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苏联(俄国)近期的主战坦克

(2009-07-14 18:05:20) 下一个





俄国近期的主战坦克



YST漫谈坦克(九)∶苏联(俄国)近期的主战坦克


这一篇我们论述苏联近期的主战坦克。这里所谓「近期」指的是从1970年代的後半部到现在的三十几年。这段时期世界有能力研发坦克的强权就更多了,除了传统的欧美列强,新兴国家譬如印度、韩国、巴基斯坦也积极加入坦克的研制。尤其中国的坦克研发更是进入世界前列。韩国的表现也不俗,印度更是雄心万丈、来势汹汹。

这段期间发展出来的先进主战坦克被军事家归纳为第三代,它们的性能指标仍然由美国与苏联两大超级强权的产品来设定。

第三代主战坦克若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代表作品是苏联的T-64;若是从数量的角度,代表作品是苏联的T-72;如果从性能的杰出,代表作品是德国的「豹2」;如果从实战的角度,那麽代表作品就非美国的M1A1莫属了。

这篇文章是从知识的角度来论述,偏重历史发展,所以我们不得不从苏联的角度出发,因为是苏联的T-64和T-72刺激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诞生和蓬勃的发展。

1. T-64

我们在上一章说过,T-62在一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落伍了,苏联对此心知肚明。由於T-62的性能全面落後美国的M60,苏联被迫不得不研发新一代的主战坦克来压制M60,於是就诞生了T-64。

苏联的坦克工业有两个设计局,一个是「列宁格勒坦克设计局」,另一个是「哈尔科夫坦克设计局」。这两个设计局都有自己的坦克设计专家和自己的坦克生产工厂,所以很自然地有强烈的竞争性质。

T-34、T-44、T-54/55、T-62等著名又数量庞大的坦克都是「哈尔科夫坦克设计局」的杰作,但是这次苏联政府把赶超M60坦克的重任交给了「列宁格勒坦克设计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列宁格勒坦克设计局久未得到重用,所以早就摩拳擦掌等待机会降临,这次机会来临当然激起列宁格勒设计局专家们的雄心壮志。专家们雄心万丈是可以想像的,他们要把T-64打造成一个超前科技的坦克,遥遥领先美国。

1963年,T-64的第一辆样品车制造出来了,它具有下面的非凡性能∶
A. 装备一门125毫米滑膛炮;
B. 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2100米的距离可以穿透350毫米的均质钢板,足以穿透所有西方国家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後来的改良型穿甲能力更达到460毫米;
C. 可以发射“眼镜蛇”炮射导弹,穿甲能力达到800毫米;
D. 有自动装弹机,坦克人员从4人减为3人并且使炮塔更小、更难被击中;
E. 新的七百匹马力柴油发动机使只有38吨的T-64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75公里;
F. 新的火炮控制系统在1600米对慢速目标的首发命中率达到52%;
G. 最後,但是绝不是最不重要的,T-64(不是T-72)装上了全世界第一个复合装甲,保护能力相当於400毫米钢板。

苏联坦克专家评估这辆T-64领先西方的坦克至少15年。
苏联领导人大喜,下令立刻进入生产。

不幸的是,制造一辆样品车和制造成千上万的量产坦克是两回事。量产进入苏联部队的T-64上面每一样高科技组件都出问题,苏联士兵在使用T-64的时候怨声载道,导致最初几年的生产量非常低。列宁格勒设计局的工程师焦头烂额不断做出改良试图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

T-64进展的里程碑如下∶
1967年,装备125毫米滑膛炮的T-64A正式服役。
1969年,技术稍微成熟,开始小量生产。
1976年,具有炮射导弹能力的T-64B研发成功。
1976年,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开始大量生产。但是这个量产日期已经落後T-72(下一节介绍)四年了。

T-64一共生产了一万三千辆,每辆的成本是120万美元,非常昂贵。要知道,生产一辆T-55不过20万美元,120万的坦克在当时属於天价,是苏联最昂贵的坦克。

T-64从来没有出口,只装备俄罗斯部队,可能有小部分装备乌克兰部队。

1991年,苏联解体,T-64被俄国与乌克兰瓜分。
今天大约有两千辆T-64在乌克兰陆军,四千辆T-64在俄罗斯陆军。



这是乌克兰陆军的T-64U(也称作T-64BM)在为乌克兰独立纪念日阅兵典礼进行预演,照片拍摄的时间是2008年08月。



T-64U是乌克兰政府在1999年完成的改良型,它有更好的火炮控制系统、防护力更高的装甲和一千匹马力的柴油发动机。

2. T-72

甲. T-72 的诞生

M60 对苏联的压力是巨大的。由於T-64的问题太多,改良工作进展太慢,苏联军方对T-64的设计与生产失去耐性。为了抢时间,苏联政府不得不另起炉灶,也就是要求「哈尔科夫坦克设计局」里面专家参与改良工作。1960年代末期苏联军方与「哈尔科夫坦克设计局」签约改良T-64。

但是「哈尔科夫坦克设计局」不去改良T-64,而是擅自重新设计一个简单可靠但是相对低科技的坦克,当然也借用了一点T-64成熟的技术,这就是後来的T-72。

1971年当苏联军方看到「哈尔科夫设计局」的第一辆样品车时大吃一惊,这是一辆跟T-64没有任何渊源的低科技新车。但是钱已经花光了,宝贵的改进时间也过了,苏联政府无奈之下只好硬著头皮生产,这就是T-72,见下图。


图59∶苏联的T-72主战坦克,重42吨,780匹马力柴油发动机。

T-72绝不是T-64的改良型,而是一个全新设计的型号。T-72的设计风格和T-34、T-54/55和T-62一模一样,走的路是苏联传统的老路,那就是简单、可靠、便宜、低科技、容易大量生产。


T-72在1971年开始生产,1972 年开始量产,比T-64早了四年。T-72在1973年开始服役,总共生产了超过两万五千辆。

但是,耗费钜资的T-64处於关键期,苏联政府已经骑虎难下了。所以「列宁格勒坦克设计局」的T-64并没有因T-72进入量产而放弃,T-64的研发工作仍然持续进行。

可怜的苏联,在预算拮?的情况下竟然同时研发与生产在武器功能和战术性质完全相同的两个坦克型号。主战坦克属於超大型军事投资,双头马车的後果是资源的浪费和後勤的困难,没有任何国家会犯这种错误。中国在T-62的巨大压力下也没有同时研发两种型号。T-64与T-72齐头并进是苏联极度焦虑下的疯狂,是没有智慧的唯武器论造成的後果。

乙. T-72 的性能

T-72的原型性能比T-64低非常多,但是经过不断地改进T-72的性能逐渐提升。当T-72B在1985年研发成功,T-64的优势便全部消失了。

T-72重量很轻,只有41.5吨,但是却装了一门很大的炮 — 125毫米滑膛炮,比62吨的豹2和近70吨的M1A2所装的120毫米滑膛炮还要大。俄国人迷信火力是有传统的。

有趣的是,由於T-72开炮时後座力很大会伤到传动系统,所以车长下达开炮的命令要喊两次,“开火!开火!”。T-72是手排档,听到车长的第一次开火命令驾驶员踩下离合器,听到第二次的开火命令炮长才真的开炮。好玩罢?後来士兵发现如此做法不但传动系统得到保护,炮也打得比较准。所以後来就变成例行的操作方式,不论会不会伤到传动系统都如此做。问题虽然解决了,不过武器系统设计成这样不是找麻烦吗?

T-72遍布俄国、前苏联的加盟国、中东的阿拉伯国家、亚洲的朝鲜、越南与印度、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南非与安格拉、美洲的古巴等,是非常畅销的重武器。直到今天俄国陆军还有五千辆T-72,其中两千辆是现役,三千辆是後备。T-72有非常多的改良型,它们性能各异、名目繁多、令人眼花撩乱,除非是坦克迷(YST不是)很难弄得清楚。

丙. T-72 的战场表现

遍布全球的T-72自然也经历过非常多的战役,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到去年俄国与乔治亚的战役,T-72都参加了,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但是T-72在这些战役的表现都不怎麽样。除了对付第三世界的国家T-72还能凑合,面对西方国家的主战坦克T-72的表现是令人失望的。

T-72的运气非常好,出道以後没有跟西方主要大国的主战坦克有过阵仗,一直走运到1982年。

1982年06月06日,以色列用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人刺杀为藉口出动10万军队向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和叙利亚的军队发动进攻,只花了几天就占领了黎巴嫩一半的国土。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五次中东战争。

著名的贝卡谷地空战就发生在第五次中东战争,这是二战以後最大规模的空中会战,叙利亚的空军在这场战争几乎损失殆尽。但是我们要讨论的是地面上的坦克会战。

以色列多年研发的「梅卡瓦1型」在1979年开始服役,虽然属於第二代的坦克,但是性能非常先进,甚至优於美国的M60,尤其是它的防御力。



图60∶「梅卡瓦1」(Merkava Mark I),63吨。

「梅卡瓦1型」重63吨,装备105毫米坦克炮(著名英国L7坦克炮的国外授权生产型),有一座900匹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有趣的是,人员杀伤除了两挺7.62毫米机枪,还有一门60毫米迫击炮,非常具有特色。

以色列本来不想出动服役不久的「梅卡瓦」,但是听说叙利亚已经拥有大量的T-72,所以出动了180辆「梅卡瓦」参加战斗。「梅卡瓦」与T-72战斗的结果是双方各损失数十辆坦克,其中不能修复的「梅卡瓦」有7辆,不能修复的T-72有9辆,算是旗鼓相当。

自从T-72服役,T-72就成了西方国家的梦魇。当时普遍的说法是西方没有一辆坦克能够贯穿T-72的正面装甲,也没有一辆西方坦克的正面装甲能够抵御T-72的125毫米滑膛炮。所以第五次中东战争的坦克会战吸引了众多军事家的关注。

看到「梅卡瓦1」的出色表现後,西方军事家松了一口气。西方阵营宣判「梅卡瓦1」可以匹敌T-72,但是苏联不同意。苏联认为这次交战的地方是山地,所以交战的距离在一千到一千五百米之间,这麽近的距离开火才使「梅卡瓦」105毫米炮能够击穿T-72的装甲。如果在正常战场2000米的交战距离,「梅卡瓦1」105毫米炮的穿甲能力不到250毫米,不可能穿透T-72正面350毫米的装甲。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梅卡瓦1」属於第二代坦克,比T-72差了一代。
1991年的海湾战争,当T-72面对同属第三代坦克的M1A1,结果是T-72的一败涂地,事实上是一面倒的大屠杀。




图61∶一辆伊拉克的T-72被联军击毁,地点是沙林空军基地(Ali Al Salem Air Base)附近。这场战争是由美国领导、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Operation DESERT STORM)。

「沙漠风暴」又称为第一次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20个国家打击孤独的伊拉克,时间是从1990年08月20日到1991年02月28日。伊拉克在这场战争损失了大约两千辆坦克,而联军坦克的损失非常轻微而且多半是友军误伤。面对西方的主战坦克,譬如美国的M1A1和英国的「挑战者1」,T-72在这场战争中被证明不堪一击。

也许我们不能用海湾战争的结果来评断T-72,因为T-72有很多不同的等级。俄国陆军自己用的是第一等,华沙公约国用的是第二等,出口给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是第三等。除此以外,伊拉克军队的素质也太差,同样的武器如果由俄国士兵来使用会有不同的结果,不至於一败涂地败得如此凄惨。但是无论如何T-72的性能与德国的「豹2」和美国的M1A1相比是有明显差距的。

3. T-80

T-64不断地改良,1976年苏联研发出一千匹马力的燃气机用在T-64上,然後为它取了一个新代号,就是T-80。

T-80,重43吨,使用燃气机(gas turbine)作为坦克的主要动力,这属於世界首创,早於美国的M1。


图62∶一辆苏联的T-80BV主战坦克率领一队坦克沿著树林前进。拍摄时间是1989年09月29日。

4. T-90

前面说过,苏联坦克的後期发展是T-64和T-72双头进行。
T-64研发的最终型号是T-80;T-72研发的最终型号是T-90。

俄国是传统上的坦克大国,但是最近二十年国势一蹶不振,军事工业基本在吃苏联时代的老本。目前俄国最好的坦克是T-90,见下图。



图63∶俄国最现代化的T-90坦克。

T-90,重47吨,它不过是T-72的终极版,性能平平,不如西方的主流坦克,也不如中国的99式主战坦克。

T-90的发动机是T-72後期用的840匹马力12个气缸的柴油发动机,它用了T-72同样的125毫米滑膛炮和自动装弹机,发射同样的炮射导弹。T-90的布局跟T-72几乎完全一样。有些军事家认为T-90不过是把T-72BU重新命名而已。

5. 俄式风格的坦克

什麽叫俄式风格的坦克?
我们看一眼下面的照片就知道了。



图64∶典型的俄式风格坦克T-72M1,炮塔低(2.23米)、车体小、重量轻(41吨)。

YST 个人很不喜欢俄国的主战坦克。T-90其实跟T-72非常相似,继承了T-72的传统,那就是∶炮塔低、车体小、重量轻。
炮塔低与车体小本身都不是坏事,因为被敌人发现和被敌人击中的机会都变小。
重量轻可以跑得快,更是好事一桩。
但是俄国追求炮塔低已经走火入魔,T-72的坦克舱竟然小到战斗人员施展不开以至於自动装弹机经常把车长和炮长的衣服咬住送往炮膛,坦克舱小到苏联陆军要求坦克兵的身高不超过163公分(5尺4寸)。苏联这种设计思想极不可取。
俄国极力追求坦克重量轻,根本的原因是发动机的功率不足。

以现代的火炮控制技术即使炮塔低了一尺照样可以首发命中,机率上的差别很小,海湾战争就是证明。苏联的坦克设计师不在火控技术上多下功夫而在士兵体型上动脑筋,这是非常可笑的。推动这个可笑设计背後真正的原因其实是苏联在坦克发动机上的技术不过关而被迫走上歪门邪道。(不要笑,坦克发动机的技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连汽车制造大国日本的技术也不过关)。我们只要看T-72、T-80、T-90的发动机功率都不足就知道了。T-80改用一千匹马力的燃气机(gas turbine),但是耗油太厉害。T-90又改回柴油发动机,功率仍然不足。

6. 小结

「北极熊」今天就只剩下庞大的核武库还能吓人,它的传统陆军武力已经不行了,T-90就是今天俄国陆军实力的最佳写照。俄国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走下坡。


(未完待续)

漫谈坦克(十)∶东亚的主战坦克

( 时事评论丨国防军事 )


--------------------------------------------
36716;36148;文章,20165;供21442;考,不36127;36131;核23454;其20869;容真23454;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