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德《星期日世界报》: 与共同价值观相比,共同利益更为强势

(2010-11-20 21:18:21) 下一个



德《星期日世界报》: 与共同价值观相比,共同利益更为强势


2006年,美国杂志《福布斯》把德国总理默克尔列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今年11月,根据该杂志的评选结果,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取代奥巴马,一跃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男性政治家。

11月14日一期的《星期日世界报》的署名文章指出,二十国集团峰会表明,“如果这两位全球最强有力的人物持同一看法,他们就可以确定世界的发展方向”:

 

“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不得不忍受这样的痛苦,他想咬断德国与中国的同盟,结果咬掉了自己的牙齿。他试图先说服胡锦涛,与胡谈了一个半小时,要求中国减小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胡保持彬彬有礼的姿态,但没有做出任何承诺。

 

“奥巴马知道,他走后,接踵而来的是他的最重要盟友(默克尔)... 奥巴马奉承说,与德国人可以马上埋头工作,不必象与中国人那样,浪费宝贵的时间先大谈一通相互关系如何友好之类的话。默克尔总理不假辞色地回答说,‘今天我来本就是想听听这样的话’。这样,她一方面防止了对方在她本人与胡锦涛之间挑拨离间,另一方面也影射了柏林最近几天听到的来自华盛顿的强硬声调。

 

“默克尔下令对此‘回击’。她的部长朔伊布勒和布吕德勒表示,美国的货币政策‘前景黯淡’,是‘错误的’。长期持克制态度德默克尔还是在峰会前挑衅了美国人。她偏偏夸奖中国人是‘我们财政预算政策的良好伙伴’,只字不提美国。她表达的意思是,中国节俭,而美国不肯这样做。”

 

何谓共同利益?

《星期日世界报》在谈到德国与美国之间的“这场不愉快”的背景时说,这是因为“象中国一样,德国向美国出售的商品多于从美国购买的商品。虽然‘德国制造’的不是廉价产品,而是高价值产品,但是德国的贸易盈余与中国的顺差一样,使美国总统不悦。”

 

最后,文章谈到德国、美国和中国在经济上的三角关系:

 

“默克尔政府虽然总是首先寻求与大西洋彼岸的盟国协调一致,但如果这个超级大国过分霸道,那么它就寄希望于其它国家、也包括中国的反抗。美国人提出今后应把出口顺差降至4%,早在峰会开幕前,这一要求就已被德国和中国击碎。德国说服了法国、中国把许多转型国家拉上了船,孤立了美国。与共同价值观相比,共同利益仍然是更为强势的货币。

 

“所以,峰会结束时,失望的奥巴马从默克尔和其它十八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那里得到的不过是含糊的许诺。虽然贸易应该走向平衡,但并没有设定某个百分比作为标准。现在,先要找出导致贸易不平衡的‘因数’。说白了就是:工作小组可以存在下去,但中国和德国可以乐呵呵地继续出口。”

 

编译:王羊

责编:凝炼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