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台湾感受深刻: 大陆依然挺立各国惴惴不安

(2009-07-02 14:10:54) 下一个



台湾感受深刻: 大陆依然挺立各国惴惴不安





环球风云 2009-07-01 20:58:48

zt


尽管,金融海啸余波荡漾,信贷危机低空盘旋,全球经济尚未恢复,中国这位国际买家依然挺立,继续出手跨国收购。

  中石化日前宣布收购加拿大阿达克斯石油公司,创下中国历来最大海外石油收购案。不久前,中石油刚完成对新加坡石油公司的股份收购。


  虽然,国际社会承认中国崛起乃必然趋势,也静待观察夹带新增经济实力重新回到国际舞台的中国将如何扮演龙头角色,各方对中国国际收购活动却始终惴惴不安,使得中国想要以经济合作淡化政治歧异的“和平崛起”之路走得很不平顺。

  2005年中海油欲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引发美国社会反弹,声浪之大,甚至大过阿拉伯企业管理美国港口的争议规模,中海油不得不放弃。这个月初,签定投资一九五亿美元入股澳洲力拓集团的中铝遭对方毁约,澳洲政府偷偷松了口气,不必再处理国内抗议,近来发言已务实许多的中国官方却少见措词严厉,谴责力拓“一女嫁二夫”,背信举动“实在令人不齿”。

  从中国企业角度来看,全球化时代里,自由贸易至上,中国按照规矩参与跨国并购,既不犯法也不犯人。中国舆论指控西方社会双重标准,以冷战思惟指导经济,危言中国威胁论,用政治力围堵中国的正常经济发展。信奉自由经济的西方社会则辩驳,这些进行国际收购的中国企业均为国营背景,代表了中国政府触角深入他国,无法视为单纯民间商业行为。

  其实,政治主权在后下指导棋的国际商业行为并不罕见,日本企业配合政府进行能源采买,新加坡主权基金积极出击投资,而印度企业进行国际并购数量更远高于中国,却都很少遭到在地社会的强烈质疑,唯有中国时常受到当地政客与民间的抵制。

当然,中国的党国同家与人权纪录对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活动并没有帮助。无论市场经济如何时常遭人诟病,实情是为了进行自由贸易,开放信息与民主制度仍是不可或缺的两大基石,没有了透明化的决策过程与民主的市场监督力量,投资者不可能安心,企业不能进步,商品不会有竞争力,那就没有利润,而利润毕竟是自由经济的终极目标。

  我以为,中国的环保声誉更是关键。目前为止,中国的国际收购案多与能源有关,由于中国经济起飞,短时间内需要大量原料,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对能源稀缺性高度敏感的年代,全球抗暖意识抬头,在国际争夺能源战里,中国被描绘为能源掠夺者的恶徒并不纯然意外。中国过去几年来的经济成长来自于把自己当作世界工厂,生产低价商品营销全球,而中国之所以能压低成本并不只因为廉价民工,也因省略了环保代价,后果是许多农地饱含重金属,河川染黑,空气脏污,都市沙漠化。

  尤其,让孩童吃含嘴里的玩具与牛奶测出毒物,这类案例给中国形象带来的杀伤力超乎想象。在十四、五世纪,西方各国向往中国优质商品,倾尽财力打造航海舰队,但求打通一条商路,与中国直接贸易。十七、八世纪,他们挖空南美白银,为了换取中国的茶叶、瓷器与丝绸。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却成了自私吞噬地球能源只求富裕强盛的邪恶大国,这种形象转变已不是害怕黄祸的阴谋论足以解释。越南最近接受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进入开采铝矿,美国企业很少遭骂,中国企业却老是受批,不仅因为史上中国占领越南无数次,越南对中国有历史性的担忧,更因为他们害怕中国企业将破坏环境,遗留难以收拾的残局。

  全球化运动发展至今,已不只关于货币流动或商品交易,也形成普世的人文价值,其中,尊重生态、珍惜资源更是世人觉悟“地球只有一个”的深根共识。这是中国在进入全球经济活动之余必定无法闪躲的道德责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