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P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039AB型元级AIP混合动力潜艇的批量装备,对于提高人民海军潜艇部队在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战争潜力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国首型AIP混合动力潜艇039AB型元级,已经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使用。该型艇自首艇于2004年露面以来,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截止到09年),已累计有5艘出现在我们面前。如此迅捷的生产与技术定型,如此快速的批量生产装备速度,在我国自主研发的潜艇项目中都是不多见的。这证明随着我国国防费用稳定持续的增长,国内潜艇工业体系在自主研发和建造能力上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这样的进步当然是值得军事爱好者为之欣喜和鼓舞的,但更重要的是随着元级艇的批量装备,中国常规潜艇部队将进入AIP时代(按元级艇的批量生产速度测算,到2015年我国将建立起一支数量上相当可观的AIP艇队。),这对人民海军潜艇部队战斗力提升,提高在周边海域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战争潜力,都将起到重大而积极的正面影响。那么元级艇的批量装备,对于人民海军打赢我周边海域区域性冲突,打破第一岛链的封锁,扩大作战范围提高作战效能,都有哪些重要的影响?笔者将在本文中通过阐述元级AIP潜艇相比柴电动力潜艇在作战效能上的巨大优势,结合我国周边海域潜在冲突区域(台海、第一岛链、南海)的作战态势,来解析中国海军常规潜艇部队跨入AIP时代的重大意义。
人民海军常规潜艇部队中,依然存在较多的老旧型号潜艇,如图上的033型、035型、035改型等技术水平较老的潜艇。
在039AB型元级AIP混合动力潜艇出现以前,我国的潜艇部队由少量的核动力潜艇和数量较多的柴电动力潜艇组成。由于我国核潜艇工业发展的滞后,我国核潜艇的质量与数量都较为不如人意,所以海军潜艇部队仍然以柴电动力潜艇作为主战装备。在这些柴电动力潜艇中既有一些较早的型号如033、035及其改进型号035G、035B等,也有较新的第二代常规潜艇039型与进口的877-636基洛级潜艇。但无论是较早的第一代常规潜艇,还是有了明显进步的第二代常规潜艇和基洛级潜艇,其动力形式都是有了近百年历史的柴电动力。这些柴电动力潜艇,受到动力形式的制约都有着水下续航里程短(一般在200-400海里左右),作战中需要反复上浮充电,作战过程中暴露率过高,生存率过低的固有弊端,已不能适应现代反潜技术条件下的作战环境。而这一点在人民海军潜艇部队身上表现的尤其突出。
东海舰队所属潜艇部队的舟山基地,至冲绳海槽的最短直线距离大约在470千米左右,至北部冲绳海槽的直线距离在600千米以上。
以东海舰队所属的潜艇部队为例,从舟山基地东出后由于该基地周边海域深度较浅(舟山以东海域深度依次在20-30-60米内)。东舰的常规潜艇需要在海面航渡相当时间,才能到达具备潜艇安全深度的下潜海域。所以,面对日、台、美潜在冲突方,我国潜艇部队的出港暴露率是非常高的。而日、台、美凭借美国发达完善的天基情报支援体系,可以迅速获得我潜艇部队的运动态势和机动方向。在此基础上日、台、美可以用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P3C固定翼反潜机队(日本97-77架、美200余架、台将获得12架,台还有大量的改进S2T),在我常规潜艇潜航突破区域,设置东西覆盖冲绳海槽和第一岛链区域,纵深达到600-800公里,南北沿着第一岛链弧形区域部署的,高密度航空反潜巡逻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遏制我东海舰队的常规潜艇部队,向东突破岛链、向东南进入台海区域、向东北进入日本沿海区域的作战能力。
由于我国的东、黄海位于面积广阔的大陆架上,所以我国的东部大部分海域水深都较浅,并不能满足潜艇部队的作战条件,只有向东突入水深2000米以上的冲绳海槽后,我潜艇部队才能获得较为广阔和充裕的机动作战空间。
从东舰潜艇部队的作战需求看,因为我国广阔的大陆架海域水深过浅,所以大部分海区并不满足潜艇潜航条件。再考虑到战争爆发后敌商业航线必将东移至第一岛链东侧,所以我国的潜艇必须要航渡东西纵深达400-600公里,均深60-100米的东海大陆架海域,突入水深2000米的冲绳海槽,向东跨越岛链将岛链东部的日商业航线区域划进作战范围方能达到作战目的。但我国的柴电动力潜艇如035、039和基洛等,满电状态下水下续航里程不过250-400海里,而部队一些备潜海区至冲绳海槽的最短直线距离在350-400公里以上。加上潜艇潜航又需要依照海底地形以及季节水文情况,充分利用有利海底地貌(如海沟、大陆架远古旧河道)和温跃层等进行隐蔽潜航,所以实际运动距离往往超出我柴电动力潜艇一次充电后的最大水下续航力。更为不利的是一般柴电动力潜艇为了提高充电速度(蓄电池余电量越大充电速度越快),和确保艇上生活、作战系统用电所需,一般在整艇余电60%即需要进行充电补充。这势必造成我柴电动力潜艇在突入冲绳海槽前,或者突入冲绳海槽后不久,就将面临蓄电池余电不足需要上浮补充充电的情况。
上图硕大的筒状物为转让给加拿大的英国支持者级常规动力潜艇的通气管,由于通气管的工作性质要求使得通气管的外型很难进行雷达反射截面积的优化工作,因为多边形或者减小通气管体积的工作都将严重影响通气管的进气效果,严重影响艇上柴油机的正常工作,硕大的通气管也就成了通气管航行中柴电动力潜艇暴露的直接原因。
但是,目前P3C装备的ANAPS-137B(v5)雷达,对雷达反射截面积极小的潜望镜,最大探测距离已达20-30公里,而难以进行RCS优化的通气管,P3C可以在最大50公里左右的距离上探测到。我国的柴电动力潜艇,不管是上浮露头充电还是以通气管状态充电,在长达6-10几小时的充电过程中,其暴露率和暴露时间都将急剧增大。这意味着第一岛链区域高密度部署的P3C,在重叠的反潜巡逻区内将能有效的探测到通气管状态下的我柴电动力潜艇。而随着我柴电动力潜艇的暴露,敌反潜巡逻机临头后即可展开反潜火力攻击,即使我柴电动力潜艇顺利下潜规避,也将面临P3C长时间的压制态势。在此期间我柴电动力潜艇不但要应付P3C的临头攻击,还要面对随P3C应招而来的大量敌水面舰艇编队、敌舰载反潜机乃至敌水下潜艇相结合的联合反潜力量的围剿。而此时我柴电动力潜艇很有可能还存在电量不足,或者充电未完成的不利情况,难以进行水下较长时间较高速度的隐蔽突破机动动作。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作战态势下,我暴露的柴电动力潜艇的规避成功率和生存率将是非常低下的。
不利的态势同样也影响着我北海舰队的常规潜艇部队,因为从北舰旅顺和青岛基地出发的柴电动力潜艇,要航渡的东西向大陆架海域更广阔航渡时间更长。北舰的常规潜艇顺着海州湾与辽东半岛向济州岛南部发展的海沟航渡后,能到达位于济州岛南部传统的商业航线密集区域,进行作战巡逻已实属不易。因为在北部均深18-44米的黄海大陆架上,不仅存在着潜艇水下隐蔽航渡路线单一的问题,还要面对韩、日本岛上数量更多的反潜巡逻机。所以北舰得柴电动力潜艇即使能够进入济州岛南部,在失去我航空兵力量的掩护下,其作战的过程也将是较为艰巨的。至于向东突入北部冲绳海槽,甚至在突破岛链后进入日本沿岸进行理想设定的作战,在现有的柴电动力潜艇身上是难以实现的。
在南海形式同样不能乐观,南海舰队的常规潜艇部队从海南三亚榆林基地出发,虽然可以在靠近我国航空兵掩护区域向台湾南部进行较长时间的航渡。但在越过东沙岛屿后,随着我航空兵控制范围和控制力量的削弱,在台湾南部200公里的区域范围内,隐蔽潜航已经成为必须。如果仅仅限制在在台湾南部作战,我柴电动力潜艇尚能胜任,如果要求潜艇部队向东跨越巴林塘、巴布沿、巴士海峡,去台湾东部重要的商业航线作战,则同样面临着东舰常规潜艇部队一样的难题。即隐蔽潜航里程超出我柴电动力潜艇一次充电续航力,而在潜航过程中进行补充充电,就要面对台岛与琉球群岛(冲绳、先岛诸岛)上航空反潜力量的重大威胁。即使能够顺利东渡巴林塘、巴士海峡,在台东海域和先岛诸岛区域,已经位于台、日密集部署的P3C巡逻反潜区。这种情况下即使到达作战指定区域,所面对的局面会与东舰常规潜艇部队一样窘困。面对这种现实,作为我主力舰队的南海舰队常规潜艇,将很难支持东部沿海潜在冲突作战,这将大大削弱我海军潜艇部队的总体参战数量和整体作战能力。
P3C伴飞中的日本新一代P-X反潜巡逻机,其巡航速度更快,到达任务指定区域更为迅速,巡逻范围更大机载探测设备更为先进。对于传统的柴电动力潜艇而言,打击威力和反潜效率更高。
美国用来代替P3C的P8A反潜巡逻机,随着P-X和P8A新一代反潜巡逻机的服役,我人民海军柴电动力潜艇在岛链和台海区域的作战环境将处于进一步恶化的不利态势中。
综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日、台、美依靠一支性能先进且数量庞大的固定翼航空反潜力量,建立了一个严密的反潜体系。并且利用这支巡逻区域大,反潜效率高的航空反潜力量,弥补了第一岛链上作战面积广阔的不利条件。再通过日、台、美之间信息交换能力强的传统优势,最终整合起一个集快速召唤的水面舰船、应召舰载直升机、和水下潜艇组成的一个多平台多层次高效率的强大联合反潜体系。而这个体系精准的抓住了我人民海军潜艇部队,目前以柴电动力潜艇为主,水下续航力短这一主要弱点。凭借数量庞大且性能优秀的固定翼航空反潜机群,设置超出我柴电动力潜艇一次充电水下最大续航里程的密集航空反潜巡逻区域,最终达到了有效遏制我人民海军潜艇部队,在第一岛链和台海区域进行作战的这一战略性目标。不得不说在人民海军潜艇部队主战潜艇的种类不发生结构性变化前,这一以航空反潜力量为先导的战略反潜体系是建设的相当成功的,而日、台、美一方的战略反潜目标是完全能够达到的。对于我人民海军来说,由于潜在作战对象这一有效得战略反潜体系,就意味着目前仍以柴电动力潜艇为主的我潜艇部队,处于被战略性遏制的极端不利态势中。
停泊在码头的我海军基洛级常规潜艇,虽然039型的批量服役和877-636基洛级潜艇的大批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常规潜艇的总体技术水平,但由于这些常规潜艇仍然使用传统的柴电动力形式,因而在面对日、台、美以航空反潜巡逻机为先导的联合反潜体系时,总体仍处于战略态势上的劣势。
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将导致我人民海军潜艇部队,成为一支只能在近海依托国土航空兵掩护下,进行近海岸防御性作战的水下作战力量。这种情况显然是与我海军打赢周边海域潜在地区性冲突,捍卫我领土完整和专属经济区利益(台湾、东海)这一战略目标所相悖的。更严峻的是随着日,美P-X和P8A新一代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的投入使用,这种不利态势将会日渐加剧。因为新一代的P-X和P8A巡航速度更快,到达作战目标区域时间更短,作战半径更大载荷能力更强,雷达、红外等探测传感器性能也更为优异,信息化和情报支援能力则更加完善。而且随着新一代反潜机大幅增加的作战半径,我南海大部分区域也已面临着日美反潜巡逻机的威胁。显然,对于以柴电动力潜艇为主的我海军常规潜艇部队,未来的不利作战环境在进一步恶化中。那么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我人民海军又该通过什么手段和装备建设来打破这一不利局面呢?
039AB型元级AIP混合动力潜艇,将帮助人民海军潜艇部队打破日、美、台战略反潜体系,改变在第一岛链以及台海区域作战的不利态势。
我想,人民海军的建设步伐已经给出了答案。以超常速度研发并批量生产装备部队的039AB型元级AIP混合动力潜艇,就是人民海军通过装备建设来打破敌战略反潜体系,转变我潜艇部队目前极端不利战场态势的最好回答。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日、台、美的战略反潜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是建立在一支搜索效率高、巡逻范围大的先导性航空反潜力量上的。这一战略反潜体系的有效性,是依托固定翼航空反潜巡逻机特有的巡逻时间长、巡逻范围大、机动性好的优势,搭配先进的机载搜索雷达、红外传感器等有效搜索装备,抓住我柴电动力潜艇水下续航里程短,需要反复露头充电并导致通气管状态暴露率高、暴露时间长的这一固有弊端所达成的。这一战略反潜体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很强,但是也体现出任务适应性不足的特点。
P3C这类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因为作战航程远、机动性强、载荷大,搭配上先进的搜索雷达等搜潜武器,对于时不时要冒头进行充电的柴电动力潜艇是天生的克星。
上图为P3C的前视红外搜索传感器,固定翼航空反潜巡逻机较为依赖于机载雷达和前视红外搜索传感器等水面搜索器材,来提高其搜潜效率和搜潜范围。一旦失去这个有利条件,固定翼航空巡逻反潜机的效能并不会很理想,比如应付不需要使用通气管充电的核动力和AIP混合动力潜艇,其搜潜和反潜效能将会急剧下降。
比如一旦针对的任务对象改变主战潜艇结构,放弃暴露率和暴露时间长的柴电动力潜艇,而改用通气管暴露率很小的AIP混合动力潜艇(核动力潜艇的通气管暴露率是0),将直接导致P3C等固定翼航空反潜巡逻机,失去最为有效的雷达搜索功能。那么这一战略反潜体系的基础和先导环节—-固定翼航空反潜力量的有效性将急剧削弱,随之整个战略反潜体系的效率和有效性也将急剧降低。而从我人民海军的角度看,采用AIP潜艇后则可以选择在较为有利的一些区域上进行有效的突破。比如北方日本本岛与土噶喇诸岛间的稀疏岛链区域,又比如中部的奄美诸岛与南部的先岛诸岛之间的广阔空间。毕竟日本现有的水面舰船数量,是不可能在第一岛链这么广阔的空间上,遏制我AIP潜艇在稀疏的第一岛链区域进行突破的。这一点即使加上驻日本本土的第七舰队的主力作战舰艇,也同样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水面舰船机动能力低,不可能在南北狭长,面积广阔的第一岛链区域,达到几百架P3C反潜巡逻机的反潜效率。至于日(16艘按战时出动率计算大约在6-8艘)美(在关岛驻扎三艘核动力攻击潜艇)有限的潜艇在冲突爆发初期,在广阔的第一岛链空间商,更是难以起到有效反潜效果。所以,元级AIP混合动力潜艇服役后,将导致日、台、美战略反潜体系的有效性出现整体效率性危机。而我人民海军通过建设AIP艇队,改变主战潜艇结构,也抓住了日、台、美战略反潜体系,过分依赖于固定翼航空反潜巡逻机的这一重大弊端。并利用反潜巡逻机依靠机载搜索雷达,才能完成高效率和大范围巡逻反潜的这一重要技术缺陷,达成有效的战略反制。这将彻底改变我国潜艇部队目前极端不利的作战环境,为我人民海军突破第一岛链进入岛链东侧和日本东部以及台海海域作战的战略规划创造有利条件。
左边为国内AIP动力舱段的布置图,右边为瑞典的V4-275R-MKIII。我国的斯特林发动机与瑞典的V4-275R系列性能接近。斯特林热气机的燃料是柴油氧化剂是液态氧,因而斯特林发动机的后勤补给相对较为简单。只要氧化剂能得到有效补充,斯特林AIP潜艇的水下续航力也将大大提高,从这个角度出发只要在途中提供一些简单的液氧补给,我国的元级AIP潜艇的水下连续潜航能力,还将获得很大的提高。
当然元级艇AIP混合动力下的最大续航力里程,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潜艇部队的连续潜航能力,和对敌航空巡逻反潜力量的有效削弱能力。根据目前公开的一些信息并考虑人民海军潜艇部队的实际作战需求,可以确定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元级艇(039B型)AIP工况下的续航力将是世界一流的。由于元级艇尚有严密的保密措施要求,对于这个推断笔者尚难给出(也不允许给出)论证论据来源。那么为了比较有说服力的去评估元级艇的AIP作战效能,笔者决定采用装备了斯特林发动机的瑞典哥特兰级AIP潜艇的数据来代替(这当然会导致元级艇的AIP工况续航力推断过于保守,但是考虑到保密要求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目前瑞典的哥特兰级在斯特林发动机额定工况下,能以4节速度连续潜航1650海里。这个指标也和采用了CCD、FC、MESMA等AIP型式的其他AIP潜艇的续航力标值相近,所以这个数据对于AIP混合动力潜艇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把它作为元级艇的续航力保守估计值是较为恰当的。
台湾与菲律宾之间的巴林塘、巴士海峡的海底地形图,该海峡因为风急浪高,受季风性气候影响大,四季水文环境多变,加上海底地貌复杂,反潜作战较为困难,而潜艇航行作战则较为有利,所以素有潜艇黄金水道之称,也是我南海舰队和南下东海舰队作战潜艇的战略要冲地带。
元级艇也可以利用这11.5天和2050公里的潜航续航力,向南继续航渡寻求战机。这样元级艇不但可以将整个台东商业航线密集的海域,轻松囊括进自己的作战区域,还具备了进一步向南去台湾和菲律宾之间的巴士、巴林塘这一重要黄金水道作战的能力。这将打通我南舰潜艇部队与东舰潜艇部队的联系,形成两大主力舰队互相配合,重叠打击的理想作战态势。实际上,元级艇甚至还能再向南,到达位于印尼东部和菲律宾南部苏拉威西海东口的马鲁古海峡和加罗林群岛之间的区域,去伏击战争爆发后企图绕过南海从爪哇海、望加锡海峡通过苏拉威西海走东部航线的日、台航运船只。因为在菲律宾海随着我元级艇冲出第一岛链日、台设置的密集航空巡逻区域后,可以采用水面航渡和通气管航渡相结合的航海策略,大大节约AIP工况下的续航力里程。只要战术合理航海规划到位,这一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作战设定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这意味着我东舰的元级潜艇,不但可以将台海区域整个包裹进作战打击范围,还能进一步威胁到南海菲律宾海域这一战时重要商业航线区域。这极大的扩大了我潜艇部队的打击范围,并将严重的威胁台、日特别是日本的商业航线安全。
同样对于北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的潜艇部队,元级艇的服役也将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北舰以往的常规潜艇在抵达济州岛南部区域后,即进入暴露率较高的密集航空反潜巡逻区域,普通的柴电潜艇维持在这一压迫性航空反潜区域的作战已经相当吃力,不消说还要企图向东突入北部冲绳海槽后,再航渡土噶喇群岛去攻击日本东部重要的航线。这一理想战略设定在柴电动力潜艇身上属于天方夜谈式的设计,即使达成也将付出难以想象的损失,造成难以接受的极低交换比。然而元级艇服役后情况将大不相同,从青岛与旅大基地出发的元级艇,在备潜海域航渡至济州岛南部的里程在300公里左右,我们加上途中实际机动所需的补贴里程100公里,也就是400公里不到潜渡里程。那么元级艇如果逗留在济州南部海域,将获得2100公里和12天左右的阵地逗留能力。当然我们可以预测北舰的元级艇一定不会满足这一狭小的作战区域范围,一定会向东突入冲绳海槽东渡土噶喇诸岛或者更近的大隅海峡(明级艇堂而皇之的“无公害通过”可不是偶然)和东舰的元级艇,一起去日本东部的重要作战区域作战。如果扣除来回东渡海槽和海峡的1200公里航程,元级艇还将保留1000公里6天左右时间的阵地逗留能力。这意味着我两大主力舰队的潜艇都将有能力在隐蔽突破岛链后,获得攻击日本本土东部密集商业航线的机动作战能力。这样的战略态势对于人民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威慑力和作战效果来讲,意义是非常深远而重大的。
南舰榆林基地至马六甲海峡东口距离在2200公里左右,元级艇可以选择反潜力量薄弱,日、美反潜巡逻机较难抵达,巡逻密度低的南海中线西侧,进行水面和通气管状态航渡以节省AIP动力消耗。这样元级艇也具备了在马六甲海峡东口区域,使用AIP动力进行隐蔽作战的能力。
另外,南海毕竟距离日、台、美的航空反潜巡逻中心区域以外,虽然P-3C特别是将来的P-X以及P8A都具备到南海进行反潜巡逻的能力。但是要建立第一岛链和台海那样高密度航空巡逻区域则是不太可能的,从这一点出发我南舰的元级艇可以选择南海中间线西侧,甚至靠近越南一侧(越南缺乏航空反潜力量,其它平台反潜体系也较为薄弱)以水面或者通气管状态航渡,在尽量节省AIP动力消耗的航渡规划方式下,元级艇将具备在马六甲这一美国和日本重点保护的交通要道,用AIP混合动力隐蔽潜航作战的能力。这样的作战能力将把我南舰潜艇的打击能力提高到战略打击层面上,其蕴藏的重要意义是无需赘述的。至于在南海争端上,马来西亚、印尼、越南都有了常规潜艇,但都是柴电动力,元级艇的加入将显著提高我南舰潜艇部队在动力性能和整体作战效能上的优势,这对将来南海一旦爆发争端,南舰潜艇部队支持我主力水面舰艇,形成全面作战优势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面航行状态中的我国第二代攻击核潜艇09-III型,我人民海军远景规划必然是通过建设一支数量质量都相当可观的核潜艇部队,来达成我人民海军潜艇部队乃至我人民海军战略战役目标。而元级艇的批量装备,也为我国核潜艇工业的发展,和我国核潜艇艇队的建设争取到了一段宝贵的战略缓冲时间。
当然以上关于元级艇服役后,对我人民海军潜艇部队作战能力的重大提升,只是理论依据上的推测。具体作战情况将受到战争过程中,多变的作战态势和诸多突发性因素的干扰。比如元级艇的实际作战效能,是否能达到这样的理论推测效果。又比如在东海和台海爆发战端后,美国这个具备强大攻击性战略反潜力量的国家,在插手东海台海事端上的投入力度。这些变量都将对元级艇的作战效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确认,随着元级AIP混合动力潜艇的投入服役,我国常规潜艇迈进AIP动力时代,将显著改变我人民海军潜艇部队,以往在战略态势上处于绝对劣势的不利境地,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人民海军潜艇部队战略战役作战能力。同时元级艇的服役,也能满足现阶段我人民海军潜艇部队,对于优秀装备的迫切需求。这就为我国的核潜艇工业的发展,为我国核潜艇的小步快跑,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战略缓冲时间。对于将来我国建设一支数量质量都较为优秀的核潜艇部队,实现战略性提升我人民海军潜艇部队的打击能力和威慑效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综上,元级AIP混合动力潜艇的批量装备,其背后深藏的重大意义确实是非常深远的,是人民海军自核动力潜艇研制成功后的又一程碑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