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144)
2010 (770)
2015 (68)
2016 (326)
中国计划在2015年前,将南极科考站的数量从3个增加到5个。专家们认为,中国在南极就像其在北极考察一样,是北京强化全球影响力的总体战略中的一部分。
中国学者是在相对不久前才开始对南极产生兴趣的。中国科考队首次到达南极是在1984年。可以说,中国的南极科考项目是改革和“走出去”政策的象征之一。目前,中国在南极设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而且,“昆仑站”位于东南极板块的制高点(超过4000多米)。
目前,中国准备建设可以从12月到3月份工作的夏季南极站。这个站点可以为现存站点提供保障,同时也可以进行地质、冰川、地磁和其它方面的研究。此外,到2015年前,中国研究人员可以在维多利亚地建造起来的站点进行长期工作。他们可以借助卫星监控从事南极生物生态研究。
在自己的研究中,中国学者可以借助于功能强大的技术支持。如果说从太空轨道上有卫星提供帮助,那么在永冻冰层上,有冰雪面移动机器人来做助手。这个取名为极地开拓1号的机器人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能够克服由冰或雪形成的半米高障碍。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专家雅科夫·别尔格尔认为,中国在南极正在落实最为宏伟的科研项目之一。
他说:“这是中国做为世界强国进行最大范围行动的总体战略中的一部分。中国在世界各地都有利益。其中包括科技利益、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从这点来看,南极对于任何国家都是重要的。中国从前也在这里工作过,只不过程度有限而已。现在,拥有庞大资金和科研能力的中国,决定拓展自己在南极的存在力度。此外,中国也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加大在北极地区的研究活动。”
雅科夫·别尔格尔认为,应该认可中国的这些宏伟蓝图。完全有可能,这也会成为中俄合作的方向之一。要知道,从前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在很早以前就对南极洲进行着积极的研究。
中国在南极地区加大工作力度使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大陆,其上面的财富还完全没有被利用。而且据学者分析,在厚厚的冰层下面,掩藏着包括碳氢能源在内巨大的矿产资源。
一些专家担心,在将来有可能展开的“南极大决战”中,中国的这些考察站也许会成为北京对资源可能诉求的证据。当然,根据现有的、且中国也在1983年加入了的条约规定,条约有效期内,在南极洲的任何活动都不能被看成是申请、支持、否决任何领土主权或滋生某种主权诉求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