他慢条斯理地说,“是Isaac Newton!”。

Jakob,生于1654年,是家中十个孩子里的老五。父亲要他学神学,他也的确学过一段神学,后来实在没兴趣。他的兴趣在数学,通过自学,他于1687年成了Basel大学的数学教授。

Johann是家中老幺,生于1667年。同样屈从于父亲的压力,一开始学的是医学。无奈他也深爱数学,1687年就偷偷跟着Jakob学习数学了。过了两年,他就和老哥功夫不差上下。他有数学天赋,也爱到处显摆,显示自己功夫了得。Jakob很难接受小自己十几岁的小弟和自己平起平坐,总喜欢在公开场合戏称他为自己的小学生,弄得Johann不舒服,于是兄弟俩的明争暗斗开始了。

在1684年和1686年,Leibniz发表了两篇关于微积分的文章。Jakob深深为之吸引,一头扎进Leibniz的论文之中,不久就成为这方面的专家。Leibniz这样说:“微积分只有很少人知道,我不知有谁比他懂得更多。”

Jakob在解析几何,变分法和概率论等分支都有重要贡献。概率论中的大数定理,就是他发现并证明的。大数定理是概率论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另一个重要定理就是中心极限定理了。

Jakob在1705年过世。他的重要著作《Ars conjectandi》在他死后八年发表。

早在1690年,Jakob提出一个存在很久的问题,那是一个关于悬链线的问题。假设A和B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不同点,有一根比两点间直线距离长的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A和B上,绳子所形成的曲线是什么样子?Galileo考虑过这个问题,以为是个抛物线,但是没法证明。Jakob这时已是少数几个懂微积分的专家,觉得微积分也许能派上用场。他苦思冥想了一年多时间,还是没有着落。

1691年Johann找到了答案。同时给出正确答案的还有Leibniz和Huygens。1718年,Johann在给朋友信中写道:

我哥苦思冥想一年没有结果;我呢,比较幸运,因为我懂得技巧(我不是吹牛,我为什么要隐瞒真相呢?)。我整整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我就跑去对他说,不要再折磨你自己啦,那根本就不是抛物线,你再费劲也证明不了的。

这时候他还没忘记贬损他哥呢,他哥已经过世十三年啦!

数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无穷级数,叫调和级数,它是所有自然数的倒数之和。用数学表示出来,就是1/1 +1/2+1/3+1/4+•••。这个级数是收敛还是发散?答案并不明显。Johann先证明了它的发散,由Jakob在1689年发表,标题是“Tractatus de seriebus Infinitis”。文中给出了级数发散性的证明,还特别强调:“是我老弟第一个发现了它的证明”,这在Bernoulli兄弟中可是太稀罕啦!

它的证明非常有趣,我们就在这里介绍一下。

我们知道,Leibniz在法国逗留期间,遇到了Huygens,成了Huygens的学生。当时Huygens给了他一道难题,就是求无穷级数

S=1+1/3+1/6+1/10+1/15+1/21+•••的和,其中级数的第n项是第n个三角数的倒数。第n个三角数可以表示成n(n+1)/2,排成数列,就是1,3,6,10,15,21,•••

聪明的Leibniz想出了下面的方法:

S/2=1/2+1/6+1/12+1/20+1/30+1/42+•••
S/2=(1-1/2)+(1/2-1/3)+(1/3-1/4)+(1/4-1/5)+•••
S/2=1。所以S=2。

利用Leibniz的结果,Johann给出了下面的巧妙证明。

用A表示调和级数,用A1,A2,A3,•••,分别表示如下级数

A1= 1/2+1/6+1/12+1/20+1/30+•••=S/2=1
A2=A1-1/2= 1/6+1/12+1/20+1/30+•••=1/2
A3=A2-1/6= 1/12+1/20+1/30+•••=1/2-1/6=1/3
A4=A3-1/12=1/4

以此类推,我们有An=1/n。所以

A1+A2+A3+•••=1+1/2+1/3+•••=A。注意到

A1= 1/2+1/6+1/12+1/20+1/30+•••
A2= 1/6+1/12+1/20+1/30+•••
A3= 1/12+1/20+1/30+•••

所以A1+A2+A3+•••
=1/2+(1/6+1/6)+(1/12+1/12+1/12)+•••
= 1/2+1/3+1/4+•••
= A-1,结果我们发现A=A-1。如果A是有限数,就会导出0=-1这样一个荒谬的结论。所以A不可能是有限数,必然是无穷大。

顺便提一下,调和级数的发散,更早的时候就为人知,但Bernoulli兄弟并不知道。早在1350年,法国数学家Nicole Oresme就证明了它的发散,而意大利数学家Pietto Mengoli(1625—1686)也在1647年给出了证明。

1695年,Johann收到两封聘书,一个是Halle大学的教授,另一个是荷兰Groningen大学的数学系主任。他接受了后者,但他真正中意的是他哥在Basel的位置。他也知道,只要他哥在,自己就没戏。他哥死后,他果然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职位,成了Basel大学的数学教授。
 
前面我们提到,1696年6月,Johann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最速下降线问题,下面几个人给出了正确答案,分别是:Bernoulli兄弟,Leibniz, Newton和L’Hospital(1661—1704)。L’Hospital的解答曾得到Johann的帮助。
 
L’Hospital是一位法国侯爵,家里有钱。1691年至1692年Johann在法国逗留并在1692年结识了L’Hospital,成了L’Hospital的数学老师。他们签了一份合约,L’Hospital付给Johann固定工资,但Johann 必须把这期间的数学发现寄给他,由他随意使用。
 
结果,L’Hospital在1696年出版了一本关于微分的教科书,书名就是《Analyse des infiniment petits 》。L’Hospital在书中特别致谢了Bernoulli兄弟,尤其是年轻的Groningen教授。起初,Johann对于该书的出版还挺满意,尤其是书中提及他本人的贡献。
 
该书出版后反响较大,在18世纪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著名的L’Hospital法则,在当今的教科书中还广为人知。

L’Hospital 于1704月过世。这时Johann已不满足简单的致谢了,他要告知世人,他才是本书真正的作者。他甚至控诉作者剽窃了他的成果。

当然这时L’Hospital已无力反驳了。

Johann妒忌心十足,从他如何对待儿子Daniel 可见一斑。Daniel多次获得法国科学院颁发的奖章,他居然因为儿子取得巨大成就而不让他进自家的大门。Daniel十次获奖,他自己只得过两次,太气人了,做儿子的,怎么可以超过老子?多么没有面子啊!

Johann还有一位年轻的学生,名叫Leonhard Euler。

Euler是数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星星,马上就要闪亮登场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小二哥李白 回复 悄悄话 这比追剧有趣多了,期待下集!
AstorsWood 回复 悄悄话 好!好!好!
Waiting for Gauss, Riemannian geometry (only Gauss understood), Seven Bridges problem, four color for map, 17 equal divide a circle, and most recently, prove Fermat's Last Theorem.
done_that 回复 悄悄话 好!好!好!
HBW 回复 悄悄话 感觉人类的真正文明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然后在新大陆被发扬光大。
江郎山闲话 回复 悄悄话 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