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想说

(2008-04-20 03:39:31) 下一个

看到文学城上的一栏新新闻,“举办奥运与各国为敌?世界既不同 梦想不一样(太阳报),总算听到有不同的声音出来,赶忙跟在屁股后面,小小地说几句。的确看到周五的新闻 被指支持"藏独" 杜克大学华裔女留学生红了! ”心里很是痛楚,写了点东西,却不敢发出来,深怕人肉搜查到自己头上。王千源我看不是红了,而是完了。“网友发起人肉搜索,曝光了王千源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等,并号召网友对其家人进行施压,还有网友迁怒于王千源曾就读的青岛二中。”到了如此众叛亲离的地步,这个小姑娘,在她决定自己的立场时,该已经想过如何要担当的后果。但随之家里被遭泼粪,她的至亲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此的“网暴”,恐怕该是她的“年轻幼稚”所没有预料到的吧。

我看网上一些资深右派,很久不开口了,和我一样罢,任凭心中有千言万语,在如此情绪化的形势下,还是识时务地三缄其口。有一些微弱的异议,也无不委婉温柔,旁敲侧击。先来一段爱国反藏独反西方舆论的口号,仿佛捧着红宝书,以此防御自身,(我就不重复了)。

可只是请大家宽容理性冷静,请痛定思痛,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各方是在同一个主题下表达各自不同的意见吗?是不是有鸡同鸭讲的误会在里头呢?有交集吗?有出路吗?

西方之反华,拉出来的主线,抗议的还是因为中共的独裁专制,它的不自由,不民主所结出的恶果。而我们所爱的国,别无选择,只能是在中共统治下的中国。

让人烦闷的是,此次的中西对峙,从政府间的冲突转向民间,是一场“人民战争”。不要说国人与洋人意识观点等形而上方面的异议,此次更上升至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肢体碰撞,因此伤口更大,更令人恸心。政府间的隔空对骂,我们都已经习惯了。(CNN不是体现国家意志,不是政府喉舌,它的倾向性背后有大批的民众支持欣赏。)但纯朴的人民之间,是该“友谊万古长青”的呀!

看到电影《通天塔》中,个人群种族国家之间的隔阂歧视,交流的困难,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没有抹平,反而越来越经常地爆发出来。

    为什么?怎么会?如何办?我们应该有大国风范,泱泱胸怀,让更多的人发出更多不同的声音。走到争论的背后去,历史去,深处去,才能走向将来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无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挥一挥手的评论:多谢!是的,比五十年前还要退化。
挥一挥手 回复 悄悄话 中共在物质上提升国力,却忽略道德威信的提升,致使民族畸形发展,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意识还停留在100年前义和团时代。顶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