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德国外长结束了他的中国之行 德国网友的评论

(2010-01-23 15:35:24) 下一个



德国外长结束了他的中国之行 德国网友的评论






维斯特韦勒先生这趟中国之行花的几百万欧元算是打水漂了,中国人现在已经笑得直不起腰来了。

杨先生可以保持友好,因为他大概知道那句谚语:“会叫的狗不咬人”(指德国外长)

杨先生关注的是中国。维斯特韦勒只关注维斯特韦勒自己。

只要德国政治家还让德国企业带着德国纳税人的钱离开德国直奔中国,任由德国人失去工作岗位,那么德国政治家就不会顾及德国的利益,不会威胁制裁中国,因为这会减少德国公司、银行、董事老爷和政治家在中国获得的盈利,而在德国,这个社会福利国家则一步步走向衰落。

维斯特韦勒此举除了挑衅外什么效果也达不到。而中国人是爱记仇的!叫嚣人权除了能给他自己带来选票之外,没有任何用处。美国把自己作为超级大国埋葬在阿富汗,当中国听凭伊朗实行其“核计划”时,对石油的角逐似乎注定了中国是赢家,阿拉伯世界将向中国供应石油,而俄罗斯在一旁偷笑,它现在成了西方的独家石油供应商。

如果有机会利用通过制裁带来的利基市场(或称壁龛市场),北京似乎会欢迎来点制裁。这一点我们很熟悉啦,德国曾先后在对苏联及伊朗的贸易利基中捞了好处,结果美国人用贸易封锁这种非军事手段试图消灭的政权,反而被加强了。归根结底,贸易制裁无论多有效,一旦被规避,其效果便有限。目前缺乏对抗国际罪犯的非军事手段,因而只会提高军事打击的必要性。

尊重人权的欧盟和其他国家是时候认真考虑对华的总体态度了。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向中国人表明,有哪些蔑视人权的政策是不可接受的。如果不改变这些政策,那么各国人民就必须一致将中国排除在人类大家庭之外。这一点也适用于世界上的其他专制国家。我们无需害怕,又能发生什么事呢?以战争相威胁?我宁愿身体死去,也不愿一辈子受到这些同党的束缚,心灵受到强暴。只有让这些独裁者明白,凭他们的力量无法让我们屈服,局面才能有所改变。

我觉得推行一种道德标准的外交政策是错误的,因为自由这个概念即便在我们国内,不同的党派也有不同的诠释。

因此,如果我们的政治家在国外——尤其在中国——大肆空谈,推行西方价值观,或者把我们自己的基本法当作外交政策的标尺,我认为这都是肤浅的。我想知道,如果这次不是维斯特韦勒先生,而是奥巴马先生或赖斯女士在中国提出人权要求的话,这里的评论观点会得出什么结果。

现在总算有个人清楚地向中国表明了西方立场,告诉他们该如何对待本国公民!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有着十几亿人口,而又相当缺乏民主意识的中国,现在还无法用我们的思维观念来治理。

维斯特韦勒先生,如果他在外交上被惹恼了,就应该以经济后果相威迫。
现在这样只不过是一拳打在棉花袋上。

从维斯特韦勒身上我们看到,在外交手腕上还存在很大缺陷。可能他没有聚拢足够的资深顾问,他同行的伴侣看来也爱莫能助。


最后得出结论:维斯特韦勒作外长是绝对的不称职!





维斯特韦勒与和蔼的杨先生——德国外长的中国之行

德国外长维斯特韦勒以几乎失礼的强硬方式结束了他的中国之行。不过,他的同僚杨外长却处之淡然。

如果德国外长在东京指出,德国与日本有着“共同价值伙伴关系”,这不足为奇。不过如果是有意在他即将到北京作就职访问前发表这番言论,则其中潜藏着某种程度的挑衅。因为,中国可以反过来理解,德国显然无意将这个新近在世界舞台上冉冉升起的巨星视作共同价值伙伴。



中国外长杨洁篪冷静容忍维斯特韦勒多番对德中“分歧”的表述。(图



那又怎么样?最近中国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无视布朗的抗议处决英国公民,在哥本哈根有计划的谈判失败,以及最近与谷歌的争执访问行程和外交礼仪答问是阐明自身立场的外交工具。在亚洲这些以苛责的眼光相互打量的邻国中,某些东西绝对会受到关注:新官上任先拜访哪里,他花费多长时间,会见多高级别的对话伙伴。维斯特韦勒利用他在日本和中国就职访问的机会,异常清楚地表达了德国与后者、那个更大的伙伴(中国)之间的道不相谋。在与杨外长会见后的声明中,他马上毫不隐瞒地三次提到了“意见分歧”,这种态度对于初次到访而言——尤其平易近人的杨先生被公认为北京高层最温和人士之一——强硬得几乎失礼。杨看上去容忍克制,他也许明白,这德国人主要是因为受到一帮随行的记者严密观察,看他是否表现出仅仅代表德国工业界利益(而忽视了人权问题)。

维斯特韦勒当然知道自己处于这种嫌疑之下,因而对此反应得相当灵活,他声称:勿庸讳言,他作为德国外长此番也要促进同行的经济界高层人士的利益,不过这与清楚阐明德国价值观并不矛盾,这里涉及到言论与宗教自由、少数民族文化的权利以及一般意义上的人权问题等。令德国人苦涩的中国当前现状是,当局并不觉得其中存在这种(经济与人权之间的)矛盾。目前,为了所谓国家利益,涉及言论与媒体自由的人权受到大幅限制。如果西方政治家一方面清楚表明他们绝不遵从这个逻辑,另一方面却还是有兴趣与中国保持——可能的话——甚至加深对话,那样更好。维斯特韦勒很好地完成了在利益与价值观之间找到了平衡。不过有人要问,中国政府是否对此还有兴趣。自从奥运会以来,只要涉及到中国利益,它明显摆出一副气势汹汹的姿势。中国政府能够容忍这个德国人在本国的观众面前展现人权斗士的风格。不过中国政府确信,在中国,如果政府不愿意的话,没人会把这种作秀当回事。有时候我们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德国人这种必须在利益与价值观的对立中找到平衡的理念,会让中国人觉得十分可笑,因为共产党是不认识这种对立的。按照官方意识形态,中国的利益及其价值观是一致的。提升中国的利益就是最高的价值所在。


要了解它在外交政策上的表现,我们得去体验维斯特韦勒和杨先生的新闻发布会,会上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在德国人施压下,记者被允许进行提问。“时代在线”记者问及,如果核外交努力失败的话,中国是否准备考虑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对此中国外长用一则外交声明来回答,声称每个国家都有权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在不扩散条约框架内,和平使用核能。

这个回答用礼貌的方式清楚地回答了“不”。而维斯特韦勒则用更坚定的口吻指出伊朗加强核军备对于德国联邦政府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这番话似乎未给杨先生留下任何印象。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