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经·大悲咒

(2009-02-01 15:46:32) 下一个
来源: yanlan09-01-24 21:17:49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 [给我悄悄话]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

其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工夫,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本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其详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

其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

观世音菩萨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因由是:一次,观世音菩萨曾经在千光王静住如来住所时,静住如来特为他说了“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据经的记载:当时观世音菩萨听了此咒后,即由初地证至第八地——不动地。于是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的无边世界。

至于本咒所以有种种异名,释尊曾经告诉阿难说:这是起因于观音菩萨的宏愿。菩萨曾在世尊处发誓说:“设若诸人天诚心念我名者,亦应念本师阿弥陀如来名,然后诵此陀罗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诵五遍,则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于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

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怖畏,所以我们应以十分虔敬的信心与清挣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萨的大悲心,获得无上的利益。沉沦在三界五趣众生,果能经常持诵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与身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回,愿众生齐诵本咒,同证佛果。

大悲咒释义:

皈依三宝,皈依大悲渡世的观世音菩萨,世间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众生,要誓愿宣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救苦救难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烦恼,了悟真实光明,皈依于大慈大悲、随心自在的观世菩萨。祈求一切圆满,不受一切鬼卒的侵害,皈命于为观世音菩萨请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本尊——千光王静住如来。能得清净圆明的光辉,能除无明挂碍的烦恼,要修得无上的功德,方不致沈沦在无边执著的苦海之中。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常以诸佛菩萨的化身,悠游于大千世界,密放神通,随缘化渡,一如菩萨显化的狮子王法身,引导有缘众生远离罪恶,忘却生死烦恼,皈向真实光明。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以清净无垢圣洁莲华的法身,顺时顺教,使众生了悟佛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对于流布毒害众生的贪、瞋、痴三魔,更以严峻大力的法身予以降伏,使修持众生得能清净,菩萨更以清净莲华,显现慈悲,扬洒甘露,救渡众生脱离苦难。只是娑婆世界众生,常习于十恶之苦,不知自觉,不肯脱离,使行诸利乐的菩萨,常要忍受怨嫉烦恼。然而菩萨慈悲,为救众生痴迷,复显化明王法身,以无上智慧破解烦恼业障,远离一切恐怖危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显化之诸般法相,常在众生之中,随缘随现,使众生忆佛念佛,迷途知悟。   

为使众生早日皈依欢喜圆满,无为虚空的涅槃世界,菩萨复行大慈大悲的誓愿,手持宝幢,大放光明,渡化众生通达一切法门,使众生随行相应,自由自在得到无上成就。菩萨的无量佛法,广被大众,恰似法螺传声,使诸天善神均现欢喜影相,亦使众生于听闻佛法之后,能罪障灭除,各得成就。不管是猪面、狮面,不管是善面、恶面,凡能受此指引,都能得诸成就,即使住世之黑色尘魔,菩萨亦以显化之大勇法相,持杖指引,渡其皈依三宝。南无大慈大悲圣观世音菩萨,愿诚心诵持此真言者,皆得涅槃。   

大悲咒为任何学佛者所必修,犹金钱为世人所必具,此咒能圆满众生一切愿望并治八万四千种病。观世音菩萨白佛言:“如众生诵持大悲咒,不生诸佛国者,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遂者,誓不成正觉,惟除不善及不至诚”。

大悲咒全文: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菩提萨埵婆耶· 摩诃萨埵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 唵· 萨皤啰罚曳· 数怛那怛写· 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 婆卢吉帝·室佛啰愣驮婆· 南无·那啰谨墀· 醯利摩诃皤哆沙咩· 萨婆阿他·豆输朋· 阿逝孕·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摩罚特豆· 怛侄他· 唵·阿婆卢醯· 卢迦帝· 迦罗帝· 夷醯唎· 摩诃菩提萨埵· 萨婆萨婆· 摩啰摩啰· 摩醯摩醯·唎驮孕· 俱卢俱卢·羯蒙· 度卢度卢·罚阇耶帝· 摩诃罚阇耶帝· 陀啰陀啰· 地唎尼· 室佛啰耶· 遮啰遮啰· 摩么·罚摩啰· 穆帝隶· 伊醯伊醯· 室那室那· 阿啰嘇·佛啰舍利· 罚沙罚参· 佛啰舍耶· 呼嚧呼嚧摩啰· 呼嚧呼嚧醯利· 娑啰娑啰· 悉唎悉唎· 苏嚧苏嚧· 菩提夜·菩提夜· 菩驮夜·菩驮夜· 弥帝唎夜· 那啰谨墀· 地利瑟尼那· 波夜摩那· 娑婆诃· 悉陀夜· 娑婆诃· 摩诃悉陀夜· 娑婆诃· 悉陀喻艺· 室皤啰耶· 娑婆诃· 那啰谨墀· 娑婆诃· 摩啰那啰· 娑婆诃· 悉啰僧·阿穆佉耶· 娑婆诃· 娑婆摩诃·阿悉陀夜· 娑婆诃· 者吉啰·阿悉陀夜· 娑婆诃· 波陀摩·羯悉陀夜· 娑婆诃·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 娑婆诃· 摩婆利·胜羯啰夜· 娑婆诃·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嚧吉帝· 烁皤啰夜· 娑婆诃· 唵·悉殿都· 漫多啰· 跋陀耶· 娑婆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